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良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法定代表人:楊海軍,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鄔為,上海世暄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邱軾,上海世暄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鹽城大豐金某木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蘇省鹽城市。
法定代表人:王強,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杰,湖北舉燭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第三人:林以文,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戶籍地福建省莆田市。
上訴人上海良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鹽城大豐金某木業(yè)有限公司及第三人林以文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楊浦區(qū)人民法院(2019)滬0110民初1404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10月29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上海良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駁回被上訴人全部訴訟請求,或將本案發(fā)回重審。事實和理由:涉案《材料采購合同》的主體雖然是上訴人和被上訴人兩方,但該合同從談判、簽約、送貨到對賬都是由第三人代理被上訴人進行,整個過程中被上訴人都從未表示異議,故上訴人有理由相信第三人有權代理被上訴人簽訂《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因此,第三人與上訴人簽訂的《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上訴人不應再行承擔對被上訴人的義務。
被上訴人鹽城大豐金某木業(yè)有限公司辯稱,上訴人的上訴請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應予駁回。首先,《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是上訴人與第三人簽訂的協(xié)議,被上訴人對此不知情更未蓋章,故該協(xié)議不能約束被上訴人;其二,本案所涉采購合同第五條明確約定了支付方式,其中并不包括以房抵債的形式,若要變更雙方應另行約定;其三,上訴人與第三人簽訂《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后并未與被上訴人進行確認,具有過失,因此,涉案行為不符合表見代理的構成,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正確無誤,適用法律準確,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請求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第三人林以文述稱,《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是其以個人名義與上訴人簽訂的,并未經過被上訴人的同意。上訴人在本案糾紛產生之前已積欠第三人七百多萬元款項,加上對被上訴人的欠款累計達一千多萬元。第三人在與上訴人簽訂《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時,并未區(qū)分該房屋具體是向何人抵消何筆欠款,上訴人至今仍對第三人存在欠款尚未清償。
被上訴人鹽城大豐金某木業(yè)有限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一、上海良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立即向鹽城大豐金某木業(yè)有限公司清償未付貨款3,950,874.10元及逾期付款損失(以3,950,874.10元為本金,自2018年7月8日到實際付清之日止,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二、本案訴訟費由上海良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擔。一審審理中,鹽城大豐金某木業(yè)有限公司調整訴請為:上海良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立即向鹽城大豐金某木業(yè)有限公司清償未付貨款3,950,800元及逾期付款損失(以3,950,800元為本金,自2019年1月1日到實際付清之日止,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7年9月,上訴人作為購貨方(甲方)、被上訴人作為供貨方(乙方)簽訂了《材料采購合同》,約定甲方向乙方購買木材“花旗松”,總價3,933,000元。合同約定的付款方式為:1、前三個月結算一次付實際送貨量的30%。2、到2018年1月30日付到總貨款的65%。3、余款在2018年5月1日前付10%。4、余款25%到2018年12月底分二次付清。以上付款,甲方將以匯票、電匯、轉賬支票等方式支付,或以銀行承兌匯票或商業(yè)承兌匯票支付貨款時,乙方自愿接受,視同現金支付,且甲方不承擔相關貼息費用等。第三人在該合同的被上訴人代表處簽字。
合同簽訂后,被上訴人按約向上訴人供貨,第三人代表被上訴人在送貨單上簽字,送貨金額總計4,750,874.10元。在供貨過程中,第三人代表被上訴人與上訴人進行對賬。2017年12月20日、2018年2月12日,上訴人通過銀行轉賬分別向被上訴人銀行賬戶支付木材款200,000元、600,000元。
2018年7月3日,第三人林以文(乙方)和上訴人法定代表人楊海軍(甲方)簽訂《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載明,鑒于:甲方雙方一直合作多年,乙方向甲方提供方木、模版、鋼管租賃,每次供貨多有相應的合同(公司抬頭有“上海理建腳手架經營部”、“上海七藝木業(yè)有限公司”、“鹽城大豐金某木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同”),甲方則向乙方支付對價?,F經協(xié)商,雙方同意由甲方將位于無錫鳳凰璟園2單元111號和2單元101號商鋪(以下簡稱“房屋”)過戶給乙方(乙方指定的第三方是:鄭志華),用于抵償乙方合同下之債權。1、雙方確認,甲方于合同項下應支付給乙方的對價合計為7,066,573元。2、雙方同意通過甲方將房屋過戶給乙方(或乙方指定的第三方)的形式,抵償甲方對乙方的相同金額的貨款,該等償債并不考慮房屋的市場價格、評估價格、交易價格等。3、甲乙雙方應當于2018年7月30日前共同就房屋簽訂《房屋銷售合同》,并共同赴房地產交易中心,相互配合以完成相關的過戶手續(xù),乙方發(fā)票按實際貨款金額開齊等。一審審理中,第三人確認,上述房屋已經過戶至其指定的第三方鄭志華名下。
