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七臺河龍洋焦電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劉丹,男,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韓艷,女,黑龍江智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男,漢族,農民,住所地七臺河市茄子河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傳梅(張傳波妻子),女,漢族,農民,住所地七臺河市茄子河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威,男,黑龍江桃源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七臺河龍洋焦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龍洋焦電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張某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七臺河市茄子河區(qū)人民法院(2015)茄民重字第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2月1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4月7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龍洋焦電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韓艷,被上訴人張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傳梅、李威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龍洋焦電公司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依法改判。被上訴人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及理由:一、原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程序違法,適用法律錯誤。上訴人的水池建設是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施工的,經驗收質量合格,蓄水池從未出現過泄漏事件。上訴人生產用水是自來水,需要交納費用,更不可能讓水滲漏,因為會增加生產成本。原審法院認定被上訴人土地受損失系上訴人泵站與水池造成的,認定事實沒有依據,判決錯誤。二、被上訴人土地被水淹的原因其自身也說不清楚,原審鑒定是伐門井滲水,而判決中出現了泵房水井,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相鄰的地方根本沒有水井,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三、根據一審庭審舉證,被上訴人起訴的5.2畝土地完全可以耕種玉米,而不是完全不能耕種,因此不應當全額賠償,按80%與20%比例劃分責任亦沒有依據。被上訴人的土地是否能耕種農作物及耕種何種農作物,應當由司法鑒定來確定,一審時上訴人多次提出鑒定,未到得準許,原審程序違法。被上訴人主張按蔬菜損失進行索賠,但其實際耕種的是玉米,原審法院在事實未查清的情況下進行判決,判決錯誤。四、原一審時的2個鑒定均沒有科學依據,上訴人申請重新鑒定,但原審法院在未告知不準許重新鑒定的原因的情況下,直接開庭審理并判決,程序違法。上訴人申請鑒定的請求是一項新鑒定請求,不是重新鑒定,一審法院未予準許,剝奪上訴人的權利,程序違法。五、一審法院按照蔬菜標準進行判決于法無據,判決按照每年28,600.00元賠償無任何依據,原審判決對此也未進行闡述。綜上,請求撤銷一審判決,維護上訴人的合法權益。
本院經審理,對原審判決查明的基本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是上訴人龍洋焦電公司是否存在侵權行為,及侵權行為與被上訴人張某的損害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如果存在因果關系,損失數額是多少。一審時雞西科法司法鑒定中心對泵房水池、閥門井是否滲水,與張某土地浸泡之間是否有因果關系進行了鑒定,鑒定意見為磚砌檢查井由于沒有設置任何防滲措施,井內存水通過井壁向外浸潤,由于耕地地勢較低會出現檢查井內水持續(xù)通過地下土壤對耕地進行浸潤,從而造成耕地內土壤水分飽合度過大,這是被鑒定地塊受浸泡的主要原因,并且隨著時間推移浸潤面積會逐步擴展,同時由于耕地地勢原因自然降水也會向耕地聚集,短時間內造成耕地土壤水份飽合度增大,該原因系為被鑒定地塊被浸泡的次要原因。后經被上訴人張某申請,七臺河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對5.2畝被淹地塊春秋兩茬蔬菜進行損失評估,結論為:此地塊一年產值為28,600.00元。依據鑒定結論,可以確認被上訴人張某土地被淹與上訴人龍洋焦電公司存在因果關系。上訴人雖對兩次鑒定不服,但其未提出證據證明鑒定存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的情形,故原審法院對上訴人申請重新鑒定不予準許符合法律規(guī)定,原審法院依據鑒定結論確定上訴人侵權事實成立并依據鑒定結論確定被上訴人賠償標準亦符合法律規(guī)定。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的上訴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878.00元,由上訴人七臺河龍洋焦電有限責任公司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丁元明 審判員 許鴻麗 審判員 遲麗杰
書記員:焉慶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