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遠大鋁業(yè)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法定代表人:康某某,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立彬,遼寧明格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重慶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石振飛,上海凱凱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海蓉,上海凱凱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重慶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石振飛,上海凱凱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海蓉,上海凱凱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遠大鋁業(yè)工程有限公司與開縣齊某幕墻安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某公司)間勞務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9月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審理。訴訟中,因齊某公司注銷,故原告將被告變更為王某、劉某某。本院經(jīng)審理發(fā)現(xiàn)有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情形,裁定轉為普通程序。本院于2018年5月29日、2018年11月21日兩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徐立彬、被告王某及兩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石振飛、張海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解除原告與齊某公司簽訂的《勞務分包合同》;2、判令兩被告償還多支付的勞務款1,070,000元;3、判令兩被告賠償工程延期違約金200,000元;4、判令兩被告賠償經(jīng)濟損失1,124,000元。訴訟中,原告撤回第1項訴請。事實和理由:原告于2013年9月23日與齊某公司簽訂《勞務分包合同》,約定齊某公司為原告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區(qū)的海某某商辦樓幕墻工程(以下簡稱海某某工程)提供勞務承包;合同總價為5,896,907.87元,最終結算金額以原告結算書為準。2015年9月22日,江西鼎某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某公司)對齊某公司完成的工程量出具結算書,確認結算金額為4,973,208.66元。原告共計已經(jīng)向齊某公司支付6,045,000元(其中包含墊付的材料款65,000元),故實際多支付了107萬余元,現(xiàn)按照107萬元主張要求兩被告予以返還。雙方在《勞務分包合同》中另約定,齊某公司未能按約履行合同需承擔原告所有損失,以及齊某公司必須保證工程施工的延續(xù)性,不得以原告延遲支付工程進度款為由停止或延遲施工,且齊某公司應保證施工人員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聚眾鬧事。但齊某公司在2015年8月收到原告支付的1,500,000元款項后,不再完成余下工作。原告為避免損失的擴大,于2016年7月15日與哈爾濱瑋琦勞務派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瑋琦公司)就齊某公司未完成的事項簽訂《安裝勞務承包合同》,合同總金額為2,047,742元。因原告與齊某公司簽訂的合同金額為5,896,907.87元,鼎某公司對齊某公司完成的工程量所出具的結算書的金額約為4,973,200元,差額約為923,700元。原告與瑋琦公司簽訂的勞務合同金額比該差額約多1,124,000元,該部分屬于齊某公司未按時完成合同導致原告產(chǎn)生的損失,應由齊某公司承擔。此外,原告與齊某公司簽訂的《勞務分包合同》約定因齊某公司責任造成的工程延誤,原告有權解除合同,因此造成的損失由齊某公司承擔,同時齊某公司應向原告支付違約金200,000元。訴訟中,原告明確,因齊某公司已經(jīng)注銷,兩被告系齊某公司的原股東也是投資人,故要求兩被告承擔相應的責任。
