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新展吉物流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區(qū)。
法定代表人:溫之武,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廷祥,上海一凡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祥美,上海一凡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大東電子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區(qū)。
法定代表人:盧再生,董事長兼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一舟,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項棋,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新展吉物流有限公司與被告上海大東電子有限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9月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祥美,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一舟、項棋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支付協(xié)議約定的補償款余款1,290,000元;2、判令被告支付遺漏項目補償款1,945,413元;3、判令被告支付違約金2,750,000元。事實和理由:原、被告自2010年起簽訂過多份租賃合同,合同約定由被告將其位于上海市松江區(qū)新橋鎮(zhèn)新效路XXX號的廠房租賃給原告使用。雙方最后一份合同于2016年3月18日簽訂,該合同約定的租期至2021年4月30日屆滿。合同履行期間的2017年,該租賃廠房被政府整治動遷。原、被告遂于2017年12月13日簽訂《動遷補償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雙方同意補償的范圍僅包括乙方的裝修損失及停業(yè)損失補償費。被告支付原告上述補償范圍的拆遷補償總金額5,500,000元,不包含遺漏部分項目。協(xié)議同時約定,被告應在收到拆遷方支付的拆遷補償款后5個工作日內支付原告相應的拆遷補償款。協(xié)議還約定,如有違反該協(xié)議任何條款,被視為違約,違約方須按上述拆遷補償協(xié)議總金額的50%支付違約金給守約方。原告現已獲取了動遷方的評估報告及非居住房屋補償測算表等動遷補償材料,經比對,原告發(fā)現正式報告中有遺漏項目補償款1,945,413元,未全部體現在評估報告中,故原告認為被告違約,未按約定將遺漏項目提交至評估公司。另外,被告已收到動遷方支付的全額動遷補償款,卻尚欠上述協(xié)議約定之5,500,000元中的余款1,290,000元未向原告支付,此舉構成違約,被告除支付余款外,還應承擔違約責任。
被告辯稱,不同意原告全部訴請。余款1,290,000元因付款期限未至,故而未付,對于遺漏項目,被告已經提交了關于遺漏項目的鑒定申請,根據約定被告對評估結果不承擔任何責任,被告不存在違約行為,故不同意支付違約金。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3月18日,原告作為乙方、承租方,與被告作為甲方、出租方簽訂《辦公樓、倉庫及場地租賃合同》,約定由甲方將位于本市松江區(qū)新橋鎮(zhèn)新效路XXX號辦公樓、倉庫及場地出租給乙方。租賃標的物之產權證書為滬房地松字(2010)第038413號。土地總面積14,700平方米,建筑面積2,636.92平方米,附屬物建筑面積6,600平方米。租期自2016年5月1日起至2021年4月30日止等。
2017年4月25日,原告作為乙方、與被告作為甲方簽訂《租賃合同終止協(xié)議》,載明因新橋鎮(zhèn)人民政府整治G60高速出口交通擁堵無法繼續(xù)履行合同(詳見:整治動遷工作通知),經雙方友好協(xié)商同意,就解除及停止支付租金等達成如下條款:一、因不可抗拒原因,導致上述房屋租賃合同已無法繼續(xù)履行,自該協(xié)議生效之日起,解除并終止履行該合同義務,合同解除后,雙方互不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二、自甲方收到新橋鎮(zhèn)人民政府下達“整治動遷工作通知”之日起,從2017年4月11日起,甲方不再向乙方收取房屋租金,并停止雙方應履行合同的義務。三、乙方根據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規(guī)定,享有政府有明文規(guī)定的動遷費用補償的權利。四,關于涉及該租賃房屋乙方出資改造及裝修的部分,及因乙方因營業(yè)所需拆除的建筑部分以致甲方損失的部分,由新橋鎮(zhèn)政府聘請有資質的評估單位進行評估。雙方以該評估單位出具的評估報告為基準,再由雙方友好協(xié)商后對乙方進行補償,等。
2017年10月20日,上海地維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地維公司)出具《新橋鎮(zhèn)G60新效路地塊改造動遷項目新橋鎮(zhèn)新效路XXX號上海大東電子有限公司國有土地上工業(yè)用途房屋協(xié)議征收補償估價報告》。
