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反訴被告):上海金某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金山區(qū)。
法定代表人:姚春燕,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常青,上海市群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反訴原告):上海紅某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金山區(qū)。
法定代表人:鄒靜,總經理。
原告(反訴被告)上海金某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某公司)訴被告(反訴原告)上海紅某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某某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反訴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常青,被告(反訴原告)法定代表人鄒靜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反訴被告)金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反訴原告)紅某某公司支付電費人民幣761,186.54元(2018年1月1日-2018年9月30日,以下幣種相同);2、判令被告支付上述欠款的滯納金280,955.53元(以欠付電費金額為本金,按每日千分之二的標準計算至實際履行日止)。事實和理由:金某公司與紅某某公司于2016年1月1日簽訂《租賃合同》,約定:1、紅某某公司承租亭衛(wèi)南路XXX弄XXX號物業(yè)(以下簡稱案涉物業(yè)),面積為7,500平方米,租期為2016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2、租金為0.6元/天/平方米,每三年遞增10%,物業(yè)費2.5元/月/平方米;3、電費每月一次性付清,另需增加3%作為電路損耗費;4、違約條款(滯納金的計算方法為拖欠天數(shù)*欠繳款總額*2%)。紅某某公司從2018年1月起開始拖欠應付電費至2018年9月30日,共計961,186.54元。經原告再三催討,紅某某公司于2018年11月19日支付電費200,000元。故訴至法院。
被告(反訴原告)紅某某公司辯稱:對金某公司訴請第1、2項的欠費金額不認可,對第2項訴請中的滯納金計算方式認可。紅某某公司不是惡意拖欠電費,是對金某公司計算代收的基本電費292,196.25元以及計算的力率電費、電路損耗費有異議;認為在此期間應支付的基本電費為121,927.66元,利率電費和電路損耗費不應支付;對實際的電度電費沒有異議。之前曾要求與金某公司協(xié)商,但金某公司不同意協(xié)商。
被告(反訴原告)紅某某公司提出反訴請求:請求判令金某公司退還多收取紅某某公司的電費258,850.49元。事實和理由:金某公司與紅某某公司于2016年1月1日簽訂《租賃合同》,約定金某公司為案涉物業(yè)配置電力800KV供紅某某公司使用,相應的基本電力價格按此配置核定,紅某某公司按國家電力部門的計量和收費標準繳納電費,由金某公司代收。合同簽訂后,金某公司每月將其計算的電費單據(jù)交給紅某某公司,紅某某公司按單據(jù)金額支付電費。此后經紅某某公司向電力部門咨詢,發(fā)現(xiàn)金某公司一直向其多收取基本電費。電力部門給亭衛(wèi)南路88弄物業(yè)配置電力總容量為2500KV,金某公司配置給紅某某公司800KV,占總容量32%,因此紅某某公司每月應承擔全部基本電費的32%。但金某公司代收的電費遠遠超過該比例,甚至有時會超過其向電力部門繳納的基本電費總額。此外金某公司向電力部門繳納電費會有部分扣減,該扣減金額紅某某公司也應按32%享有。紅某某公司雖然多次向金某公司提出異議并要求重新結算,但金某公司不予理睬,故紅某某公司暫停向其支付電費。經計算,對實際電度電費金額沒有異議,但認為金某公司共計向紅某某公司多收取了基本電費208,652.89元、力率調整電費13,468元、電路損耗費36,729.6元,應予退還。
原告(反訴被告)金某公司辯稱:不同意紅某某公司的反訴訴請。2018年以前都是按照金某公司的計算方式收取的電費,即使紅某某公司訴請的事實存在,也已經超過了一年的訴訟時效??赡苡捎陔姳淼陌惭b造成在抄表的實際電量有分歧,但在簽訂合同之前,被告也是明知并認可電表安裝的實際客觀事實。目前只能在租賃期內維持現(xiàn)狀,期滿后如果續(xù)簽租賃合同,雙方再另行協(xié)商。
經審理查明,金某公司與紅某某公司于2016年1月1日簽訂《租賃合同》,約定金某公司將案涉物業(yè)出租給紅某某公司經營使用。雙方還約定“乙方(紅某某公司)應按國家電力部門的計量標準(申請用電量和實際用電量相結合)和收費標準,電費按月一次性付清。另須支付甲方(金某公司)應繳電費的三(3)%作為線路損耗費……”。
另查明,案涉物業(yè)共計安裝8個分電表,金某公司配置給紅某某公司使用的容量為800KV。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金某公司工作人員按月抄錄了紅某某公司的用電情況并制作了電費清單,紅某某公司由工作人員在上述2017年2月7日后的電費清單上簽字確認,并稱已繳納了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間電費的全部金額。2018年1月1日至同年9月30日,金某公司工作人員按月制作的紅某某公司的電費清單顯示其電費金額為961,186.54元,紅某某公司由工作人員簽字確認。事后,雙方就電費計算方式和計算金額產生爭議。2018年11月19日,紅某某公司支付電費200,000元,金某公司代收。2019年2月1日,金某公司向紅某某公司發(fā)出詢證函,載明“截至日期2018年12月31日”、“貴公司欠530,802.59元電費”。
再查明,雙方對于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期間的實際電度電費沒有爭議。存在爭議的金額為:
1、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間的基本電費,金某公司出具給紅某某公司的電費清單列明為359,288.41元,紅某某公司認為實際應支付金額為150,635.52元,金某公司應退還基本電費208,652.89。紅某某公司的理由是:(1)基本電費根據(jù)目前的收費辦法應按核準最大容量的40%為界限,每月MD值(當月有功電表以連續(xù)15分鐘穩(wěn)定最大負荷記錄)如果未超過40%,按40%收費,如超過40%的則按與供電部門的契約限額另行計算;(2)案涉物業(yè)安裝了8個分電表,金某公司簡單以8個分電表MD值相加得出總的MD值計算基本電費計算方法錯誤,該8個分電表相加后的總和不能反映案涉物業(yè)的真實MD值情況;(3)案涉物業(yè)MD值計算困難,只能以金某公司繳納的基本電費*(紅某某公司的核定可使用容量800KV/金某公司的核定可使用容量2500KV)來計算紅某某公司的應繳基本電費。
