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反訴被告):上海軒品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法定代表人:黃文華,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達鋒,上海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反訴原告):西安歐某商貿有限公司,住所地陜西省西安市。
法定代表人:郭某某,該公司總經理。
被告:郭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戶籍所在地陜西省安康市。
兩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趙紀東,陜西圣拓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2月13日受理后,被告(反訴原告)西安歐某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某公司”)在法定期限內對本案提出反訴,經審查,本院依法予以受理。本院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楊磊獨任審判,并于2019年3月28日、6月2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反訴被告)上海軒品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軒品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陳達鋒、歐某公司及被告郭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趙紀東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反訴被告)軒品公司訴請:1、歐某公司支付軒品公司貨款150,258.83元;2、歐某公司賠付違約金19,364.9元(從2018年7月13日計算,暫計算至2019年1月25日,主張至實際支付之日止,按照年利率24%計算);3、被告郭某某對上述1-2項承擔連帶責任。
事實與理由:軒品公司與歐某公司在2014年1月5日簽訂《銷售合同書》,約定軒品公司將名下“車之物語”品牌供應歐某公司銷售,歐某公司按照合同約定支付貨款,被告郭某某對此承擔連帶責任。雙方一直按照銷售合同書保持合作關系,軒品公司一直按照歐某公司的要求向其供貨,但是在合作后期,歐某公司拖延貨款150,258.83元不肯支付,軒品公司催要無果,特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公正判決。
審理中,軒品公司陳述,對于被告郭某某的責任性質,其認為可以是共同責任,也可以是連帶責任,由法院依法認定。
被告(反訴原告)歐某公司辯稱,雙方存在合同關系,對軒品公司起訴的貨款金額沒有異議,但退貨金額大于尚欠貨款金額,所以歐某公司不需要支付貨款。違約金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并不是歐某公司不支付貨款,而是合同在雙方協(xié)商一致解除后歐某公司將貨物68件退還給軒品公司,軒品公司拒絕接收導致貨物被退回,產生了1,900元的快遞費、3,000元的庫房占用費,故歐某公司不存在違約行為。本案合同雙方是軒品公司和歐某公司,被告郭某某不是合同中的一方,不是適格的主體,不應該承擔任何責任。
被告(反訴原告)歐某公司反訴訴請:1、歐某公司向軒品公司退貨194,539元,軒品公司向歐某公司退還該部分貨款;2、軒品公司向歐某公司支付銷售返利9,059.6元;3、軒品公司向歐某公司賠償損失4,900元(托運費1,900元,退貨庫房占用租金3,000元);4、軒品公司向歐某公司支付墊付的宣傳費2,000元。
事實及理由:歐某公司在陜西省西安市區(qū)域代理軒品公司“車之物語”系列產品,截止起訴時,歐某公司共代理銷售軒品公司商品1,607,265.87元,歐某公司向軒品公司支付了款項。終止合作后,雙方協(xié)商一致歐某公司將庫存貨物退給軒品公司后將剩余欠款支付給軒品公司。2018年7月26日,歐某公司依照約定將退貨通過快遞郵寄給軒品公司,軒品公司卻反悔一直未接收。2018年9月14日,快遞公司在一個月后將貨物又退回給歐某公司,該貨物一直占用歐某公司的庫房。軒品公司合作期間尚拖欠歐某公司部分銷售返利。綜上,歐某公司反訴如上。
