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議申請人:江某1,住所地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東山街道竹山路XXX號江寧萬達廣場西區(qū)6棟1611、1612、1613室。
法定代表人:張海軍,執(zhí)行董事。
被申請人:上某1,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法定代表人:李峰,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潘娟娟,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莉,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本院于2018年8月30日作出(2018)滬0115行保2號民事裁定,復議申請人江某1(以下簡稱江某2)不服,于2018年9月14日向本院提出復議申請。
復議申請人江某2復議稱,首先,復議申請人使用的標識“”與被申請人上某1(以下簡稱上某3)的注冊商標“”不構成近似。兩者從整體比對,在文字的內容、字形、含義、讀音等方面均不同;從局部比對,“”標識中的英文字母“U”進行了變形處理,是復議申請人委托專業(yè)設計機構設計,代表被咬掉一口的掉渣餅的形狀,兩個點為掉渣餅掉落的渣皮和佐料。因此復議申請人的標識呈現(xiàn)較為顯著和美觀的視覺效果,而被申請人上某3的注冊商標顯著性不強,兩者不構成近似,不會產生混淆。其次,復議申請人沒有混淆被申請人上某3商標的主觀意圖。經(jīng)核查,復議申請人的官方網(wǎng)站上并未發(fā)現(xiàn)惡意使用被申請人上某3的注冊商標的情形。最后,裁定損害了平衡性和社會公共利益。復議申請人付出了巨大投入,經(jīng)營了數(shù)家直營店并與幾十家企業(yè)或個人簽訂了合作協(xié)議。目前正準備再開設直營店并與多家合作伙伴磋商合作事宜,一旦禁止使用涉案標識,將給復議申請人及合作伙伴造成巨大損失,遠高于被申請人上某3可能的損失,損害了平衡性。故請求撤銷(2018)滬0115行保2號民事裁定書或撤銷上述裁定書的第一項內容。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復議申請人的“”標識與被申請人上某3的注冊商標“”相比,兩者起識別作用的文字中僅第一個文字不同,但“又”與“U”的讀音幾乎一致,字形也均較為簡單。雖然復議申請人的標識中對“U”作了一定的設計,但從整體看仍然是一個清晰的、稍作改變的“U”字,易使消費者產生誤認,因此從初步證據(jù)判斷,復議申請人的行為可能構成對被申請人上某3的注冊商標權的侵害。從原告提供的證據(jù)可以反映復議申請人在其網(wǎng)站上使用了“又某某”的文字及相關內容,復議申請人可能存在引起他人混淆的故意。(2018)滬0115行保2號民事裁定書作出的禁止內容會對復議申請人及其加盟商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并不會損害到社會公共利益,復議申請人亦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因此而產生的損失遠高于被申請人上某3可能存在的損失。且被申請人上某3已就其申請保全行為向本院提供了財產擔保。綜上,復議申請人對其提出的復議請求未提出充分的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故對復議申請人的復議申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七十一條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復議申請人江某1的復議請求。
審判員:葉菊芬
書記員:倪紅霞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