2、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期間的基本電費,金某公司出具給紅某某公司的電費清單列明為294,846.57元。紅某某公司認為實際應支付金額為121,927.66元,理由同上。
3、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間的力率調整電費,按電費清單計算金額為1,224,320元*1.1%=13,468元。紅某某公司認為應予退還,理由是該金額是供電部門返還給用電單位的優(yōu)惠,紅某某公司也應當享受。
4、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期間的力率調整電費,按電費清單計算金額為961186.54元*1.1%=10,573.05元。紅某某公司認為不應收取,理由同上。
5、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間的電路損耗費,按電費清單計算金額為1,224,320元/103%*3%=35,659.80元,紅某某公司認為應當退還。紅某某公司的理由是金某公司代收的各承租戶的電費總和已經超過其向供電部門繳納的電費金額,不應再收取電路損耗費。
6、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期間的電路損耗費,按電費清單計算金額為961,186.54元/103%*3%=27,995.72元.紅某某公司認為不應收取,理由同上。
本院認為,金某公司與紅某某公司簽訂的《租賃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當全面忠實予以履行。雙方就電費的計算方式和計算金額產生爭議,應當積極協(xié)商解決。關于紅某某公司在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電費,金某公司制作了電費清單,紅某某公司稱已經按清單費用付清,并對2017年2月7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間的電費清單由工作人員簽字確認;關于紅某某公司在2018年1月1日至同年9月30日期間的電費,金某公司也按月制作了電費清單,紅某某公司也均由工作人員予以簽字確認。上述情形實為紅某某公司與金某公司對電費金額的結算確認,非因法定情形不能否認其法律效力。紅某某公司提出了關于計算方式有疑問、計算金額有錯誤的主張,但該金額結算難以認定存在屬于法定的重大誤解情形,且已經超過了行使撤銷權的法定除斥期間。故對于紅某某公司提出的要求退還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間多收電費的主張無法予以支持;對于紅某某公司提出的關于2018年1月至同年9月電費計算金額不認可的抗辯難以支持。
金某公司向紅某某公司發(fā)出過落款于2019年2月1日的詢征函,確認紅某某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尚欠電費金額為530,802.59元,是金某公司對其債權金額的核算確認,依法對其具有法律效力。金某公司提出的關于該金額是“已開發(fā)票但是還未付的”、“不代表實際欠付電費金額”的主張,與詢證函表述不符,無法予以認可。金某公司訴稱紅某某公司支付2018年1月至同年9月的欠付電費共計761,186.54元,但雙方對該金額的計算存在較大的爭議,且也與金某公司事后于詢征函中確認的金額前后不符。據(jù)此,對于紅某某公司欠付金某公司2018年1月1日至同年9月30日期間的電費,本院按金某公司詢征函中所列金額為限予以確認,即530,802.59元。
紅某某公司與金某公司就電費計算產生爭議,雙方應及時通過自行協(xié)商或司法途徑解決爭議。但紅某某公司以此為由拒付電費,是對合同約定的違反,應當支付相應的滯納金。金某公司主張紅某某公司應根據(jù)合同約定以拖欠金額為基數(shù)按每日千分之二的標準支付滯納金,紅某某公司認為約定過高并要求予以調整,本院酌情調整滯納金為100,000元。
此外在本案審理過程中也注意到,雙方之所以產生電費金額爭議,原因在于案涉物業(yè)電表安裝存在不合理之處,以致電費計算困難。建議雙方當事人及時改變現(xiàn)有的電表安裝方式,避免今后產生新的爭議。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三條、第一百四十七條、第一百五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一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反訴原告)上海紅某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反訴被告)上海金某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支付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期間的電費人民幣530,802.59元、滯納金人民幣100,000元,以上共計人民幣630,802.59元;
二、駁回原告(反訴被告)上海金某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三、駁回被告(反訴原告)上海紅某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當事人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本訴案件受理費人民幣7,090元(上海金某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已預繳),反訴案件受理費2,617元(上海紅某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已預繳),由原告(反訴被告)上海金某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和被告(反訴原告)上海紅某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各自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楊??鋒
書記員:錢潔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