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朱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工業(yè)區(qū)。
法定代表人:朱某,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孝偉,上海治學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馬鞍山宜某建筑勞務有限公司,住所地安徽省馬鞍山市。
法定代表人:尹某某。
原告上海朱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與被告馬鞍山宜某建筑勞務有限公司間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3月5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樊杰獨任審判,并于同年4月11日、5月9日兩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孝偉到庭參加訴訟,被告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而未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支付螺旋管租金2,287,074.09元。訴訟中,原告將訴訟請求變更為:1.判令被告給付租賃費2,224,161.09元;2.判令被告賠償鋼管破損款36,322元。事實和理由:被告因施工需要,向原告租賃螺旋鋼管。雙方遂簽訂《螺旋管租賃合同》1份,約定租賃期限為2016年4月22日至2017年5月22日止,租賃按提貨單日期起計算至歸還日止,每月結算一次;租賃費不能在押金中抵扣,租賃費應在每月結算單收到后10天內付清;逾期付款按每日加收總租費3%的滯納金。后雙方經(jīng)過結算,被告確認第一期截至2016年12月27日欠款1,010,166.09元,第二期截至2017年12月5日欠款1,135,336元,第三期截至2018年8月23日欠款801,572元。但被告僅支付租賃費660,000元,剩余租賃費及因遺失報廢螺旋鋼管而產(chǎn)生的賠償款未予支付。原告幾經(jīng)催討無果,故涉訟。
被告于本案庭審終結后,向本院提交書面答辯意見如下:1、雙方確存在螺旋管租賃合同關系,對于第1期結算金額1,010,166.09元無異議,但第2期、第3期結算單未經(jīng)被告蓋章,故不予確認。且原告單方面口頭告知將租賃單價上調至3.5元/噸/天,被告不予同意;2、按照合同約定,被告應將租賃物歸還至上海市嘉定區(qū),但實際履行過程中原告要求被告將租賃物運送至陜西省寶雞市,且原告承諾運費由雙方各半負擔,現(xiàn)被告已支出運費1,086,000元,故原告應當承擔543,000元;3、關于第3期結算單中所載丟失及報廢鋼管數(shù)額,因雙方未經(jīng)核對及結算,故被告亦不予確認。
原告為支持其訴請,向本院提交證據(jù)如下:
1、租賃期限為2016年4月22日至2017年5月22日的《螺旋管租賃合同》1份,證明原、被告間存在租賃合同關系,由被告向原告租賃螺紋鋼管,雙方對租賃數(shù)量、單價、結算方式、遺失賠償?shù)茸髁思s定;
2、2016年12月27日的中期支付證書及所附結算單各1份,證明原告向被告發(fā)出鋼管1556.89噸,截至2016年12月31日產(chǎn)生租賃費1,010,166.09元;
3、2017年12月5日的中期支付證書及所附結算單各1份,證明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5日間產(chǎn)生租賃費1,125,196元,被告已歸還鋼管448.37噸,其中報廢鋼管3.38噸,被告確認并同意按每噸3,000元計算,賠償款為10,140元;
4、2017年12月5日原告向被告發(fā)出的通知1份,證明被告確認因其延期歸還租賃物,故根據(jù)合同約定,就延期歸還的租賃物應當增收總租費的20%作為延誤費;
5、2018年8月23日的中期支付證書及所附結算單各1份、送貨單、入庫單、收條、收據(jù)、照片(報廢鋼管)若干,證明2017年12月6日至2018年8月12日期間產(chǎn)生租賃費748,799元,被告歸還鋼管1,101.63噸,缺失鋼管6.89噸,按每噸3,800元計算,賠償款為26,182元;
6、付款憑證7份,證明被告已支付租賃費660,000元(包括押金100,000元)。
被告未提交證據(jù)材料。
經(jīng)審理查明,2016年間,被告因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柳南高速擴建工程的施工需要,向原告租賃規(guī)格為Φ630*10mm的螺旋鋼管。為此,雙方簽訂《螺旋管租賃合同》1份,約定鋼管比重為152.89kg/m,單價為3元/噸/天,遺失賠償價為3,800元/噸,租賃期限自2016年4月22日至2017年5月22日止,合同到期時被告須將上述租賃物如數(shù)歸還,如被告因工程需要不能如期歸還時,須在期滿10天內,經(jīng)原告同意后,應重新簽訂合同,否則按延誤原告計劃工程增收總租費的20%延誤費處理;被告應預付租賃物押金100,000元,租賃物用畢歸還后,扣除應付租賃費及修理賠償費后,押金余款退還被告等。上述合同簽訂后,原告即向被告陸續(xù)交付了鋼管。2016年12月27日,雙方對于涉案鋼管樁租賃工程進行第1期結算,被告簽署中期支付證書及中期結算書,確認自2016年4月27日至同年12月31日,原告交付鋼管共計1556.89噸,產(chǎn)生租賃費1,010,166.09元。