審理中,歐某公司明確其共銷售“車之物語”系列產品金額為1,607,265.87元,目前已退貨金額63,196元。歐某公司反訴第一項請求要求退貨金額為194,539元依據的并非完全是合同第7.6條(退貨金額不得超過合同期間銷售總額的10%),而是雙方協(xié)商一致的結果。歐某公司另認為,雙方系在2018年7月才終止合同關系的。
原告(反訴被告)軒品公司對歐某公司的反訴辯稱,不同意歐某公司的全部訴請。第一、根據雙方簽訂的合同第4.3條關于退換貨的約定,在合同存續(xù)期間,歐某公司不符合退換貨條件,另根據合同第7.6條,在合同終止之后歐某公司沒有在九十天內將貨物退回,故軒品公司不同意歐某公司退貨。而且第7.6條約定合同終止后退貨額度的10%指的是2017年銷售總額的10%,2017年歐某公司銷售金額為7萬元,軒品公司已經為其辦理了19,699.79元的退貨,已經遠遠超過額度。雙方早于2017年5月10日全面終止了合作關系,歐某公司現請求退貨完全沒有依據。第二、歐某公司的銷售金額并沒有達到可以返利的銷售金額,根據合同第5.3條銷售返利政策,至少歐某公司要達到30萬元的年銷售款才予以返利,而歐某公司2016年的銷售金額是231,988.24元、2017年是7萬元,兩個年度均沒有達到可以返利的金額。第三、由于歐某公司沒有得到軒品公司的同意、也不符合退貨條件,擅自將貨物退還給軒品公司,故其訴稱的相關損失應當由歐某公司自擔。第四、軒品公司沒有要求歐某公司墊付宣傳費。
原告(反訴被告)軒品公司就本訴及反訴舉證如下:
1、《銷售合同書》,旨在證明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特別是退貨條件的約定,另證明被告郭某某為適格主體;
2、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旨在證明歐某公司已經按照規(guī)定開具了增值稅發(fā)票;
3、貨運單30張,旨在證明交貨的事實;
4、微信聊天記錄,旨在證明催款的事實;
5、qq聊天記錄及附件6張,旨在證明歐某公司向軒品公司出具對賬單確定欠款金額。
歐某公司質證如下:對證據1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不能證明軒品公司與被告郭某某的關系,該合同對被告郭某某沒有效力;對證據2、3、5無異議;對證據4聊天記錄真實性無異議,但是軒品公司提供的聊天記錄是截取的一部分,沒有反映全部真實情況。
被告(反訴原告)歐某公司就本訴及反訴舉證如下:
1、退貨清單,旨在證明退貨金額;
2、歷次對賬單,旨在證明被告在實際履行中也有退貨,不是軒品公司所稱的沒有達到退貨條件就不能退貨;
3、收款收據,旨在證明墊付宣傳費的事實;
4、返點明細,旨在證明軒品公司之前并沒有完全按照合同約定執(zhí)行返點,所以在2016年及2017年也應當返點;
5、微信聊天記錄,旨在證明雙方就退貨事宜已經談妥,歐某公司已經將貨物退回上海,只是因為先后順序(歐某公司認為應該先退貨后補差價,軒品公司認為是先付貨款后退貨)沒有達成一致;
6、郵寄費2張(即物流單托運憑證)和庫房收款收據2張,旨在證明因為軒品公司拒收貨物,歐某公司損失托運費1,900元及庫房使用費3,000元。
軒品公司對證據1三性有異議,認為系歐某公司自行制作,均不認可;對證據2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據3真實性有異議,認為即使有原件也不能代表該筆費用實際發(fā)生,而且該筆費用是支付給第三方的,且顯示是由軒品公司支付,沒有載明由歐某公司墊付,與本案無關;對證據4真實性無異議,該證據是在雙方合作前期,軒品公司為了和歐某公司合作才進行返利,在2014雙方正式簽訂合同后就返利有了固定的約定,所以在2014年之后應當按照合同執(zhí)行,歐某公司也自認了2016年和2017年的銷售金額均未達到30萬元,所以不符合合同約定的返利條件;對證據5中2018年8月至9月期間聊天記錄的真實性無異議、對2017年6月至7月期間聊天記錄的真實性有異議,退貨原因是因為產品滯銷所以要軒品公司換成容易銷售的產品,并不是因為產品出現質量問題,2018年8月至9月的記錄明確了雙方沒有就退貨事宜達成一致,歐某公司擅自將貨物退還給軒品公司的損失歐某公司應該自擔;對證據6三性均不予認可,并且對托運費和租金不清楚。