一審審理中,被上訴人稱,其與第三人確系合作關系。通過第三人介紹,其與上訴人簽訂系爭合同。其并未授權第三人代為收取貨款,對第三人和上訴人簽訂的《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并不認可。上訴人稱,其不知道被上訴人和第三人的合作關系,在被上訴人于2019年7月向其發(fā)送催款函之后才進一步了解到被上訴人和第三人之間系合作關系。之前一直認為第三人是被上訴人的員工和系爭《材料采購合同》的代理人。上訴人及第三人均確認,第三人代表被上訴人和上訴人簽訂合同時,并未向上訴人出具任何授權委托書。
一審審理中,上訴人提供了其員工彭勱和第三人的通話錄音以證明被上訴人已經知曉并認可《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且已經向第三人追償貨款。在該通話錄音中,第三人提到其和“他”之間因為《借條》在老家有一個官司,且已經達成庭外和解,第三人答應分四次付款,且已經支付過兩次。對此,被上訴人稱,錄音中提到的借款是第三人和余亞全個人之間的借款,與本案無關。被上訴人同時提交了第三人向案外人余亞全出具的《借條》和第三人的付款憑證?!督钘l》載明:“茲有向余亞全借到1,400,000元。自2018年11月1日起息,……。借款期限為叁個月,于2019年2月1日還清本息?!备犊顟{證顯示,林以文于2018年11月20日、2019年7月11日分別向余亞全打款500,000元和300,000元。第三人稱,對上述《借條》和還款憑證真實性無異議。被上訴人買系爭木材的時候,其沒有錢,錢都是余亞全出的,所以其就給余亞全出具了《借條》,余亞全是被上訴人公司的業(yè)務員。之后其和余亞全就該借款達成和解協(xié)議,承諾分四次歸還,其已經歸還了兩次,就是上述款項共800,000元。上訴人質證稱,不認可被上訴人的說法,對于《借條》和打款憑證的真實性無法確認。即便是真實的,關于140萬元的性質,第三人確認是系爭木材的成本,說明被上訴人對于以房抵債的事實是清楚的,而且通過借條的方式對第三人進行追償。被上訴人和第三人之間如何分配,與上訴人無關。另外,被上訴人對第三人的追償行為是本人對代理人行使追償權,不管被上訴人是否向第三人追償,追償了多少,都不能否認表見代理的法律結果。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主要在于第三人和上訴人簽訂《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一審法院認為,系爭《材料采購合同》的簽訂主體為被上訴人和上訴人,第三人僅代表被上訴人與上訴人簽訂合同,雖然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代表被上訴人送貨,并和上訴人進行對賬,但被上訴人并未授權第三人代被上訴人收款,更未授權第三人代被上訴人和上訴人簽訂《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僅從第三人作為被上訴人的代理人與上訴人簽訂系爭合同,并代表上訴人送貨及對賬,并不足以證明第三人可以代被上訴人收款,并且和上訴人簽訂《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即第三人代被上訴人收款并不能構成表見代理,第三人和上訴人簽訂的《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對被上訴人并不發(fā)生效力。
至于上訴人抗辯被上訴人已經知曉并認可《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且被上訴人已經就貨款向第三人進行追償。雖然上訴人提供的錄音內容中第三人提到了《借條》和還款,但并未明確就是歸還被上訴人系爭貨款。且從被上訴人提供的《借條》和還款憑證來看,《借條》是第三人和案外人余亞全之間的借款合同關系,和被上訴人及本案貨款并無關系。第三人亦認可這是其和余亞全因為購買木材款而產生的借款??梢?,上訴人的錄音并不能證明被上訴人知曉和認可《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更未就貨款向第三人進行追償。故對于上訴人的上述抗辯,一審法院不予采信。
綜上,上訴人仍應按照合同約定向被上訴人支付尚欠貨款及相應的利息損失。其可以向第三人就《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中已經抵掉的貨款部分進行追回。
一審法院據此作出判決:一、上海良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鹽城大豐金某木業(yè)有限公司貨款3,950,800元;二、上海良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鹽城大豐金某木業(yè)有限公司逾期付款利息(以3,950,800元為本金,自2019年1月1日到實際付清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一審案件受理費19,203元,保全費5,000元,均由上海良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本院經審理查明,一審認定事實無誤,本院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第三人簽訂涉案《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的行為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上訴人認為該行為構成表見代理,理由是本案從合同談判、簽約、送貨到對賬都是由第三人代理被上訴人進行,整個過程中被上訴人從未表示異議,因此上訴人有理由相信第三人有代理權簽訂《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本院認為,在認定是否構成表見代理時,要充分考慮相對人作為一個理性的交易主體,是否確實有理由相信代理人具有代理權,即相對人是否善意且無過失。
本案《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的實質是代理人對原合同約定款項支付的對象和方式進行的重大變更,且該變更可能影響被代理人在原合同項下的重大利益?;谝韵率聦?,本院難以認定上訴人屬善意且無過失:一、本案《材料采購合同》第五條明確約定,“甲方以匯票、電匯、轉賬支票等方式支付,或以銀行承兌匯票或商業(yè)承兌匯票支付貨款時,乙方自愿接受,視同現金支付?!奔措p方約定了具體的交易方式,原則上應當遵從。二、在雙方交易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記載的銷售方皆為“鹽城大豐金某木業(yè)有限公司”,即合同約定的收款人為被上訴人單位,而非代理人或他人。因此,在代理人變更支付方式,并將原合同項下的權利人變更為自己或其指定的主體時,上訴人應當聯系被上訴人進行核實,不應當草率簽署,否則顯然是對第三人的代理權限過于輕信,因此上訴人在簽訂該《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時不能認定善意且無過失,該協(xié)議不構成表見代理,上訴人應當自行承擔其沒有盡到合理注意義務的法律風險。一審法院認為僅從代理簽訂合同、送貨及對賬,并不足以證明第三人可以代被上訴人收款和簽訂《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的說法,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確認。上訴人在承擔本案義務后,可以向第三人就《房屋抵貨款協(xié)議》中已經抵掉的部分進行結算或追償。
綜上所述,上訴人上海良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38,406元,由上訴人上海良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法官助理 柳 洋
審判員:楊怡鳴
書記員:張曉菁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