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丁剛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湖北省崇陽縣。
委托訴代理人:龐再月,湖北立中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金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黎瓊樓,湖北海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蘆琳,湖北海舟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上訴人丁剛某因與被上訴人金某某追償權(quán)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1202民初83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16年8月16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丁剛某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依法改判駁回被上訴人的全部訴訟請求;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均由被上訴人負擔。事實和理由:一、上訴人丁剛某已經(jīng)償還了汪桂林的全部借款本息。上訴人向汪桂林借款30萬元,月息5分,上訴人共計償還了汪桂林42.5萬元,還清了全部借款本息,上訴人與汪桂林之間不存在任何債權(quán)債務關(guān)系。二、上訴人丁剛某與汪桂林月息5分的借款利率約定無效。對于借貸利率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上訴人丁剛某要求出借人返還已經(jīng)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因此,上訴人與汪桂林約定的利息年利率24%的約定無效,應當按照年利率24%計息。三、被上訴人金某某的保證責任已經(jīng)免除,其自愿履行行為與上訴人無關(guān),被上訴人金某某應自行負責追回,而不是由上訴人承擔追回義務。四、被上訴人金某某與汪桂林惡意串通,騙取上訴人錢財。被上訴人承擔保證責任時,未與上訴人溝通,以致被保證債務消滅還承擔了保證責任。五、案外人汪桂林應被追加為本案的第三人。汪桂林為借貸方,要查清本案的事實,汪桂林必須到庭,而原審未將汪桂林列為案件當事人。
金某某辯稱,原審認定的事實清楚,適用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一、上訴人丁剛某未償清借款本息,上訴人丁剛某債務的免除系由于被上訴人金某某承擔擔保責任。上訴人丁剛某共計向汪桂林支付了23個月的借款利息,每月支付15000元,共計34.5萬元,并非42.5萬元。上訴人只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了利息,并未償還借款本金。被上訴人作為連帶擔保人,為上訴人代償了借款本息,并收回了借條。二、上訴人丁剛某并未向原審法院主張返還利息請求權(quán),對于超過法定年利率的利息部分,上訴人應另案主張。人民法院對于年利率24%至年利率36%之間的利息,當事人自愿履行的,司法不再干預,借款人要求返還已支付的利息,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對于超過的部分,與被上訴人金某某無關(guān)。三、被上訴人金某某屬于依法履行擔保責任,有權(quán)在主債權(quán)范圍內(nèi)向上訴人行使追償權(quán)。上訴人未向汪桂林償還借款本息,而被上訴人是在擔保期限內(nèi)履行擔保責任的,被上訴人金某某依法享有追償權(quán)。四、原審審理時,上訴人對于被上訴人的舉證的證據(jù),在質(zhì)證時未提出異議,雙方借貸關(guān)系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汪桂林是否參與訴訟不影響案件審理。
金某某一審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償還原告借款30萬元,并按約定支付利息;案件受理費由被告負擔。
一審判決查明的事實屬實,本院繼續(xù)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六條規(guī)定,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quán)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本案中,上訴人丁剛某向債務人汪桂林借款時,被上訴人金某某向汪桂林出具書面的擔保書,自愿對上訴人丁剛某貸款提供擔保。被上訴人金某某即是自愿對該債務承擔保證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保證方式?jīng)]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guī)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quán)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nèi)承擔保證責任。”依照此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對于保證方式?jīng)]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推定保證人承擔的責任為連帶保證責任,同時,債權(quán)人既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本案當事人因?qū)ΡWC責任的方式?jīng)]有約定,依照法律規(guī)定,被上訴人金某某應承擔的保證責任應當推定為連帶保證責任,債權(quán)人汪桂林依法享有要求被上訴人金某某在保證責任范圍內(nèi)承擔保證責任的民事權(quán)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三十一條還規(guī)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quán)向債務人追償?!币虼耍簧显V人金某某因承擔相應的保證責任代上訴人丁剛某向汪桂林清償上訴人借款的義務后,依法享有向上訴人丁剛某追償?shù)臋?quán)利。對于上訴人丁剛某提出其已經(jīng)償還了該借款的上訴理由,本院認為,首先,上訴人丁剛某舉證證明其每月償還了1.5萬元款項,該款項與借款本金30萬元按月息5分計算出的利息相一致,支付的款項應當確認為借款利息。上訴人丁剛某提出上述款項應確認為償還的借款本金,其既沒有相應的證據(jù)證明,也與本案的事實不符;其次,上訴人丁剛某如果還清借款本金,按日常生活經(jīng)驗法則和交易習慣,上訴人丁剛某應要求債權(quán)人出具收條或在借條上作備注說明,而上訴人丁剛某未能提交相關(guān)的證據(jù)證明,被上訴人金某某所持的借條上并無相關(guān)償還本金的記載說明。第三,被上訴人金某某陳述了其代為清償債務理由為其長期無法與上訴人丁剛某取得聯(lián)系,其系迫于債權(quán)人提出上訴人未償還借款并不停追討的壓力,才代為清償債務的。上訴人丁剛某承認其經(jīng)營的公司當時財務狀況出現(xiàn)困難。第四,原審審理過程中,上訴人丁剛某的代理人對于被上訴人金某某代為履行債務等事實并未提出異議。因此,上訴人丁剛某提出其已經(jīng)清償了債務,被上訴人金某某系自愿對不存在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以及被上訴人損害了其合法權(quán)益等上訴理由,本院不予采信。對于上訴人丁剛某提出其支付的利息,超過了法律規(guī)定的上限的問題,本院認為,本院審理的本案屬追償權(quán)民事法律關(guān)系,如果債權(quán)人損害了上訴人的合法權(quán)益,其在原審審理過程中即應當進行抗辯和主張權(quán)利。如果上訴人丁剛某支付的利息實際上超過了年利率36%,其可以另案主張,但被上訴人金某某的追償權(quán)仍應得到保護。
綜上,原審認定的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丁剛某的各項上訴理由均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不能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趙斌
審判員 王凱群
審判員 夏昌筠
書記員: 蔣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