上訴人(原審原告):勃利縣房地產開發(fā)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房產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洪飛,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彭國志,男,該公司材料部部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洪香,女,該公司職員。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趙某某(趙某某丈夫),女,漢族,無職業(yè),住所地黑龍江省勃利縣勃利鎮(zhèn)。
委托訴訟代理人:衣飛,男,漢族,住所地黑龍江省勃利縣勃利鎮(zhèn)。
委托訴訟代理人:杜麗萍,女,黑龍江大通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勃利縣房地產開發(fā)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因與被上訴人趙某某侵權責任糾紛一案,不服勃利縣人民法院(2016)黑0921民初62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1月18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勃利縣房地產開發(fā)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彭國志、王洪香,被上訴人趙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衣飛、杜麗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勃利縣房地產開發(fā)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上訴請求:1、撤銷勃利縣人民法院(2016)黑0921民初626號民事判決書;2、支持上訴人的一審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一、開發(fā)公司欠賈俊福鋼材款166,126.00元,開發(fā)公司以價值446,460.00元的自己開發(fā)建設的屬自己所有權的勃利縣東正小區(qū)建工路由北至南第8號房(一、二層)的商服樓和價值138,556.00元的東正小區(qū)6號樓4單元301室住宅樓抵押給賈俊福,2003年3月23日經雙方商定把兩樓由抵押轉為買賣合同,用以上住宅樓抵頂開發(fā)公司欠賈俊福的鋼材款,抵頂后原告尚欠賈俊福鋼材款27,570.30元。開發(fā)公司和賈俊福簽定8號商服樓的買賣合同后,賈俊福至今沒有給付開發(fā)公司此樓的購樓款,沒有得到該樓的付款憑據做為該樓所有權轉移的生效要件,辦理不了該樓的登記簿?!逗贤ā返谒氖臈l明確說明未辦理登記手續(xù)、合同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開發(fā)公司至今還是該樓的所有權人,賈俊福是該樓的無處分權人,將該樓換取高金寶原煤,高金寶將該樓轉讓給趙某某,趙某某至今惡意占有此樓。依據《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規(guī)定開發(fā)公司有權追回。一審法院(2016)黑0921民初626號民事判決認定:“開發(fā)公司開發(fā)東正小區(qū)。原告與賈俊福有經濟往來,2003年3月23日原告與賈俊福簽定了一份商品房買賣合同以446,460.00元的價格將該小區(qū)的8號商服樓賣給賈俊福。2007年8月1日賈俊福將該樓轉讓給高金寶。2008年9月24日高金寶將該商服樓以30萬元的價格賣給被告。因該小區(qū)在2009年驗收。故該樓未辦理房屋產權證。”此判決故意回避賈俊福沒有8號商服樓付款憑據的事實,此事實是決定趙某某惡意占有的依據,賈俊福因無此據,8號商服樓驗收早晚他都辦不了該樓的登記簿。此判決綜合認定的該小區(qū)在2009年驗收。故該樓未辦理房屋產權證不是本案事實。此判決認定:“賈俊福將該商服樓轉讓給高金寶時只把商服樓買賣合同中的買受人賈俊福改為高金寶,并加蓋了原告法定代表人王洪飛的名章。”與證據不符。賈俊福將該商服樓轉讓給高金寶時只把商服樓買賣合同中的買受人賈俊福改為高金寶,改后此合同已沒有出賣人賈俊福,構不成賈俊福將該商服樓轉讓給高金寶。合同是趙某某利用開發(fā)公司和賈俊福簽定的買賣協(xié)議復印件偽造,不具備證據的證明效力和認定依據。