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方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金山區(qū)。
法定代表人:方健華,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秦濤,上海市捷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攀贏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法定代表人:沈茹意,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之洲,上海市滬西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邵曉晴,上海市滬西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方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被告上海攀贏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服務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月1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秦濤、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黃之洲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方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立即向原告支付欠款人民幣1,341,520.96元;2、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違約金932,016.25元;3、判令被告承擔原告因實現(xiàn)債權而發(fā)生的律師費、交通費、差旅費等必要費用暫計60萬元。庭審中,原告將訴訟請求調整為:1、判令被告立即向原告支付服務費1,351,526元;2、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違約金,以第1、2期服務費1,298,376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9月20日起算至2017年9月27日,以第3、4期服務費910,384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10月25日計算至實際支付之日止,以第5、6期服務費441,142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12月13日起至實際支付之日止,以保證金113,443.67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9月12日起至2018年11月4日止,均按年利率24%計算,最終扣除已付的20萬元。
事實和理由:2017年5月23日,原、被告簽訂《合作框架協(xié)議》,約定原告為被告提供包括客戶資源、對外推薦產品等咨詢服務。雙方同意以附件《咨詢服務確認函》的形式就每單項目的項目名稱、費率、支付方式、支付時間、賬號信息等進行明確,同時對違約責任亦作約定。2017年7月26日,經原告推薦服務、介紹客戶資源、積極促成下,被告與案外人海航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航公司)簽署了《代銷服務協(xié)議》,并就資產管理計劃代銷事宜進行了約定。到此,原告應承擔的《合作框架協(xié)議》項下的義務已履行完畢。2017年9月14日,原、被告就海航潤文1號資產管理計劃項目咨詢費用的第1、2期簽署了《咨詢服務確認函》,同年10月雙方簽署了第3、4期《咨詢服務確認函》。被告于2017年9月28日支付了1、2期的咨詢服務費,但未支付第3、4期咨詢服務費,且單方拒絕確認第5、6期咨詢費用。經核實,海航公司已于2017年12月5日支付了其與被告間的全部費用。2018年12月29日,被告支付原告20萬元,但未備注用途,原告認為應當優(yōu)先沖抵違約金。對于被告未支付的第1-4期保證金86,556.33元,原告不再主張?,F(xiàn)被告的行為構成違約,故涉訴。
被告上海攀贏基金銷售有限公司辯稱:不同意原告全部的訴訟請求。雙方簽訂的協(xié)議違反《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及《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的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原告未取得經營期貨業(yè)務的許可證,也未進行或配合被告進行適當性管理。原告的行為屬于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其未取得基金銷售資質,為規(guī)避監(jiān)管,以居間形式促成代銷服務協(xié)議,又以提供咨詢服務的形式實際代銷基金,擾亂金融秩序,故協(xié)議應屬無效。如果法院認定該項抗辯不成立,則被告不同意支付第3、4期服務費,因為原告未提供合格的服務,未配合被告完成投資人適當性審查。被告也不確認原告完成了第5、6期的服務,所以相應的費用也不愿支付。必須確認后才能支付。原告沒有按期提供相應服務,故被告不存在逾期支付服務費,不應支付違約金。如果法院認為被告違約,被告認為原告下調違約金至年利率24%還是過高,應當按照銀行活期利率計算。被告已經支付的113,443.67元是保證金,20萬元為本金,不應折抵違約金。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7年5月23日,原、被告簽訂《合作框架協(xié)議》,約定原告為被告提供包括推薦客戶資源、對外推薦產品等咨詢服務;被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生跨越原告與原告所推薦、安排的客戶洽談交易、簽訂合約等不當行為;原告向其客戶推薦被告金融產品,在客戶按照相關產品合同的約定支付認購款項的,雙方同意視為原告已完成約定服務事項,被告應按約定方式向原告支付咨詢服務費;根據(jù)合作的具體項目情況,原、被告雙方約定以附件《咨詢服務確認函》的形式就每單項目的項目名稱、費率、支付方式、支付時間、賬號信息等進行明確;被告未按時足額向原告支付咨詢服務費用,則視作違約,每逾期支付一日,被告須按逾期金額的每日0.10%向原告支付逾期違約金,直至付清之日。逾期超過30日的,除支付逾期款項每日千分之一的逾期違約金外,應按照協(xié)議約定的應付未付服務費的20%向原告另行支付違約金。
2017年7月26日,被告與海航公司簽署《海航潤文1號資產管理計劃代銷服務協(xié)議》,約定:100萬≤認購份數(shù)<300萬為A類,300萬≤認購份數(shù)<2000萬為B類;被告的銷售服務費=A類份額規(guī)?!?.01%/年×2年,被告的銷售服務費=B類份額規(guī)模×0.81%/年×2年;為了確保銷售資管計劃的行為合法合規(guī)、符合監(jiān)管要求,海航公司留存銷售服務費金額的10%(最多不超過20萬元)作為代銷保證金。2017年9月12日,被告收到第1期銷售費683,316元、第2期銷售費639,720元。2017年10月17日,被告收到第3期銷售費393,156元、第4期銷售費533,488元。2017年12月5日,被告收到第5期銷售費177,476元、第6期銷售費271,040元。2018年9月4日,被告收到銷售費用保證金113,443.67元。
