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浦東發(fā)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行,住所地:武漢市江漢區(qū)新華路218號浦發(fā)銀行大廈。
負責人:黃旭東,該行行長。
委托代理人:王成林,湖北今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鮑純,湖北今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武漢泓錦旭隆新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蔡甸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后官湖泓錦工業(yè)園。
法定代表人:盧士海,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周麗娟,湖北省正平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湖北英華密封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漢陽區(qū)永豐鄉(xiāng)江漢村。
法定代表人:楊艷,該公司董事長。
被告:武漢威振宏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漢陽區(qū)永豐街漢江村鄒家灣68號第5棟。
法定代表人:彭艷,該公司總經(jīng)理。
被告:湖北威華廢舊物資再生利用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漢陽區(qū)江漢村鄒家灣68號。
法定代表人:盧士海,該公司董事長。
被告:盧士海。
被告:黃薇。
本院在審理原告上海浦東發(fā)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行(以下簡稱浦發(fā)銀行武漢分行)訴被告武漢泓錦旭隆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泓錦公司)、湖北英華密封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華公司)、武漢威振宏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振公司)、湖北威華廢舊物資再生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華公司)、盧士海、黃薇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12月23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5月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浦發(fā)銀行武漢分行的委托代理人鮑純,泓錦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周麗娟,威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盧士海及被告盧士海到庭參加訴訟。英華公司、威振公司、黃薇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2013年6月28日,原告與威華公司簽訂編號wh011409230141《最高額保證合同》,主要約定威華公司愿意向原告提供最高額連帶責任保證,被擔保主債權均為原告從2013年6月28日至2016年6月28日期間內與泓錦公司辦理各類融資業(yè)務所發(fā)生的債權,主債權余額在債權確定期內以最高不超過等值4500萬元為限。保證范圍除了本合同所述主債權,還及于由此產(chǎn)生的利息(本合同所指利息包括利息、罰息和復利)、違約金、損害賠償金、手續(xù)費及其他為簽訂或履行本合同而發(fā)生的費用、以及債權人實現(xiàn)擔保權利和債權所產(chǎn)生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訴訟費、律師費、差旅費),以及根據(jù)主合同經(jīng)債權人要求債務人需補足的保證金。保證期間為按債權人對債務人每筆債權分別計算,自每筆債權合同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至該債權合同約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后兩年止,保證人對債權發(fā)生期間內各單筆合同項下分期履行的還款義務分別承擔保證責任,保證期間分別為各項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至該單筆合同最后一期還款期限屆滿之日后兩年止。保證人確認,當債務人未按主合同約定履行其債務時,無論債權人對主合同項下的債權是否擁有其擔保權利(包括但不限于保證、抵押、質押等擔保方式),債權人均有權先要求保證人在其合同約定的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而無須先要求其他擔保人履行擔保責任,保證人在此明確放棄要求先履行債務人提供的物的擔保的抗辯。
2014年7月14日,原告分別與英華公司、威振公司簽訂編號zb7009201400000057、zb7009201400000058《最高額保證合同》各一份,合同分別約定:英華公司、威振公司愿意向原告提供最高額連帶責任保證,被擔保主債權均為原告從2014年7月14日至2016年7月14日期間內與泓錦公司辦理各類融資業(yè)務所發(fā)生的債權,主債權余額在債權確定期內以最高不超過等值4500萬元為限。保證人確認,當債務人未按主合同約定履行其債務時,無論債權人對主合同項下的債權是否擁有其擔保權利(包括但不限于保證、抵押、質押等擔保方式),債權人均有權先要求保證人在其合同約定的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而無須先要求其他擔保人履行擔保責任,保證人在此明確放棄要求先履行債務人提供的物的擔保的抗辯。另外,合同還約定了保證范圍、保證期間、違約事件等權利義務條款。
同日,保證人盧士海及財產(chǎn)共有人黃薇向原告出具編號zb7009201400000059《個人無限責任擔保書》,愿意為原告與泓錦公司之間2014年7月14日至2016年7月14日期間授信所形成的一系列債權提供連帶無限責任最高額保證,最高額度為4500萬元。保證人確認無論債權人對擔保的債權是否擁有其他擔保權利(包括但不限于保證、質押、抵押等擔保方式),債權人均有權先要求本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而無須要求其他擔保人履行擔保責任。