合同把賈俊福改為高金寶,沒有二人同意的生效要件和指紋,沒有開發(fā)公司認可的生效要件和加蓋公章,高金寶簽名也不是高金寶所簽,刻王洪飛的名章人人都能辦到。趙某某舉證的開發(fā)公司和賈俊福簽定的8號商服樓買賣協(xié)議復印件,該件中沒有賈俊福改為高金寶、加蓋王洪飛名章的事實。答復的言詞與趙某某偽造的假合同不符,其答復是:“賈俊福沒有付此樓的售樓款,本合同不能作為8號商服樓的產權證明。”此答復記載在一審法院(2016)黑0921民初626號民事判決書第8頁。(3)2007年8月1日賈俊福已經以8號商服樓換取高金寶原煤,趙某某承認此事實,一審法院(2016)黑0921民初626號民事判決書第6頁記載趙某某稱:“賈俊福將該樓房與高金寶置換原煤后,高金寶又將樓房賣給我?!弊C明高金寶已用原煤換取8號商服樓,不成立又和賈俊福再簽合同二次再花錢買此樓的事實。而此判決綜合認定壓制開發(fā)公司舉證的賈俊福以8號商服樓換取高金寶原煤的換房協(xié)議,故意以趙某某偽造的賈俊福改為高金寶并加蓋了王洪飛名章的假合同實施枉法認定,違反《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guī)定。一審法院(2016)黑0921民初626號民事判決“原告提供的(2006)勃鎮(zhèn)民初字第225號民事判決書和(2006)勃鎮(zhèn)民初字第222號民事判決書證明不了原告是本案標的物的所有權人?!睕]有認定開發(fā)公司是本案標的物的所有權人的證明是什么,就認定此兩個判決書證明不了開發(fā)公司是本案標的物的所有權人,沒有法律依據。此判決綜合認定:“原告提供的賈俊福、高金寶換房協(xié)議不能證明賈俊福和高金寶換房是非法交易。原告提供的高金寶與被告趙某某買賣協(xié)議,不能證明趙某某非法占有?!眹乐剡`法。證據是開發(fā)公司提供的賈俊福、高金寶換房協(xié)議以致高金寶與趙某某房屋買賣協(xié)議,侵犯開發(fā)公司的財產權交易非法。一審法院(2016)黑0921民初第626號民事判決:“原告和賈俊福在平等自愿的買賣行為沒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的行為。原告與賈俊福簽定了樓房買賣合同,原告喪失了該樓房所有權。”是明顯的枉法認定,本案賈俊福與高金寶、高金寶與趙某某惡意串通,相互轉讓屬開發(fā)公司所有權的8號商服樓損害該公司利益,為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的行為。依據本規(guī)定賈俊福與高金寶、高金寶和趙某某簽定的合同無效。開發(fā)公司與賈俊福簽定樓房買賣合同,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九條規(guī)定:“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xù)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合同標的物所有權及其他物權不能轉移?!遍_發(fā)公司與賈俊福簽定了樓房買賣合同,開發(fā)公司沒有喪失該房所有權。此判決綜合認定陷害開發(fā)公司,開發(fā)公司至今仍然是8號商服樓的所有權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闭埗徣嗣穹ㄔ簩σ粚徣嗣穹ㄔ旱腻e誤事實認定予以糾正,支持開發(fā)公司的上訴請求。一審法院(2016)黑0921民初626號民事判決“原告已經喪失了該樓的所有權,原告要求法院判決8號商服樓屬于原告沒有事實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币勒铡吨腥A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7,997.00元由原告負擔。依據法律規(guī)定開發(fā)公司沒有喪失該樓房的所有權,開發(fā)公司要求法院判決8號商服樓屬開發(fā)公司有事實法律依據,證據是一審法院(2016)黑0921民初626號民事判決綜合認定:原告(開發(fā)公司)開發(fā)勃利縣東正小區(qū)。就證明8號商服樓是開發(fā)公司開發(fā)建設的,開發(fā)公司是該樓的原始所有權人,開發(fā)公司向一審法院舉證的(2006)勃鎮(zhèn)民初字第225號民事判決書和(2006)勃鎮(zhèn)民初字第222號民事判決書,已判決開發(fā)公司與賈俊福簽定的8號商服樓買賣協(xié)議合法有效,依此證明了開發(fā)公司是該樓的合法出賣人。依據《物權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享有處分的權利。