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某某,注冊地上海市青浦區(qū)。
法定代表人:陳華美,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丁兆雷,山東魯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福建省,現(xiàn)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胡瓊瑤,上海市廣懋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某某訴被告劉某某裝飾裝修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11月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上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丁兆雷、被告劉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胡瓊瑤到庭參加訴訟;于2019年4月16日再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上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某某、丁兆雷,被告劉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胡瓊瑤到庭參加訴訟。審理中,原、被告申請庭外和解二個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上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支付拖欠款項458,848元(人民幣,下同),并支付以458,848元為基數(shù)自2016年1月1日起至實際支付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事實與理由:2015年5月12日,原告與被告朋友王某某簽訂《東源麗晶別墅17號外墻石材工程石材協(xié)議書》一份(以下簡稱外墻協(xié)議),約定固定單價,總價暫定550,000元(不含五根實心柱),工程結(jié)束后按實際結(jié)算多退少補,原告包材料和人工等。2015年12月23日經(jīng)結(jié)算,總金額為869,502元。2016年5月14日,原、被告簽訂《東源麗晶別墅17號圍墻石材工程石材協(xié)議書》一份(以下簡稱圍墻協(xié)議),暫定價款265,000元。此外,原告還為被告做了部分室內(nèi)裝修工程,具體包括五項即圓柱加高補差價5,000元,地面花崗巖13,950元,圍墻瓷磚打膠1,200元,窗臺等處踏步22,196元,別墅大門口石階22,000元,計64,346元。上述外墻石材工程869,502元、五根羅馬柱68,000元、圍墻石材工程265,000元、室內(nèi)部分工程64,346元,四項合計總價款為1,266,848元。被告已付808,000元,余款458,848未付?,F(xiàn)被告已實際入住兩年多,雙方對工期及質(zhì)量并無爭議,對五根羅馬柱68,000元、圍墻石材工程265,000元也無爭議,主要爭議為外墻石材工程造價。外墻工程于合同簽訂不久后開工,2015年12月23日竣工。外墻協(xié)議約定完工七日內(nèi)付款,故利息自2016年1月1日起算。
被告劉某某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王某某是被告的朋友,向被告介紹了原告。王某某曾與被告一同向原告商談裝修,但是2015年5月12日王某某與原告簽訂合同時,被告并不知道,被告沒有委托王某某簽合同。王某某只是跟被告說外墻總價55萬元,沒有跟被告講簽訂過協(xié)議。被告認為外墻協(xié)議是固定總價合同,即55萬元,施工面積500平方米是原告自行測量的,每平方米1,100元。據(jù)被告了解,原告還給了王某某5萬元回扣,即每平方米100元。施工過程中,被告曾問原告方黃某某經(jīng)理總價到底多少,黃某某也稱550,000元差不多。被告不認可外墻石材工程869,502元,僅認可55萬元;不認可室內(nèi)部分工程中所謂圓柱加高補差價5,000元,對花崗巖13,950元,圍墻瓷磚打膠1,200元、窗臺等處踏步22,196元,別墅大門口石階22,000元共計59,346元無異議;對五根羅馬柱68,000元、圍墻石材工程265,000元無異議,被告認為四項合計總價款為942,346元,除原告確認的轉(zhuǎn)賬款808,000元外,還支付了現(xiàn)金94,346元,合計支付902,346元,即五根羅馬柱68,000元、圍墻石材工程265,000元及室內(nèi)部分工程59,346元均已支付完畢,僅剩外墻工程款中的4萬尾款未付。對原告所述外墻石材工程的開工和竣工日期無異議。不同意支付利息,被告要支付外墻尾款4萬元,但原告不收。此外,施工完畢之后有大理石脫落的情況,被告就此找原告維護,但原告拒絕,故不同意支付利息。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了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經(jīng)審理查明,2015年5月12日,原告與案外人王某某簽訂外墻協(xié)議,約定總價暫定550,000元(五根實心柱合計68,000元,另外計算,不計入總價);合同金額為不含稅價格,只固定單價,產(chǎn)品數(shù)量以現(xiàn)場實際發(fā)生量計算;工程內(nèi)容包含人工、石材等,該協(xié)議另附報價清單一頁。2015年12月23日,原告出具工程結(jié)算單一頁,載明總金額為869,502元。2016年5月14日,原、被告簽訂《東源麗晶別墅17號圍墻石材工程石材協(xié)議書》一份(以下簡稱圍墻協(xié)議),暫定價款265,000元。
