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王麗穎(黑龍江慶達律師事務所)
劉巍(黑龍江慶達律師事務所)
賀×甲
代××
孟新麗(黑龍江龍躍律師事務所)
賀×乙
于浩源(黑龍江龍躍律師事務所)
王××
高發(fā)(黑龍江慶達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于××,女,1967年10月20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王麗穎、劉巍,黑龍江慶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賀×甲,男,1936年11月20日出生。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代××,女,1940年12月7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孟新麗,黑龍江龍躍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賀×乙,女,1992年4月17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于浩源,黑龍江龍躍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男,1995年1月8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高發(fā),黑龍江慶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于××為與被上訴人賀×甲、代××、賀×乙、王××法定繼承糾紛一案,不服大慶市讓胡路區(qū)人民法院(2013)讓民初字第46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還查明,于××于2012年5月17日開設卡號為602690036201752396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卡,開戶金額80000元,于當天該賬戶余額清零。于2009年2月19日開設賬戶,賬戶號60269003621195546,開戶金額100000元,該賬戶主要進行理財產(chǎn)品的購買和贖回。2009年12月18日存入現(xiàn)金30000元,2010年10月29日、11月19日分別存入12000元及23000元。2009年1月16日,于××將購買的分紅型保險贖回,共計113148.72元?;橐鲫P系存續(xù)期間,于××工商銀行卡號為622020905003229424的儲蓄卡余額為60.76元。2009年9月2日,賀×公積金賬戶提出35900元。賀×生前與他人合伙經(jīng)營氧氣站,庭審中,雙方當事人一致確認賀×在該氧氣站中已無財產(chǎn)權益。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是于××于2009年12月18日、2010年10月29日、2010年11月19日分三次存入尾號5446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存折共計65000元款項是否屬于賀×的遺產(chǎn)范疇。在一審期間,賀×甲、代××、賀×乙申請原審法院調取的尾號5446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存折活期明細證實:一、2009年3月1日,于××用婚前個人財產(chǎn)100000元購買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理財產(chǎn)品,至2011年3月8日第一次理結,賬戶余額102585.55元;二、之后于××又多次用該100000元購買理財產(chǎn)品,至2012年7月3日理結,賬戶余額107773.73元;三、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于××分三次存入65000元,多次購買理財產(chǎn)品后,至2010年12月27日賬戶余額為66455.55元,并于當日提取66450元。二審時于××提交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存折亦能證明上述事實。鑒于該65000元本金及利息的提取是在于××用100000元購買理財產(chǎn)品后、第一次理結前,可以認定不包含在107773.73元余額范圍內(nèi)。鑒于該65000元本金及利息在繼承開始前即已支取,且經(jīng)過將近兩年時間的消耗,雖然于××無證據(jù)證明該筆款項用于日常開支,但賀×甲、代××、賀×乙亦無證據(jù)證明于××在繼承開始后存在轉移、隱匿該筆款項的行為。故賀×甲、代××、賀×乙關于該65000元應屬于遺產(chǎn)范疇的主張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大慶市讓胡路區(qū)人民法院(2013)讓民初字第466號民事判決第一、二、三、四項;
二、撤銷大慶市讓胡路區(qū)人民法院(2013)讓民初字第466號民事判決第五項。
二審案件受理費1425元及郵寄送達費220元,由被上訴人賀×甲、代××、賀×乙、王××各負擔411.25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是于××于2009年12月18日、2010年10月29日、2010年11月19日分三次存入尾號5446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存折共計65000元款項是否屬于賀×的遺產(chǎn)范疇。在一審期間,賀×甲、代××、賀×乙申請原審法院調取的尾號5446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存折活期明細證實:一、2009年3月1日,于××用婚前個人財產(chǎn)100000元購買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理財產(chǎn)品,至2011年3月8日第一次理結,賬戶余額102585.55元;二、之后于××又多次用該100000元購買理財產(chǎn)品,至2012年7月3日理結,賬戶余額107773.73元;三、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于××分三次存入65000元,多次購買理財產(chǎn)品后,至2010年12月27日賬戶余額為66455.55元,并于當日提取66450元。二審時于××提交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存折亦能證明上述事實。鑒于該65000元本金及利息的提取是在于××用100000元購買理財產(chǎn)品后、第一次理結前,可以認定不包含在107773.73元余額范圍內(nèi)。鑒于該65000元本金及利息在繼承開始前即已支取,且經(jīng)過將近兩年時間的消耗,雖然于××無證據(jù)證明該筆款項用于日常開支,但賀×甲、代××、賀×乙亦無證據(jù)證明于××在繼承開始后存在轉移、隱匿該筆款項的行為。故賀×甲、代××、賀×乙關于該65000元應屬于遺產(chǎn)范疇的主張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大慶市讓胡路區(qū)人民法院(2013)讓民初字第466號民事判決第一、二、三、四項;
二、撤銷大慶市讓胡路區(qū)人民法院(2013)讓民初字第466號民事判決第五項。
二審案件受理費1425元及郵寄送達費220元,由被上訴人賀×甲、代××、賀×乙、王××各負擔411.25元。
審判長:叢海彬
審判員:王海燕
審判員:楊曉惠
書記員:王素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