法律既然判決開發(fā)公司是8號商服樓的合法出賣人,開發(fā)公司就應被認定為8號商服樓的所有權人,這就是8號商服樓屬開發(fā)公司的事實和法律依據。一審法院(2016)黑0921民初626號判決不支持屬陷害開發(fā)公司,違法辦案。此判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guī)定為判決依據,判決趙某某惡意占有為善意占有,缺乏證據證明,證據是本規(guī)定第一項是:“受讓人受讓不動產或者動產是善意的?!币罁疽?guī)定趙某某受讓8號商服樓時出讓人高金寶沒有該樓辦理不動產登記簿的合法證明,高金寶不是該樓的所有權人,貪圖此樓價格的巨額便宜受讓該樓,侵犯開發(fā)公司的財產權,依此證明趙某某受讓該樓不是善意的。本規(guī)定第二項是:“以合理價格轉讓”依據本規(guī)定,高金寶將8號商服樓轉讓給趙某某不是以合理價格轉讓,而是低于原價146,460.00元,以30萬元轉讓。本規(guī)定第三項是:“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給受讓人?!币罁疽?guī)定,賈俊福故意非法轉讓該樓,辦不了該樓的登記簿,致使高金寶也辦不了,因此高金寶不具備把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給趙某某的條件。本規(guī)定還規(guī)定:“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币罁痉ㄒ?guī)定,趙某某的行為違反了善意取得的法律規(guī)定,其知高金寶對8號商服樓無處分權,仍受讓該樓為惡意占有。有義務把8號商服樓返還給開發(fā)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guī)定:“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占有人占有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及其孳息?!壁w某某有義務把8號商服樓返還給開發(fā)公司。綜上所述,趙某某自知自己的行為屬惡意占有,其主因是缺乏證據證明,被迫在庭審中以勾名改名的手段和偽造王洪飛名章的方式偽造高金寶買賈俊福8號商服樓的買賣協(xié)議,賈俊福名已被勾掉,協(xié)議不能成立;又因此協(xié)議和高金寶以煤換取賈俊福8號商服樓的買賣協(xié)議屬重復交易,其偽證敗露,趙某某向一審法庭舉出了她偽造的8號商服樓的《土地使用證》,此證被事實否認,證據是:8號商服樓屬東正小區(qū)范圍之內,該小區(qū)是樓群,其用地是各樓層共有面積,全東正小區(qū)僅一個《土地使用證》,不存在趙某某偽造的8號商服樓單戶土地使用證。開發(fā)公司是8號商服樓的所有權人,趙某某是該樓的惡意占有人,而一審法院(2016)黑0921民初第626號民事判決,壓制、無理否認開發(fā)公司的證據,配合趙某某,采信趙某某的偽證,將趙某某惡意占有當成善意取得判決缺乏趙某某8號商服樓的登記薄證明,不能成立。該判決亂用職權以惡代善,支持惡意占有人趙某某侵犯開發(fā)公司的財產權,請二審人民法院支持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趙某某辯稱,一、被答辯人的上訴主張與自認的事實矛盾,其上訴理由不成立。被答辯人在一審訴狀和二審的上訴狀中均承認,“開發(fā)公司(上訴人)欠賈俊福鋼材款166,126.00元,開發(fā)公司以價值446,460.00元的自己開發(fā)建設的屬自己所有權的勃利縣東正世紀花園小區(qū)8號商服樓和價值138,556.00元的住宅樓即東正小區(qū)6號樓抵押給了賈俊福,2003年3月23日經雙方商定用以上兩樓由抵押變成了買賣合同…”。從上述被答辯人自認的事實可說明,被答辯人自愿將該爭議的樓房產權轉移給賈俊福。該事實經另案生效的勃利縣人民法院(2005)勃鎮(zhèn)民初字第209號和(2006)勃鎮(zhèn)民初字第222號判決中已經認定:“買賣合同是有效的”和“現作為原告的勃利縣房地產開發(fā)建設有限公司已按照從合同的約定將抵押房屋交付了被告(賈俊福)”。也就是說賈俊福于2003年3月23日簽訂了合同之日起,有權出賣該樓房。而被答辯人當時的房屋所有權也隨之轉移。上述事實為被答辯人自認的客觀事實。但被答辯人一面承認與賈俊福用樓抵款的事實,一面又以賈俊?!爸两駴]有給付開發(fā)公司此樓購樓款”為由否認該事實,并稱答辯人“惡意占有”是自相矛盾的。二、答辯人對所購買的房屋已經享有所有權,一審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正確,應予以維持。