根據當事人的訴、辯稱意見及舉證、質證意見,本院確認如下法律事實:
1、鑒于歐某公司對于軒品公司主張的貨款150,258.83元不持異議,故對該節(jié)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并不再贅述查明事項。
2、2013年12月31日,軒品公司(甲方)與歐某公司(乙方)簽訂《銷售合同》一份,合同約定:甲方授權乙方為西安區(qū)域“車之物語”品牌的經銷商,其具體操作系統(tǒng)為B類、C類超市等大型終端連鎖系統(tǒng)。乙方遵守甲方的訂貨規(guī)定,書面書寫訂貨申請(含傳真件),申請中對訂貨產品的品名、規(guī)格、數量、到貨地點、收貨人和聯系方式要表述清楚。有庫存的在一個工作日內發(fā)貨,訂貨產品在收到乙方訂單后兩個工作日之內給予交貨期回復。合同期內,甲方只辦理換貨,不辦理退貨。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予辦理退貨:A、因甲方產品質量問題;B、因甲方錯發(fā)貨問題;C、新品發(fā)樣;D、甲方允許乙方的退貨額度:“車之物語”品牌產品不超過年度銷售回款總額的2%,超過部分在年終返利中扣除,每超過1%的退貨扣除年終返利總金額的10%,以此類推;退貨需要提前三天申請,以便甲方做好相關準備。全年退貨中特價品部分按供貨價格8折計算退貨金額。本合同銷售年度期限為2014年的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止。乙方確保本銷售年度內完成“車之物語”品牌系列產品銷售回款共計80萬元。完成銷售回款任務30萬元,給予回款額2%的返利;完成銷售回款任務45萬元,給予回款額3%的返利。結算方式:授信額度以內月結,超過授信額度款到發(fā)貨。甲方給予乙方授信額度為5萬元/每月。具體結算方式為甲方每月5日前同乙方核對上月送貨清單,每月10日前結清上月所有貨款,以此類推。合同第7.5條規(guī)定,乙方欠甲方貨款時,乙方企業(yè)股東和法定代表人、合同簽字代表人均為甲方債務人。債務人乙方企業(yè)名稱、股東變更、股權轉讓或有限責任的影響,甲方有權通過法院向個人追討債務。合同正常終止時,乙方必須在90天之內將貨物退回甲方并結清貨款,乙方退貨金額不得超過合同期間銷售總額的10%,超過部分甲方有權拒收。如預期未結清,甲方每日按逾期金額的2%收取違約金。本合同有效期為一年,自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止。本合同生效15日內,乙方應履行訂購貨品,在合同規(guī)定期限內乙方未能履行合同,本合同與合同附件自行終止。
3、從2018年7月12日對賬單顯示,雙方之間最后一筆送貨日期為2017年5月10日,此后2017年7月19日至27日,雙方均發(fā)生的為退貨事宜,再無新的交易發(fā)生。
4、2018年8月至9月期間雙方的微信記錄有如下溝通記載:“退貨沒有接到公司通知”;“這個退貨是和你們方總說過的,你可以核實一下”;“托運部那邊說沒地方放再不提就返回西安了”;“可是我這邊現在沒有權限能處理,需要等他回來的”;“你好,我這邊問了我們經理,他說之前有到你公司那邊去的,當時談好的是先把貨款先匯清再談退貨的處理情況的,然后當時沒有說這么大的金額的貨”。
5、歐某公司提供的2016年6月至7月期間聊天記錄的真實性軒品公司不予確認。另庭審中,法庭詢問歐某公司該部分聊天洽談的是否是本案中其需要退貨的部分,歐某公司回答并不是本案中其主張要求退貨的部分。
6、返點清單顯示:2013年度回款返利以26萬余元為基數。返利3%;2014年以40余萬元為基數,返利為2%;2015年以44余萬為基數,返利3%。2016年回款金額為23萬余元,2017年回款金額為7萬元。
本院認為,根據民事訴訟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歐某公司辯稱以及反訴的主要理由在于雙方曾就退貨事宜協(xié)商一致,但從微信往來記錄無法得出上述結論,故應由歐某公司承擔不利之法律后果。
