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煒臻物資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奉賢區(qū)。
法定代表人:江泗芳,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學彬,上海仕為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山,上海仕為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澎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區(qū)。
法定代表人:夏娜娜,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寧,男。
原告上海煒臻物資有限公司與被告上海澎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月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并于2019年3月4日、4月11日兩次開庭進行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學彬、黃山及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寧兩次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經(jīng)雙方當事人同意,適用簡易程序延長一個月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煒臻物資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償付原告貨款160,491.40元;2.判令被告償付原告逾期付款違約金(分段計算至2018年12月18日為619,346.01元,此后以160,491.40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12月19日起,算至實際清償日止,按照每日千分之一計算)。事實和理由:2013年6月5日,原、被告簽訂《購銷合同》,約定原告向被告供應鋼材,另約定交易方式、結算方式、違約責任等。原告按照合同約定履行交付義務,被告至今仍欠付貨款160,491.40元未付,故涉訴。
被告上海澎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辯稱:雙方系事實上的買賣合同關系,被告確有16萬余元的貨款尚未付清,但不確定具體金額。雙方從未簽訂過書面合同,不認可違約金,申請對合同印章進行鑒定。
經(jīng)審理查明,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間,原告向被告送貨,形成送貨單若干,送貨單中購貨單位記載為“苗總”或被告公司。上述送貨單合計金額2,140,787.99元,均由被告公司員工徐德虎予以簽收。原告按照送貨金額向被告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被告收到,并予以抵扣。
另查明,被告法定代表人夏娜娜與苗龍系夫妻關系。
庭審中,原告自認被告的已付款金額為1,980,296.59元,除違約金計算表格中列明的1,696,246.81元外,被告還有一筆28萬余元的付款,因時間久遠,未查詢到付款時間。
審理中,原告提供購銷合同一份,合同記載的簽訂時間為2013年6月5日,約定原告向被告供應鋼板、型材,指定徐德虎為被告收貨人,結算方式為按照實際送貨單金額月結,如被告逾期付款,按照每日千分之二支付違約金,合同下方由苗龍簽字,并蓋有被告公司名稱字樣的印章。被告對該合同不予認可,認為其上印章并非被告公司印章。原告提供與苗龍的微信聊天記錄一組,證明苗龍曾代表被告向其要貨、對賬及索要發(fā)票。被告對該證據(jù)不予認可,認為苗龍并非被告工作人員。原告提供案外人安徽澎和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一組,證明苗龍系案外人實際控制人,夏娜娜代其持有案外人股某,本案被告亦是如此。被告認為該證據(jù)與本案無關。
以上事實,由原告提供的送貨單、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結婚登記審查處理表等證據(jù),以及當事人庭審陳述,在案予以佐證。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存在真實、有效的買賣合同關系。被告對原告提出的交付貨物金額沒有異議,但被告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已付款金額,故本院對原告自認收到貨款金額予以認定,確認被告尚欠原告貨款160,491.40元。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被告的違約責任應當如何認定,也即是雙方的合同關系究竟是書面合同關系,還是事實合同關系。本院采信原告的說法,認定原、被告之間系書面合同關系,理由如下:其一,被告以其使用的公章與原告提供合同中印章不一致為由,抗辯雙方并未簽訂過書面合同,并要求對印章進行鑒定。然企業(yè)法人并非僅有一枚印章,被告提供的印文樣本不具有排他性,即便合同上加蓋的被告印章與被告遞交樣本不一致,亦不能直接否定合同中被告公司印章的真實性,合同是否對被告產(chǎn)生約束力,需結合其他證據(jù)綜合判定。故本院對于被告要求進行印章鑒定的申請,不予準許。其二,根據(jù)本案查明事實,苗龍系被告法定代表人的配偶,其在合同落款被告處簽字,而該合同抬頭、落款明確載明主體為被告,苗龍未就此提出異議。本院可以合理懷疑苗龍對其代表被告這一事實明確。其三,被告認可合同所約定指定收貨人徐德虎為其工作人員,收貨地址系其經(jīng)營地址,雙方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徐德虎確代表被告收貨,并簽署送貨單,而部分送貨單上的收貨單位明確載明為被告公司。上述細節(jié)亦進一步佐證了合同的真實性。其四,被告提出苗龍系個人或案外公司名義向原告采購貨物后,轉賣給被告,但未提供任何證據(jù)予以證明,反之,被告認可其接受了原告直接向其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被告的說法顯然與相關發(fā)票管理規(guī)定及商業(yè)慣例相悖。綜上,本院認為,原告提供的書面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被告未按約定及時付款,應當承擔逾期付款違約責任。然合同中約定違約金計算標準過高,被告亦對此提出異議,本院對此予以調(diào)整。違約金的主要作用在于彌補損失。雙方交易時間長達三年有余,被告長期遲延付款,原告提出其損失為資金占用損失,但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同時,雙方直至第二次庭審結束,均未能明確28萬余元的付款時間,綜合考慮雙方的履約情況、過錯等因素,本院酌情認定被告向原告支付截至2018年12月18日的違約金為370,000元,此后以160,491.40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12月19日起,算至實際清償日止,按照每日萬分之六計算。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澎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付原告上海煒臻物資有限公司貨款160,491.40元;
二、被告上海澎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付原告上海煒臻物資有限公司逾期付款違約金(截至2018年12月18日為370,000元,此后,以160,491.40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12月19日起,算至實際清償日止,按照每日萬分之六計算)。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095元,減半收取5,047.50元,財產(chǎn)保全申請費3,667元,合計訴訟費8,714.50元,由被告上海澎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負擔(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交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蔡承穎
書記員:陸夢琦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