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羅某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法定代表人:陳健,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名越,上海市亞太長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河南野樂商貿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南省鄭州市。
法定代表人:劉玉欽。
原告上海羅某實業(yè)有限公司與被告河南野樂商貿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8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9年2月2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上海羅某實業(yè)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陳健、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名越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河南野樂商貿有限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上海羅某實業(yè)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支付貨款人民幣962,198元(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2、判令被告支付違約金192,439元(以962,198元的20%計算);3、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被告自2015年底建立業(yè)務關系,由被告向原告購買羽絨服裝,原告向被告供貨后,被告除向原告支付了部分貨款外,尚余962,198元貨款未付。故原告訴訟來院。
原告上海羅某實業(yè)有限公司為證明訴請,提供了以下證據:
證據1-1、原、被告于2017年12月12日簽訂的還款協(xié)議書。
證據1-2、制表日期為2017年11月17日由原、被告財務簽字確認的客戶對賬單,由王可、陳艷、都華簽字。
證據1-3、2017年1月17日被告蓋章的捷克米雷對賬單。
上述證據證明原、被告在業(yè)務期間相應貨款的結算情況,截止2017年12月12日被告承認尚欠原告貨款962,198元。
證據2-1、原、被告于2015年年底簽訂的浙江隆仕升服飾有限公司購銷合同。
證據2-2、原、被告于2016年簽訂的河南鴻之領商貿有限公司購銷合同3份,河南鴻之領商貿有限公司是被告的關聯(lián)企業(yè)。
上述證據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真實的服裝買賣合同關系。
證據3、上海市亞太長城律師事務所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價稅合計1,000元。證明原告為本案訴訟支付的律師費1,000元。
河南野樂商貿有限公司未答辯,也未提供證據。
經審理查明:
2015年12月起,原、被告建立業(yè)務關系,由被告向原告購買羽絨服裝。合同履行中,原告共計向被告交付了5,966,330元的羽絨服裝,被告除已向原告支付了貨款1,273,734.6元,另有3,730,397.4元的服裝退還給原告外,余款962,198元長期未付。2017年12月12日,原、被告簽訂了一份《還款協(xié)議書》,被告承諾在2018年11月20日前分期支付原告貨款962,198元,并承諾如被告逾期不付,除應承擔訴訟費、保全費、律師費外,還應承擔欠款20%的違約金。嗣后,被告仍未向原告履行付款義務。故原告訴訟來院。
本院認為:原、被告間的買賣合同關系,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受法律保護。雙方均應按約履行各自的合同義務。合同履行中,被告在向原告出具《還款協(xié)議書》后,未按約定時間向原告支付貨款,被告的行為已構成違約。被告除應向原告支付貨款外,還應按約向原告承擔約定的違約責任。審理中,被告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應視為其自行放棄抗辯權利。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一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河南野樂商貿有限公司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上海羅某實業(yè)有限公司貨款962,198元。
二、被告河南野樂商貿有限公司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付原告上海羅某實業(yè)有限公司逾期付款的違約金192,439元。
三、被告河南野樂商貿有限公司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付原告上海羅某實業(yè)有限公司律師費1,0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6,161元,訴訟保全費5,000元,均由被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馬燕俠
書記員:謝連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