2014年7月15日,原告與泓錦公司簽署編號為70012014281238《流動資金借款合同》,主要約定:原告向泓錦公司提供3500萬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借款期限為2014年7月15日至2015年7月14日,年利率為7.8%固定利率,按季結息,結息日為每季末月的20日,逾期罰息利率為逾期當日的貸款利率基礎上加收50%確定。雙方還約定泓錦公司應按本合同、申請書、借款憑證規(guī)定的時間、金額、幣種及利率償還本合同項下的借款本息,實際的還款時間、金額、幣種、利率等應以借款憑證所記載的內容為準;貸款人有權根據(jù)借款人資金回籠情況提前收回本合同項下的借款資金等約定事項,如已違反約定事項之一的,構成借款人對貸款人的違約。違約情形之一項或數(shù)項發(fā)生時,貸款人可酌情采取宣布本合同項下借款本金全部或部分立即提前到期,并要求立即歸還部分或全部借款,所欠利息結清,并通過各種形式向擔保人或借款人立即追索;對逾期貸款和擠占挪用貸款計收罰息,并計收復利;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必要措施等一種或數(shù)種措施。借款未按時足額償還本金、支付利息的,還應當承擔貸款人為實現(xiàn)債權和擔保權利而支付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催收費用、訴訟費用、律師費、差旅費以及各種其他應付費用。
上述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依約向泓錦公司發(fā)放了貸款3500萬元,截止至2014年11月2日,泓錦公司尚欠本金3500萬元,期內利息626106.27元。2014年12月23日,原告向本院提起訴訟,宣布貸款提前到期。
另查明,1、審理中泓錦公司、威華公司、盧士海自認每次原告扣劃利息之后,其曾拿過扣劃清單。2、涉案《流動資金借款合同》、《最高額保證合同》尾部,借款人或保證人均確認,在簽署本合同時,雙方已就全部條款進行了詳細地說明和討論,雙方對合同的全部條款均無疑義,并對當事人有關權利義務和責任限制或免除條款的法律含義有準確無誤的理解。
上述事實有原告提交的《最高額保證合同》、《個人無限責任擔保書》、《流動資金借款合同》、《提款申請書》及放款憑證、《貸款業(yè)務欠息余額表》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原告與泓錦公司簽訂的《流動資金借款合同》,與英華公司、威振公司、威華公司簽訂的《最高額保證合同》,以及盧士海、黃薇向原告出具的《個人無限責任擔保書》,均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合同簽訂后,原告依約向泓錦公司發(fā)放了借款。泓錦公司因未依合同約定期限足額支付利息,原告即有權依據(jù)合同約定宣布本案合同項下借款全部到期。對此,泓錦公司應自原告宣布貸款到期之日止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逾期罰息。英華公司、威振公司、威華公司、盧士海、黃薇應當對泓錦公司的上述債務在最高額度4500萬元范圍內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泓錦公司、威華公司、盧士??罐q所稱原告對欠息沒有催收通知就采取了訴訟措施不符合合同約定的理由,因與事實不符,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武漢泓錦旭隆新材料有限公司向原告上海浦東發(fā)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行償還借款本金3500萬元及利息626106.27元;
二、被告武漢泓錦旭隆新材料有限公司向原告上海浦東發(fā)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行償還利息(以3500萬元為基數(shù),從2014年11月3日起至2014年12月23日止按年利率7.8%計算)、罰息(以3500萬元為基數(shù),從2014年12月24日起至本息償清之日止按年利率11.7%計算);
上述第一、二項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履行完畢。
三、被告湖北英華密封材料有限公司、武漢威振宏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威華廢舊物資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盧士海、黃薇對被告武漢泓錦旭隆新材料有限公司上述債務分別在最高額4500萬元限度內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被告湖北英華密封材料有限公司、武漢威振宏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威華廢舊物資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盧士海、黃薇承擔保證責任后,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三十一條的規(guī)定,有權向被告武漢泓錦旭隆新材料有限公司追償。
如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上述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19931元、保全費5000元,均由被告武漢泓錦旭隆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英華密封材料有限公司、武漢威振宏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威華廢舊物資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盧士海、黃薇承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武漢市東湖支行,戶名:湖北省財政廳非稅收入財政專戶,賬號:05×××69-1,并在銀行憑據(jù)用途欄內簡要注明“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或者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單位編碼“103001”。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趙電波 審 判 員 代 娟 人民陪審員 羅文玲
書記員:王蕾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