2017年12月13日,原告作為乙方,與被告作為甲方簽訂《拆遷補償協(xié)議》,第一條具體補償范圍約定,鑒于不可抗力因素導致房屋出租協(xié)議被迫終止,故雙方同意補償的范圍僅包括乙方的裝修損失及停業(yè)損失補償費。第二條具體補償項目約定,經雙方確認補償的具體金額如下:甲方需支付乙方拆遷補償總金額為5,500,000元,后以手寫字體補充“<不包含乙方的遺漏部分項目>”。不包括乙方交納的租房押金125,000元。自雙方簽訂該協(xié)議后三天內,乙方提出被遺漏評估項目申請,經雙方確認歸屬權后,甲方有義務提交遺漏項目至評估公司,甲方不承擔評估結果。三天后乙方無權再提交余漏項目。其中乙方遺漏評估項目需經甲方確認后,歸屬權屬實,100%歸乙方擁有。甲方不承擔評估結果。遺漏項目拆遷補償款最終金額以拆遷方出具的最終估價結果匯總表為準。第三條拆遷補償款的支付約定,雙方達成協(xié)議后,上述拆遷補償款按下列方式支付:1.甲方收到拆遷方支付的拆遷補償款首期后,甲方在5個工作日內按乙方應得相應拆遷補償款的首期比例支付給乙方,并退還乙方租房時交納的租房押金125,000元。2.甲方在收到拆遷方支付的拆遷補償款尾款后,應在5個工作日內將應支付給乙方的拆遷補償款尾款支付乙方。3.……。第5.3條約定,雙方如有違反該協(xié)議上述任何條款,被視為違約,違約方須按該協(xié)議拆遷補償協(xié)議總金額的50%作為違約金賠償給守約方。
2018年1月8日,原、被告雙方簽署《房屋交接書》交接房屋。2018年1月15日和30日,被告分別向原告轉賬支付了拆遷補償款1,650,000元和2,560,000元。訴訟中,被告稱,之所以未付余款1,290,000元,系因該款付款期限未到。因為松江新橋工業(yè)公司并未將全部補償款支付到位,尚欠13,873,860元補償款未付,被告甚至因此將松江新橋工業(yè)公司訴至法院,案號為(2018)滬0117民初6173號。該案中,松江新橋工業(yè)公司將剩余拆遷補償款13,873,860元交至本院賬戶,但因松江新橋工業(yè)公司與被告有另案在訴訟,故其中的1,200,000元被司法查封。(2018)滬0117民初6173號案件于2018年9月21日判決,由松江新橋工業(yè)公司向被告上海大東電子有限公司支付剩余拆遷補償款13,873,860元。
訴訟中,原告稱,其就《拆遷補償協(xié)議》所載遺漏項目的問題,其已及時按約向被告提出,而且這些遺漏項目也被納入了最終的評估結果。為此,其提供授權委托書、郵箱網頁截屏及郵件內容打印件一組,證明原告的法定代表人溫之武于2017年12月14日發(fā)送電子郵件《關于申請對余漏項目的評估函》一份至被告員工江振宇電子郵箱。對此,被告質證稱,江振宇確系其員工,被告也已反饋給松江新橋工業(yè)公司,但該公司最終并未認可這些余漏項目,亦未對評估結果進行增補。為證明該節(jié)事實,被告還提供了2018年8月13日松江新橋工業(yè)公司出具的情況說明一份,載明關于松江區(qū)新橋鎮(zhèn)新效路XXX號房屋的拆遷安置協(xié)議已履行完畢,當時評估時都是以廠房內實際存在的東西進行評估,不存在多評估與少評估的現象。
訴訟中,原告無法說清《拆遷補償協(xié)議》5,500,000元的具體組成。另稱,《拆遷補償協(xié)議》簽訂時,其對評估報告尚不知情,被告也未如實相告。簽約后才發(fā)現5,500,000元的補償金額太低了。被告則稱,評估報告雙方都是知情的,雙方磋商打包確定了5,500,000元。
上述事實,有《辦公樓、倉庫及場地租賃合同》、《租賃合同終止協(xié)議》、估價報告、《拆遷補償協(xié)議》、情況說明、《房屋交接書》、轉賬憑據及雙方當事人陳述等證據證明,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首先,原、被告雙方所簽《租賃合同終止協(xié)議》、《拆遷補償協(xié)議》均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并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效力性的強制規(guī)定,屬有效合同,雙方均應恪守。本案中,原告主張5,500,000元之外尚有遺漏項目應獲補償,對此,本院認為原告對5,500,000元的具體組成尚且無法明確,也沒有相關證據證明協(xié)商時并不包括所謂遺漏項目,故其所謂5,500,000元之外有遺漏項目的主張無從談起。其次,對于被告是否存在違約,根據現有證據,被告也已按約向松江新橋工業(yè)公司進行了反饋,未獲認可并非被告之過,余款1,290,000元未付,確實是因案外人因素導致補償款未能全額獲取,在此情況下,被告未付該1,290,000元亦不構成違約。故本院對原告所提違約金的訴請,亦不予支持。最后,雖然被告不構成違約,但根據其所述松江新橋工業(yè)公司在他案訴訟中已將剩余拆遷款交付至法院,且被告的訴請已獲法院支持,未獲取的原因是尚有他案糾紛,故應當視為被告已獲尾款,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尾款1,290,000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大東電子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上海新展吉物流有限公司補償款余款1,290,000元;
二、駁回原告上海新展吉物流有限公司的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3,698元,減半收取26,849元,財產保全申請費5,000元,合計訴訟費31,849元,由原告上海新展吉物流有限公司負擔18,644元(已付),由被告上海大東電子有限公司負擔13,205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交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于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水紅
書記員:石文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