兩被告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請。一、原告與齊某公司簽訂的《勞務分包合同》仍然存續(xù),齊某公司至今未收到原告的解除通知。二、原告并未向齊某公司支付全部的工程款。兩被告認為海某某工程總計的勞務價款應為6,001,545.96元。由鼎某公司出具的結算書中多扣除了增補金額1,028,337.30元。原告于2015年8月支付的1,500,000元,系用于支付海某某工程以及南昌紅谷灘上某某工程(以下簡稱上某某工程)兩個項目的款項。兩被告認為其中967,003.50元系支付海某某工程,其余532,996.50元系支付上某某工程。原告另在2015年4月前支付4,480,000元。原告針對海某某工程合計支付5,447,003.50元。故原告就海某某工程尚結欠齊某公司勞務價款554,542.46元。三、齊某公司并未違反合同約定。原告違反合同約定私自與第三方簽訂勞務合同,應由原告承擔違約責任,兩被告將另案起訴。四、齊某公司在收到1,500,000元款項后未繼續(xù)施工,系因原告告知齊某公司不再發(fā)放施工材料,并要求齊某公司停工。五、根據(jù)《安裝勞務合同》的約定,工程應當于2014年3月31日完工,因原告的原因雙方產(chǎn)生糾紛,導致齊某公司產(chǎn)生了延期的誤工損失。六、確認收到原告墊付的材料款65,000元,但該款齊某公司已經(jīng)歸還。七、確認齊某公司現(xiàn)已經(jīng)注銷,但是對于清算手續(xù)中如何明確股東責任不清楚。訴訟中,兩被告確認《安裝勞務合同》實際已于2015年7月29日原告與齊某公司簽訂會議紀要時經(jīng)協(xié)商解除。
經(jīng)審理查明,2013年9月23日,原告與齊某公司簽訂《勞務分包合同》,約定齊某公司對原告承建的海某某工程進行勞務承包;原告提供主要材料,齊某公司自供輔材及所有機具設備,并負責安裝;勞務合同總價約5,896,907.87元;合同為固定單價,合同價款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費用:齊某公司自供的材料費、加工費、人工費、保管費、損耗費、裝卸費、場地平整費、垃圾清運費、庫房搭建、場地運輸費、安裝費、調試費、稅費、材料和物價的上漲費、總包配合協(xié)調費、安全勞保用品、施工人員食宿費、施工人員各項保險和醫(yī)療費用以及培訓費等一切費用;齊某公司每月按照合同中規(guī)定的各分項工序單價上報完成工作量;在施工過程中,原告每月按工序計算完成工作量進行付款,齊某公司于每月5號前,將上月已完成并經(jīng)原告驗收通過的合格工作量上報原告項目部,未經(jīng)驗收的工作量原告不予認可;原告每月按認可工作量的80%支付進度款,確認工作量后一周內支付,如因齊某公司原因未按計劃完成任務,在支付本月工程進度款時由上述約定的百分比改為50%作為懲罰;如下月按計劃完成任務,仍按認可工作量的80%支付月度工程款;如本月除計劃外,還追回上月未完成任務,除按規(guī)定的百分比支付本月工程款外,還可以追補上月因未完成任務扣除部分工程進度款;本工程經(jīng)原告驗收合格后付至完成工作量的85%,工程竣工結算后半年內原告付至結算額的95%,余款5%在質保期滿后一個月內支付;齊某公司必須開具地稅務局認可的正式勞務發(fā)票,否則原告有權拒付工程款;工程結算原則:采用固定勞務單價,不予計算工時,按實際完成工作量進行結算,最終結算金額以原告的結算書為準;增補變更項的單價確認,如合同有此單價則按規(guī)定單價執(zhí)行,如合同中沒有相應單價則按相近規(guī)定單價執(zhí)行,如合同中均不存在則雙方協(xié)商并參照合同內相關單價進行計算;增補變更的時效:即時發(fā)生即時辦理,齊某公司必須在一周內進行上報,原告相關審批手續(xù)辦理須在一個月內完成;超過此時效一律不再審批,未獲得審批的增補變更不能作為計算的依據(jù);結算時間:原告驗收合格并經(jīng)確認工程質量等級符合合同約定的質量標準后,雙方可進行工程的結算;工程的結算依據(jù)下列文件進行核算:1)合同及施工圖、竣工圖、2)現(xiàn)場簽證及變更(經(jīng)原告財經(jīng)副總以上領導確認生效的)、3)罰款單、4)材料超定額單、5)質量驗收確認單、工序報驗資料;工程開工日期為2013年5月8日,竣工日期為2014年3月31日,總日歷天數(shù)為320天;齊某公司因施工組織、人力、機具設備等原因造成工期延誤,原告有權要求齊某公司在指定時間內無條件撤場,原告有權引進新的勞務公司進行施工,原告因此產(chǎn)生的相應費用由齊某公司雙倍承擔;以下情況造成工期延誤,經(jīng)原告確認后可以順延:1)不可抗力、2)設計變更、3)一周內非齊某公司原因停水停電累計8小時、4)由于業(yè)主的原因、5)由于原告的過錯;確因齊某公司責任造成的工期延誤,齊某公司應承擔工期違約責任,工期違約責任按每延期一天原告扣齊某公司1,000元違約金;延期達30天,原告有權單方解除合同,因此造成的損失由齊某公司承擔,同時,齊某公司應向原告支付違約金200,000元。