賈俊福將該樓房與高金寶置換原煤后,高金寶又將樓房賣給答辯人,答辯人購買行為合法。答辯人于2008年9月24日以30萬元價格從高金寶手中購買了該樓房,并使用至今。購買該樓房時,因該小區(qū)沒有經過驗收,故不能辦理產權變更手續(xù),當2009年可以辦理時,該樓房又因另案訴訟被法院查封,因此,此樓至今未辦理產權過戶。答辯人已經實際占有該購買的樓房近八年之久。依據《民法通則》第七十二條、《物權法》第六十六條規(guī)定,答辯人對該樓房已經享有了所有權。被答辯人的訴訟主張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且已經喪失向答辯人主張返還房屋的權利。請法院駁回被答辯人的訴訟請求。
勃利縣房地產開發(fā)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請求勃利縣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勃利縣建工路北至南第8號商服樓一、二層面積148.07平方米的所有權屬于原告所有。2、請求勃利縣人民法院依法判決被告返還給屬于原告所有權的勃利縣建工路由北至南第8號商服樓面積148.07平方米。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原告開發(fā)勃利縣東正世紀花園小區(qū)。原告與賈俊福有經濟往來,2003年3月23日原告與賈俊福簽訂一份商品樓買賣合同以446,460.00元的價格將該小區(qū)的8號商服樓賣給賈俊福。2007年8月1日賈俊福將該樓轉讓給高金寶。2008年9月24日高金寶將該商服樓以300,000.00元的價格賣給被告。因該小區(qū)在2009年驗收。故該樓未辦理房屋產權證,賈俊福將該商服樓轉讓給高金寶時只是把商品房買賣合同中的買受人賈俊福改為高金寶,并加蓋了原告法定代表人王洪飛的名章。原告提供的(2006)勃鎮(zhèn)民初字第225號民事判決書和(2006)勃鎮(zhèn)民初字第222號民事判決書證明不了原告是本案標的物的所有權人。原告提供的(2012)勃法執(zhí)異字第1號裁定書、(2012)勃法執(zhí)異字第1-1號裁定書、(2012)勃法執(zhí)異字第1-2號裁定書,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原告提供的賈俊福、高金寶換房協(xié)議不能證明賈俊福和高金寶換房是非法交易。原告提供的高金寶與被告趙某某房屋買賣協(xié)議,不能證明趙某某屬非法占有。一審法院認為,2003年3月23日原告與賈俊福簽訂了商品樓買賣合同將商服樓賣給賈俊福,因為雙方有經濟往來,產生糾紛。但雙方對樓房轉讓沒有異議。經法院已經審理了雙方的經濟往來,并判決賈俊福給付原告所欠的樓房款。原告和賈俊福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簽訂的商品樓買賣合同是合法有效的,且原告和賈俊福的買賣行為沒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的行為。原告與賈俊福簽訂了樓房買賣合同,原告就喪失了該樓房所有權。原告訴稱中涉及到執(zhí)行問題與本案無關,原告對執(zhí)行過程中的異議,不是民事審判的范圍。原告已經喪失了該樓房的所有權,原告要求法院判決8號商服樓屬于原告沒有事實法律依據,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7,997.00元由原告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上訴人勃利縣房地產開發(fā)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提供證據如下:
第一組證據,勃利縣房產處證明復印件一份。證明:本案8號商服樓是上訴人開發(fā)公司所建,未在勃利縣房產處登記,未過戶給任何人,仍在上訴人名下。被上訴人質證對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問題有異議,該證明中所證明的事實是不爭的事實,該證明無上訴人所提到的房屋仍在上訴人名下,被上訴人未進行登記不等于房屋是上訴人的。
第二組證據,東正小區(qū)國有土地使用證復印件一份,證明:上訴人對8號商服樓享有土地使用權。被上訴人質證對真實性無異議,一審時被上訴人提供的土地使用證D類標明的商住,但上訴人提供的使用證D類標明的是住宅,上訴人土地使用證與被上訴人土地使用證不矛盾,上訴人不能用來證明被上訴人手中的土地使用證是假的,證明無效。
