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申某某高速公路養(yǎng)護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法定代表人:陳駿軍,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昊亮,男。
委托訴訟代理人:邵伊凡,上海市匯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夏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金麗,上海宸豪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遠俊,上海宸豪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申某某高速公路養(yǎng)護管理有限公司與被告夏某某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7月1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8月2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昊亮、邵伊凡,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金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申某某高速公路養(yǎng)護管理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原告不支付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人民幣48,457.36元。事實和理由:原、被告先后簽訂了期限從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日及2014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止的《勞動合同》,約定被告的工作地點為祝橋集中站,崗位為領班,被告嚴重違反公司規(guī)章制度的,原告有權解除勞動合同。2018年8月1日起被告因病請病假,后原告發(fā)現被告在2018年12月上旬病假期間外出旅游,被告嚴重違反公司《員工手冊》第六十條第五項規(guī)定:“員工病假不得弄虛作假,一經查實作開除處理?!痹嬗?019年2月15日書面通知被告解除勞動合同。原告認為,按照勞動法規(guī)定及雙方勞動合同約定,原告作出解除與被告的勞動合同行為合法合理,原告不應支付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因原告不服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仲裁裁決,故提出起訴。
被告夏某某辯稱:2008年3月8日被告經勞務派遣公司派遣至原告處工作。2012年7月1日起,原、被告簽訂了勞動合同,被告擔任領班,主要工作內容為高速公路收費站收費。被告因長期坐在狹小的收費亭內,平時頸椎活動受限,導致頸椎受損。2018年8月,被告感到頸椎嚴重不適,且手腳麻木,便至醫(yī)院檢查和治療,根據醫(yī)生建議,向原告申請病假,得到了原告的批準。被告病假理由合理,不存在原告所稱的病情弄虛作假的情形。原告認為被告在病假期間于2018年12月5日至12月9日乘坐飛機去廈門,存在弄虛作假,但被告的病假從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25日長達半年,被告去廈門,并非去旅游,而是遵照醫(yī)囑建議外出療養(yǎng),被告的病情在恢復過程中應當適當活動,不存在弄虛作假,故不認可原告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同時,原告在解除與被告的勞動合同前未通知公司工會,未聽取工會意見,程序上存在瑕疵。被告從廈門回來后分別于2018年12月16日、2019年1月7日、1月18日、1月29日、3月9日向原告申請病假,均得到原告批準。原告此時應知道被告去廈門,但原告仍準許被告病假,原告做法有違誠實信用的原則。綜上,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證據,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于雙方沒有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如下:被告原系原告處員工,雙方簽訂的最后一期的《勞動合同》期限從2014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止,被告擔任領班崗位,工作地點為祝橋集中站。2018年8月1日起被告因頸椎病向原告申請病假,其中被告向原告提交的2018年12月4日的病假單為休息10天,被告在該病假期間于2018年12月5日至12月9日至廈門。2019年2月15日,原告向被告發(fā)出《辭退通知書》,載明:“夏某某同志:你于2018年9月起因身體不適需靜養(yǎng)休息為由請假至今,在病假期間被舉報于2018年12月上旬外出旅游,證據屬實,已嚴重違反公司勞動紀律,現按公司員工手冊第八章第六十條第五款規(guī)定與你解除勞動合同。”2019年3月26日,被告向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要求原告:1.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96,624元,2.支付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2月15日期間的病假工資差額14,739.84元。經仲裁,裁決原告支付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48,457.36元、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2月15日期間的病假工資差額3,441.25元。原告不服,遂向本院提出起訴。
審理中,被告認為原告提供的證據2019年5月20日原告發(fā)給原告公司工會的《關于解除夏某某同志勞動合同的告知書》,系原告在仲裁裁決后補正的,對真實性不予認可;經審查,因該告知書系原告在起訴前已經補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的相關規(guī)定,本院對該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另被告表示醫(yī)生在被告的病歷中表述建議被告休息,被告在廈門并無親屬或近親屬。
本院認為,根據法律規(guī)定,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等決定而發(fā)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本案中,原告主張被告存在違紀事實主要為被告在2019年12月4日開具的病假單10天病假期間至廈門旅游,屬于員工病假期間弄虛作假的情形,原告依法解除與其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guī)定。對此,本院認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履行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被告所患XXX疾病,其應遵醫(yī)囑靜養(yǎng)和休養(yǎng),但被告在患病病假期間卻乘坐飛機至廈門,其亦表示在廈門并無親屬或近親屬,被告至廈門應系長途旅行旅游,其行為只能導致人體過度疲勞,不利于被告的身體康復,該行為與其所患疾病需靜養(yǎng)明顯不相符。被告借病假名義長途旅行旅游有違其病假的初衷,亦有違勞動者應遵守的誠實信用的原則,以及基本的職業(yè)道德,原告據此解除與被告的勞動合同,并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采信。故原告要求不支付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48,457.36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對被告主張其去廈門為療養(yǎng),顯然與事實不符,本院不予采信。另原告在解除與被告勞動合同后,原告于2019年5月20日發(fā)給公司工會《關于解除夏某某同志勞動合同的告知書》,說明原告在提出起訴前已經補正了通知工會程序,本院予以確認。對被告主張原告未將解除與其勞動合同的事宜通知公司工會,違反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本院不予采信。關于仲裁裁決原告支付被告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2月15日期間的病假工資差額3,441.25元,雙方均未提出起訴,應視為雙方接受了該裁決結果,本院予以確認。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上海申某某高速公路養(yǎng)護管理有限公司不支付被告夏某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48,457.36元;
二、原告上海申某某高速公路養(yǎng)護管理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夏某某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2月15日期間的病假工資差額3,441.25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元,減半計5元,免予收取。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蔡??瑜
書記員:楊??光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