齊某公司依據(jù)約定進場施工。截至2015年4月,齊某公司共計收到原告支付的價款4,480,000元。2015年7月,齊某公司停工。2015年7月29日,原告與齊某公司于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區(qū)勞資糾紛調解中心簽訂會議紀要1份,針對齊某公司履行的“南昌海某某”項目,雙方確認:1、合同金額5,896,900元,原告已付468萬元(其中20萬元是保證金);2、針對“南昌海某某”項目工程量結算單(時間為2015年7月17日)有以下異議,待審核:①CW6隱框玻璃幕墻,面積差異115㎡。②CW121.5mm鍍鋅封修,單價有異議,另要求框安裝費。③47C封修鐵皮(材料和加工)費用。④47B層間封修工程量、巖棉安裝費、玻璃背襯板安裝費。⑤清洗費扣減項。⑥簽證單001號人防玻璃。⑦簽證單2、3、7號鍍鋅板單價。⑧簽證單14、15、16號吊籃費用;3、齊某公司最后提交簽證單的時間為2015年7月31日,之后不能再提交簽證單。原告于2015年8月5日給予回復;4、現(xiàn)場有大量材料,雙方需移交、驗收;5、雙方無其他爭議。另會議紀要上標注已移交增補單20份、簽證單19份、加增補單(去年移交11份)、索賠單(75萬)1份,2015年7月29日提交未審核。2015年8月31日,齊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出具收條1份,內容為確認收到沈陽遠大鋁業(yè)工程有限公司1,500,000元,用于南昌上某某、海某某項目墊付工人工資。合同履行過程中,原告為齊某公司墊付材料款65,000元。2015年9月22日,鼎某公司出具結算書,確認海某某工程的勞務金額為4,973,208.66元。
另查,齊某公司于2012年11月13日設立登記,王某、劉某某各持有50%的股權。2017年9月10日,齊某公司出具注銷清算報告,載明齊某公司債權已清收完結,債務已清償完結,公司的剩余財產(chǎn)由全體股東按出資比例分配,公司的會計憑證、賬冊等會計資料由王某負責保存等。劉某某、王某、黃美珍作為清算組成員簽字,劉某某、王某同時作為股東簽字。2017年9月11日,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開州區(qū)分局準予齊某公司注銷。
上述事實有原告提供的《勞務分包合同》、會議紀要、收條、工商登記材料、結算書、送貨單、收據(jù)、借條以及雙方當事人陳述等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根據(jù)雙方的訴、辯稱以及舉、質證意見,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一、齊某公司完成的工程量及相應的價款金額。二、原告已經(jīng)向齊某公司支付的價款金額。三、齊某公司在履行《安裝勞務合同》過程中是否存在拒絕施工以及延遲施工等違約行為。四、齊某公司是否應當向原告返還材料墊付款65,000元。五、兩被告作為齊某公司的股東是否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對第一個爭議焦點,本院認為,首先,2015年7月,齊某公司已經(jīng)停工。原告與齊某公司已于2015年7月29日簽訂會議紀要,對雙方合同履行事項予以了確認。故鼎某公司于2015年9月22日所出具的結算書,應是對齊某公司所完成的所有工程量及勞務價款的結算。也是目前最能反映工程實際情況的證據(jù)材料。其次,該結算書詳細記載并審核了齊某公司所完成的勞務工程量及金額,其中對齊某公司提出的增補項部分亦予以了認定,兩被告對該份結算書的大部分內容均予以認可,說明該份結算書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和真實性。且根據(jù)雙方約定,最終結算金額以原告結算書為準。未有證據(jù)表明,齊某公司在收到該份結算書后提出過異議,也未再申請進行過復核,故應當視為其對該份結算書予以了認可。再次,現(xiàn)雖齊某公司對結算書的增補扣減項內容提出異議,但因系爭工程已經(jīng)于2015年7月停工,迄今3年余,本院現(xiàn)難以依據(jù)兩被告所提出的異議,對工程量及勞務價款進行一一復核。綜合以上因素,本院認為,原告依據(jù)該份結算書確定的工程量及金額主張相應的價款,應當予以支持。