本院經審理對原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另查明,2001年4月份,上訴人房產公司開發(fā)勃利縣東正四季花園小區(qū),因與案外人賈俊福有購買鋼材的經濟往來關系,2003年3月23日上訴人房產公司與賈俊福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合同約定將建工路從北至南第8號商服樓本案爭議房屋(面積148.82平方米),出售給賈俊福。此后上訴人房產公司因賈俊福未付清房款,將賈俊福訴訟至勃利縣人民法院。勃利縣人民法院作出(2006)勃鎮(zhèn)民初字第222號民事判決,判決確定上訴人與賈俊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有效。判決:賈俊福于判決生效后一次性給付開發(fā)公司所欠房款280,333.07元。該判決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賈俊福于2007年8月1日與高金寶簽訂換房協(xié)議,將樓房出售給高金寶,約定由高金寶支付給賈俊福1000噸煤。賈俊福將與上訴人間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交給高金寶,并將合同中買方更名為高金寶,合同更名處蓋有房產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洪飛的名章。雙方履行協(xié)議后,2008年9月24日高金寶與本案被上訴人趙某某簽訂房屋買賣協(xié)議,將此樓以300,000.00元價款出售給趙某某,約定各項稅、費用由趙某某承擔,雙方簽訂合同后趙某某給付了房款,高金寶將房屋交付趙某某。
本院認為,2003年3月23日上訴人與賈俊福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將本案爭議的勃利縣東正小區(qū)建工路由北至南第8號房(一、二層)的商服樓出售給賈俊福,后賈俊福將該樓出售給高金寶,高金寶出售給本案被上訴人。對以上事實各方當事人無異議,本案現爭議焦點是上訴人對本案爭議房屋是否還具有所有權。
上訴人房產公司承建了本案爭議樓房,開始對該房屋具有所有權,但2003年3月23日上訴人將爭議樓房出售給賈俊福,上訴人與賈俊福間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該買賣合同是雙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簽訂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雙方雖未辦理登記過戶手續(xù),但上訴人在簽訂買賣合同后已將房屋交付賈俊福占有使用,此后因房款問題上訴人將賈俊福訴訟至法院,勃利縣人民法院作出(2006)勃鎮(zhèn)民初字第222號民事判決,在該案件中上訴人也認可與賈俊福間的房屋買賣合同有效,要求給付房款,法院判決確定了上訴人房產公司與賈俊福的房屋買賣合同有效,并判決賈俊福給付余欠房款280,333.70元。該判決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故該商品樓買賣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在上訴人與賈俊福之間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后,上訴人就喪失了該樓房的所有權,該樓房所有權已經轉移給賈俊福,上訴人與賈俊福之間存在的是債權債務關系。賈俊?;谫I賣合同取得房屋所有權,有權對該房屋進行處分,此后賈俊福將房屋出售給高金寶,高金寶出售給本案被上訴人趙某某,都是基于賈俊福與上訴人房產公司間的房屋買賣合同生效后形成的行為。趙某某基于買賣關系支付合理價款后合法取得爭議房屋所有權,有權對該房屋進行占有、使用、處分。上訴人房產公司已經喪失了爭議樓房的所有權,無權向被上訴人趙某某主張權利。故上訴人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
綜上所述,勃利縣房地產開發(fā)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7,997.00元,由上訴人勃利縣房地產開發(fā)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遲麗杰 審 判 員 王旭辰 代理審判員 李金弟
書記員:焉慶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