2017年9月14日,原、被告簽署《咨詢服務確認函》,確認原告應收取海航潤文1號資產管理計劃項目咨詢服務費為1,445,380元,扣除保證金147,004元后實際支付1,298,376元。在產品成立且被告收到產品代銷費用之后5個工作日內,被告將咨詢服務費用一次性打入原告確認的銀行賬戶。在被告收到管理人海航公司返還的保證金,且原告向被告開具相應稅務發(fā)票后,被告應在五個工作日內向原告返還等額保證金。其中客戶打款金額在300萬元以上含300萬元的,服務費率為1.59%,以下的服務費率為1.99%。2017年9月28日,被告支付原告咨詢服務費1,298,376元。
之后,原、被告又簽署《咨詢服務確認函》,確認原告應收取海航潤文1號資產管理計劃項目咨詢服務費為963,380元,扣除保證金52,996元后實際支付910,384元。在產品成立且被告收到產品代銷費用之后5個工作日內,被告將咨詢服務費用一次性打入原告確認的銀行賬戶。在被告收到管理人海航公司返還的保證金,且原告向被告開具相應稅務發(fā)票后,被告應在五個工作日內向原告返還等額保證金。其中客戶打款金額在300萬元以上含300萬元的,服務費率為1.59%,以下的服務費率為1.99%。被告發(fā)送給原告的《往來詢證函》中亦注明截止2017年12月31日,被告欠原告910,384元。被告已收到原告開具的第3、4期咨詢服務費的發(fā)票。
2018年11月5日,被告向原告發(fā)函,表示留置原告部分資金用于賠付被告因監(jiān)管處罰而造成的所有直接及間接損失,承諾2018年11月9日前將第1、2期保證金113,443.67元先支付原告,于2018年11月30日前將所有整改所需的書面材料刻盤提交至證監(jiān)局,待證監(jiān)局審核通過,出具最終認定結論,確認被告免于任何處罰的,被告將及時將剩余全部款項支付給原告。
2018年11月5日,被告支付原告113,443.67元,用途為咨詢服務費。2018年12月29日,被告支付原告20萬元,用途亦標注為咨詢服務費。
另查明,2017年11月21日,被告的公司名稱由上海攀贏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攀贏基金銷售有限公司。
以上事實由原告提供的《合作框架協(xié)議》、《海航潤文1號資產管理計劃代銷服務協(xié)議》、咨詢服務確認函及服務費確認函、《往來詢證函》、上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資金憑證,被告提供的回復函、付款回單,以及原、被告的陳述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在于原、被告間協(xié)議是否有效及服務費用應否支付。對于協(xié)議效力問題,原告認為協(xié)議有效,而被告則抗辯原告未取得經營期貨業(yè)務的許可證,協(xié)議違反強制性規(guī)定,以及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應屬無效。本院認為,被告提供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系爭協(xié)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性強制性規(guī)定,以及存在非法目的,且考慮到原、被告簽訂協(xié)議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以及對于契約自由的遵從,本院認為協(xié)議應屬有效。原、被告服務合同關系合法有效,雙方應當根據(jù)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協(xié)議明確,在客戶按照相關產品合同的約定支付認購款項的,雙方同意視為原告已完成約定服務事項,被告應按約定方式向原告支付咨詢服務費。故在被告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原告未完成約定的服務事項的情況下,被告理應向原告支付費用。
對于服務費用及違約金問題,原告主張的服務費金額包含第3-6期的咨詢服務費,其中扣除第3、4期的保證金。原告自愿放棄的第3、4期保證金系對自身權利的處分,本院予以確認。對于第3、4期其余咨詢服務費,因原、被告已核對確認為910,384元,被告應于收到產品代銷費用的2017年10月17日后5個工作日內向原告付款,逾期則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至于第5、6期的費用,雙方雖未以《咨詢服務確認函》的形式予以明確,但在補充確認不能情況下,可以按交易習慣確定,本院按前四期的付款比率酌情確定被告應于收款后支付原告咨詢服務費440,000元。對于該期違約金,因雙方對付款時間未予約定,本院對此不予支持。除前述涉及的違約金,原告還主張第1、2期服務費及保證金逾期支付產生的違約金?,F(xiàn)被告支付款項確有延遲,構成違約,應當支付違約金。原告主動下調違約金計算標準至年化24%,未加重被告負擔,原告依約主張以第1、2期服務費1,298,376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9月20日起算至2017年9月27日的違約金6,829.81元,以第3、4期服務費910,384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10月25日計算至實際支付之日止按年利率24%計算的違約金,以保證金113,443.67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9月12日起至2018年11月4日的違約金4,028.03元,有事實與法律依據(jù),本院予以支持。至于被告于2018年12月29日支付的20萬元,雖然用途標注為咨詢服務費,但此為被告單方行為,在無約定的情況下,應當先抵充違約金再為主債務,即此款應抵充違約金。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六十一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攀贏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上海方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咨詢服務費1,350,384元;
二、被告上海攀贏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付原告上海方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違約金10,857.84元,及以910,384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10月25日起算至實際支付之日止按年利率24%計算的違約金,其中扣除20萬元。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9,117元,減半收取計9,558.50元,財產保全費5,000元,共計14,558.50元,由原告上海方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負擔1,202.50元,由被告上海攀贏基金銷售有限公司負擔13,356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陸??茵
書記員:宗??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