對第二個爭議焦點,本院認為,首先,雙方對截至2015年4月前,原告支付的價款4,480,000元并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其次,就2015年8月31日由齊某公司所出具的收條,載明1,500,000元支付的系海某某以及上某某兩個工程的款項,原告對此并未提出異議。故原告主張該款均支付海某某工程依據(jù)不足,本院難以采信。再次,原告主張上某某工程已經(jīng)另行支付款項結清,但未能提供相應的依據(jù)。且就上某某工程的主體相對方雙方均無法明確。故本院難以對該筆款項的具體對應性予以區(qū)分。本院現(xiàn)僅能依據(jù)兩被告所確認的967,003.50元作為海某某項目收到的款項予以認定。如上某某項目雙方另行核對后金額有出入,原告或相關權利人可另行主張。最后,按此計算,原告已經(jīng)支付的款項總計為5,447,003.50元,比結算書的金額多支付了473,794.84元。
對第三個爭議焦點,本院認為,首先,從雙方于2015年7月29日簽訂的會議紀要內容來看,雙方就結算內容、金額以及材料交接、驗收等問題予以了明確,并載明雙方無其他爭議。其中并未提及齊某公司存在拒絕繼續(xù)施工以及延遲施工的違約情形。其次,本案所涉的勞務承包工程,并非單方的交付完成即可。工程的順利進行應由各方配合。工程未能順利進行以及工期延遲無法直接推定為齊某公司的原因?,F(xiàn)原告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工程期限超過合同約定系因齊某公司的原因所致。且原告亦未提供證據(jù)證明曾向齊某公司催促過工期。故現(xiàn)原告以齊某公司存在拖延工期為由要求其支付違約金并賠償經(jīng)濟損失,依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對第四個爭議焦點,本院認為,兩被告確認齊某公司收到原告墊付的材料款65,000元,稱該款已經(jīng)歸還。但兩被告未就齊某公司已經(jīng)歸還款項提供證據(jù)予以證明,故本院難以采信。兩被告應當向原告歸還該筆墊付款。
對第五個爭議焦點,本院認為,兩被告作為齊某公司的股東,在未能結清債務的情況下,自行清算并注銷公司,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綜上,本院認為,原告與齊某公司之間簽訂的《勞務分包合同》合法有效。齊某公司為原告提供了勞務后,經(jīng)雙方協(xié)商終止了合同的履行。同時,原告委托相關機構對齊某公司所完成的工程量以及金額進行了審價結算,齊某公司對此亦未提出異議,故原告應當按此金額向齊某公司支付相應的價款。關于原告向齊某公司支付的價款金額,本院認定為5,447,003.50元。按此計算,原告比結算書所確定的金額多支付了473,794.84元,齊某公司理應予以返還。齊某公司另應向原告返還墊付的材料款65,000元。因齊某公司在本案訴訟過程中予以注銷,兩被告作為原股東,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對于原告所主張認為齊某公司存在過錯,故兩被告應承擔相應的違約金以及經(jīng)濟損失,依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二)》第二十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王某、被告劉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原告上海遠大鋁業(yè)工程有限公司價款473,794.84元;
二、被告王某、被告劉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返還原告上海遠大鋁業(yè)工程有限公司墊付款65,000元;
三、駁回原告上海遠大鋁業(yè)工程有限公司的其余訴訟請求。
被告劉某某、被告王某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5,952元,由原告上海遠大鋁業(yè)工程有限公司負擔20,112元,被告王某、被告劉某某共同負擔5,840元(兩被告負擔之款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繳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志慧
書記員:張衛(wèi)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