審理中:1.原、被告一致確認圍墻石材工程價款265,000元及5根羅馬柱子價款68,000元。2.原、被告對外墻工程竣工日期為2015年12月23日均無異議,對工程造價有爭議。就雙方爭議的外墻工程造價,原告申請司法鑒定,經(jīng)本院委托,萬隆建設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于2019年3月5日出具“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巨峰路XXX弄XXX號別墅外墻石材工程(5根羅馬柱除外)”造價的司法鑒定意見書一份,鑒定意見為:“可以確定的造價為639,653元;原、被告雙方存在爭議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13,473元及社會保險等規(guī)費24,586元,被告主張上述費用未實際發(fā)生,不應當計入造價;原、被告雙方存在爭議的稅金23,816元,被告主張上述費用未實際發(fā)生,不應當計入造價;原、被告雙方存在爭議的天溝密封材料費及人工費共計7,000元,被告主張已由被告實際支付,應由原告承擔?!痹鏋榇酥Ц惰b定費26,085元。對該該鑒定意見,原告對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認可鑒定意見,原告不認可鑒定機構依據(jù)的上海市2000定額計價原則,應當按照外墻協(xié)議條款即報價單確定的單價計價。被告對鑒定意見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認可鑒定意見,被告堅持認為是固定總價合同,被告對鑒定意見的真實性以及計價標準、工程量均無異議,但因原告沒有證據(jù)證明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社會保險等規(guī)費及稅金是其實際支出,不同意支付。被告還表示,關于鑒定意見提到的天溝密封費用7,000元,是由被告支付給案外人的,因被告無沒有票據(jù),不再主張。3.關于已付款數(shù)額,原、被告均確認被告已轉(zhuǎn)賬支付808,000元,已付款項目無爭議的有:羅馬柱68,000元、外墻工程款510,000元(外墻工程造價存在爭議)、圍墻工程款230,000元(圍墻尾款35,000元是否已經(jīng)支付存在爭議)。2017年1月17日,原告方黃某某向被告出具收條一份,內(nèi)容為收到麗晶別墅17號地面國產(chǎn)花崗巖3公分13,950元,圍墻瓷磚打膠1,200元,圍墻尾款35,000元,窗臺等處踏步22,196元,大門口奧特曼及拼花22,000元,共計94,346元。黃某某表示,該收條上的錢其實并未收到,當日其找被告結(jié)算,被告稱外墻石材有爭議不能結(jié)算,黃某某提出沒有爭議的先結(jié)算,被告提出先寫收條,當時被告正在別墅打掃衛(wèi)生,稱當晚轉(zhuǎn)賬,但一直沒有轉(zhuǎn)賬,之后幾天黃某某多次通過電話和微信催款,但被告并未支付收條上的94,346元。被告則稱,94,346元已經(jīng)用現(xiàn)金方式支付了,支付了9萬多,具體多少記不清楚了。經(jīng)法庭詢問支付細節(jié),被告稱零頭沒有給,給了9捆100元的現(xiàn)金,共給了93,000元整。4.關于原告主張的圓柱加高費用5,000元,原告稱施工現(xiàn)場還有被告另外請的一個施工隊,其稱因結(jié)構改變,圓柱需要加高,原告向王某某等提出加高費用5,000元。被告則稱,加高費用是原告與另一個施工隊談的,另一個施工隊支付給原告,與被告無關。
本院認為,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涉案外墻協(xié)議系原告與案外人簽訂,原告據(jù)外墻協(xié)議所付報價單計價的意見,缺乏依據(jù),不予支持。本案爭議焦點在于工程總造價及已付款的確認。雙方對圍墻石材工程265,000元、5根羅馬柱68,000元、室內(nèi)工程無爭議部分59,346元以及已付款808,000元均無異議,自可確認。關于外墻工程造價,鑒定意見確認無爭議部分為639,653元,應予確認。關于雙方存在爭議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13,473元、社會保險等規(guī)費24,586元及稅金23,816元,上述爭議項目具體數(shù)額系鑒定機構依據(jù)其計價原則計算得出,相關費用應列入原告經(jīng)營成本,原告同時負擔相應義務,故均應計入總造價,外墻工程總價款應確認為701,528元。被告以實際未發(fā)生為由不予支付的意見不能成立,不予采信。被告關于外墻石材工程是55萬元固定總價協(xié)議的意見無依據(jù),不予采信。關于原告主張的圓柱加高費用5,000元,因無證據(jù)顯示被告同意支付,不予確認。綜上,工程總價款為外墻工程701,528元、圍墻工程265,000元、羅馬柱68,000元、室內(nèi)部分工程59,346元,共計1,093,874元。關于收條對應的94,346元有無實際支付的爭議,根據(jù)當事人交易習慣及本案實際,被告關于現(xiàn)金支付93,000元的意見,依據(jù)不足,不予采信。被告已付圍墻工程款230,000元、羅馬柱68,000元、外墻工程款510,000元,尚余外墻工程款191,528元、圍墻尾款35,000元以及室內(nèi)部分工程款59,346元,被告合計應付285,874元。關于利息,涉案外墻工程雙方雖一直未結(jié)算,但已竣工并實際交付被告使用至今,被告理應支付利息,原告主張的標準于法不悖,應予準許。圍墻尾款35,000元以及室內(nèi)部分工程款59,346元,合計94,346元,雙方在2017年1月17日結(jié)算時對數(shù)額并無爭議,僅對有無實際支付存在爭議,故利息應自借條出具次日起算。被告以石材脫落而原告不予維修為由拒付利息,未能提供依據(jù),不予采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劉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上某某裝修工程款285,874元;
二、被告劉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上某某以191,528元為基數(shù)自2016年1月1日起至實際支付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以及以94,346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1月18日起至實際支付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8,423元,減半收取計4,211.50元,由原告上某某負擔1,587元、被告劉某某負擔2,624.50元。鑒定費26,085元,由原、被告各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劉??明
書記員:張曉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