2017年12月5日,被告方合同經(jīng)辦人曹宜斌簽署中期支付證書及結算單(第2期),載明自2017年1月1日至同年12月5日,被告結欠租賃費及報廢鋼管賠償款共計1,135,336元,其中租賃鋼管1108.52噸產(chǎn)生租賃費1,125,196元,已歸還的鋼管448.37噸中存在報廢鋼管3.38噸,按每噸3,000元計算賠償10,140元。同日,原告向被告出具通知1份,載明因被告未按照合同約定期限歸還租賃物,故增收總租費的20%作為延誤費,以及截止2017年12月5日被告租賃鋼管總金額為2,145,502元(含報廢3.38噸的賠償款10,140元),已支付560,000元,押金100,000元,未付1,585,502元。被告在該通知上蓋章并由曹宜斌簽字。2018年8月23日,原告出具第3期中期支付證書及結算單,載明2017年12月6日至2018年8月12日期間,被告所租賃鋼管產(chǎn)生租賃費748,799元,歸還鋼管1101.63噸(包括報廢鋼管6.97噸),缺失鋼管6.89噸(中期結算單中所載6.92噸系筆誤)。被告未在該結算單上蓋章或簽字。
另查明,2016年4月20日至2017年1月25日期間,被告向原告法定代表人朱某支付款項共計660,000元(其中包括被告方合同經(jīng)辦人曹宜斌于2016年4月20日支付50,000元、同年5月13日支付50,000元,案外人馬鞍山市永華建筑勞務有限公司于同年12月16日支付60,000元以及案外人馬鞍山市宜斌建筑勞務有限公司于2017年1月25日支付100,000元),原告對上述款項均予以確認?,F(xiàn)原告以被告結欠其租賃費2,224,161.09元及賠償款36,322元未付,起訴至本院,并作如上訴請。
庭審中,原告表示在第3期結算時被告已歸還的鋼管1101.63噸中,其原將6.97噸作為報廢鋼管向被告主張賠償款26,486元,現(xiàn)由于提供的證據(jù)尚不足以證明該些鋼管系報廢,故前述賠償款26,486元原告予以放棄并不再向被告主張。
本院認為,原、被告間簽訂的《螺旋管租賃合同》合法有效,雙方均應嚴格按約履行各自的義務。關于第2期結算單是否已經(jīng)被告確認的問題。被告辯稱其未對第2期結算單蓋章,故不予認可。本院認為,在簽署第2期中期支付證書及結算單當日,原告向被告發(fā)出了通知,載明“被告欠款總金額XXXXXXX元”,對此被告已加蓋公章并由曹宜斌簽字確認,該欠款總金額減去被告已確認的第1期欠款金額后,與第2期結算金額相符(計算時省略了0.09元);同時,曹宜斌作為被告方合同經(jīng)辦人在第2期中期支付證書及結算單上簽字,應視為被告對該結算金額的認可。此外,被告另辯稱,原告自行將單價調整為3.5元/天/噸,被告對此不予同意。但根據(jù)雙方合同約定,如被告未按期歸還,則加收總租費20%延誤費,且在2017年12月5日的通知上對此亦予以載明,被告進行了蓋章并未提出異議,因此被告的該抗辯意見本院不予采納。本院認定,雙方第2期結算金額應為原告所主張的1,135,336元(含3.38噸報廢鋼管的賠償款10,140元)。關于第3期結算金額的認定問題。盡管被告未在第3期中期支付證書及結算單上簽字,但根據(jù)被告在第1期結算時確認收到鋼管1556.89噸,減去第2期結算時被告已歸還的448.37噸,結合原告提供的送貨單及入庫單等,本院經(jīng)計算確認該期間所涉租賃費為748,799元。另,被告歸還鋼管1,101.63噸,缺失鋼管6.89噸,依據(jù)合同約定所涉賠償款為26,182元。關于被告要求原告負擔其運送至陜西省寶雞市的一半運費問題。因被告未提交相應證據(jù)加以證明,故本院不予采信。綜上,原告已按約交付租賃物,但被告租賃鋼管后未按約給付租賃費及賠償款,已構成違約,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訴訟中,被告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而拒不到庭,表明其自動放棄答辯、質證等訴訟權利,對此應承擔由此而引起的法律后果。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三十六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馬鞍山宜某建筑勞務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上海朱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租賃費2,224,161.09元;
二、被告馬鞍山宜某建筑勞務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上海朱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鋼管報廢及缺失款共計36,322元。
如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24,883元,減半收取12,441.50元,財產(chǎn)保全費5,000元,合計訴訟費17,441.50元,由被告馬鞍山宜某建筑勞務有限公司負擔(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繳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樊??杰
書記員:汪春蘭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