針對退貨事宜,雙方在《銷售合同》中約定可見在4.3條及7.6條,其中4.3條約定的退貨情況與本案歐某公司的主張并不符合,7.6條則約定了雙方在合同正常終止時的退貨事宜。對此,本院認為,雙方約定的合同有效期為一年,即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此后,雙方未再簽訂新的合同而繼續(xù)執(zhí)行原合同,從該《銷售合同》的內容亦可見,雙方結算方式為年結制,銷售指標和獎勵也均以年度為標準,故在目前雙方對合同終止時間存在爭議的情況下,應合理認定該時間節(jié)點并考慮雙方年結制的特點。鑒于此,本院認為,雙方之間最后一筆交易發(fā)生在2017年5月,此后均辦理的是退單事宜,再無新的交易發(fā)生,故至2017年12月31日,應可以認定雙方合同終止。即歐某公司至少應在此后的90天內辦理退貨事宜,然從歐某公司目前舉證看,其對于2017年6-7月之后與軒品公司交涉退貨事宜無任何書面證據提出,故本院認為,歐某公司主張的退貨請求既不符合銷售合同的約定,亦無法證明雙方就退貨達成過新的合意,故關于該節(jié)主張,本院不予認定。
針對本案本訴及反訴的其他訴請,本院逐一認定如下:第一、針對軒品公司本訴貨款金額歐某公司不持異議,本院予以認定。第二、針對軒品公司關于違約金的訴請,本院認為根據銷售合同書第7.6條,雙方至少應在合同正常終止后90天辦理退貨并結清貨款,故軒品公司目前主張的起算時間節(jié)點不違反合同約定,標準且自愿予以了調低,故本院一并予以支持并酌情認定為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第三、針對軒品公司要求被告郭某某承擔連帶責任之請求,本院認為,本案買賣合同的相對方為軒品公司與歐某公司,被告郭某某并非買賣合同相對方,但合同中已經明確約定法定代表人、合同代表人簽字人為甲方債務人,被告郭某某在銷售合同書上簽字確認,其既為歐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又為合同簽字代表人,故應對其簽字的法律后果明知,其性質可認定為債的加入。第四、針對歐某公司的反訴訴請第1及3項,本院已在前文予以了詳細的論述,故不予支持。第五、針對歐某公司的反訴訴請2,本院認為,合同中約定的返利系以年度為標準,歐某公司并不符合返利條件。2013年雙方曾按3%的標準予以了返利結算并不能當然適用于2016-2017年,從該返點清單上可見,在2014年雙方正式簽訂銷售合同書以后,具體返利大致按銷售合同書執(zhí)行,該合同書上也清楚載明銷售指標及獎勵系一年期,故2016-2017年歐某公司并不符合合同約定的返利條件。第六、針對歐某公司墊付宣傳費的訴請,歐某公司僅舉證載明“收到上海軒品交來促宣費2,000元”的內部收款收據一張,無法達成其證明目的,故本院亦不予以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反訴原告)西安歐某商貿有限公司及被告郭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共同給付原告(反訴被告)上海軒品實業(yè)有限公司貨款150,258.83元;
二、被告(反訴原告)西安歐某商貿有限公司及被告郭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共同賠付原告(反訴被告)上海軒品實業(yè)有限公司逾期付款違約金(以本金150,258.83元為基數,自2018年7月13日起計算至實際支付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四倍計算);
三、駁回被告(反訴原告)西安歐某商貿有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被告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本訴受理費3,692元,減半收取計1,846元,財產保全費1,370元,合計本訴訴訟費3,216元,由被告(反訴原告)西安歐某商貿有限公司及被告郭某某共同承擔(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繳付本院);本案反訴受理費2,228元由被告(反訴原告)西安歐某商貿有限公司自行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楊??磊
書記員:顧夢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