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律陽資產(chǎn)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中國(上海)自由貿(mào)易試驗區(qū)茂興路XXX號XXX樓XXX室。
法定代表人:魏良慶,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智君,上海遠業(yè)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蔣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
原告上海律陽資產(chǎn)管理有限公司與被告蔣某某排除妨害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8月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8月3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上海律陽資產(chǎn)管理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智君、被告蔣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上海律陽資產(chǎn)管理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搬離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秀康路XXX弄XXX號XXX室(以下簡稱涉案房屋);2、判令被告按照6,300元/月的標準支付自2017年12月5日至遷出之日止的違法占用期間的使用費;3、判令被告承擔(dān)違法占用期間的水、電、煤、電信等費用。事實和理由:涉案房屋系原告從案外人秦某某出租給原告,原告承租后,被告未經(jīng)原告同意擅自侵占該房屋,致使原告無法正常出租涉案房屋。原告曾多次要求被告遷出該房屋并支付相應(yīng)使用費,并且因此事多次報警,但被告一直沒有搬出,也沒有支付房屋使用費。被告行為已嚴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quán)益,故原告請求判如訴請。
被告蔣某某辯稱,案外人沈東海以原告名義將涉案房屋出租給被告,并向被告出示并交付了關(guān)于涉案房屋的《房屋出租委托代理合同》、《共有權(quán)人同意出租房產(chǎn)聲明》、《上海市征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等一套材料;雙方于2017年12月5日簽訂了租期為2017年12月5日至2018年12月4日的《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賃合同》,故被告系合法承租涉案房屋,且被告亦按照該合同約定向案外人沈東海支付了一年的租金48,000元。原告應(yīng)向案外人沈東海主張賠償損失,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舉證、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爭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F(xiàn)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7年10月8日,案外人秦某某(甲方)在取得涉案房屋另四名共有權(quán)人的同意下與原告(乙方)簽訂《上海市房屋出租委托代理合同》,約定甲方將涉案房屋出租給乙方,租賃日期自2017年11月18日至2022年11月17日,月租金5,300元,甲方同意乙方在租賃期內(nèi)對涉案房屋進行轉(zhuǎn)租等。同日,雙方辦理了水電煤交接事宜。案外人秦某某方將《共有權(quán)人同意出租房產(chǎn)聲明》、《上海市征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購房單》交付原告。原告按照《上海市房屋出租委托代理合同》約定向案外人秦某某每兩月一付租金。
2017年12月5日,案外人沈東海以原告名義與被告簽訂《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賃合同》,約定原告將涉案房屋出租給被告,租賃日期自2017年12月5日至2018年12月4日,每月租金48,000元,租金支付方式為年付,租金支付至沈東海個人銀行賬戶;其中補充條款中注明有承諾租客蔣某某年付款人民幣肆萬八仟元整,全包整年的水電網(wǎng)煤氣費等。被告按照該合同約定向案外人沈東海支付了一年期租金48,000元。雙方簽訂該合同時,沈東海向被告出示并交付了《上海市房屋出租委托代理合同》、《共有權(quán)人同意出租房產(chǎn)聲明》、《上海市征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等一套材料,并將涉案房屋大門密碼告知被告。
另查明,2018年1月6日,沈東海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刑事拘留,同年2月11日被逮捕,同年5月25日由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檢察院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審理后查明的沈東海所犯合同詐騙事實包括:沈東海為獲取非法利益,冒充原告租賃主管的身份,以出租房屋為名,通過簽訂虛假房屋租賃協(xié)議,先后騙取被害人蔣某某、朱達英、鐘群花、劉露、張衛(wèi)、季利梅、陳琳、楊俊、楊文麗、張二紅、龔德梅、彭翠、沙俊、張勛等人的房屋租金共計330,000元,后僅將上述房租中的少部分租金交給“律陽公司”共計人民幣56,550元,其余贓款用于賭博揮霍殆盡。2018年5月31日,本院作出(2018)滬0115刑初2060號刑事判決:一、沈東海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罰金人民幣五千元;二、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予以追繳或責(zé)令退賠后發(fā)還被害人。該判決已于xxxx年xx月xx日出生效。在該刑事案件庭審過程中,沈東海陳述原告處的合同是原告處員工殷壯壯給的,并承認公司合同章是自己私刻的。
本案審理中,1、原、被告雙方于2018年9月3日自行辦理了涉案房屋的交接手續(xù),故原告將第二項訴訟請求變更為要求被告按照6,300元/月的標準支付自2017年12月5日至2018年9月3日期間的房屋使用費,同時撤回第一項訴訟請求;2、原告主張涉案《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賃合同》甲方處的蓋章系沈東海偽造,并非原告真實的合同專用章;原告亦自述從秦某某處拿到涉案房屋后,找中介幫忙出租,涉案房屋是當時原告處的業(yè)務(wù)員殷壯壯管理的,沈東海說他手里有客源,殷壯壯就將涉案房屋密碼告訴了沈東海。
本院認為,行為人沒有代理權(quán)、超越代理權(quán)或者代理權(quán)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quán)的,該代理行為有效。沈東海雖非原告處工作人員,但被告與沈東海簽訂涉案《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賃合同》時,沈東海告知了被告涉案房屋大門的密碼并向被告交付了《上海市房屋出租委托代理合同》、《共有權(quán)人同意出租房產(chǎn)聲明》、《上海市征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等一套材料,而刑事案件中亦反映除涉案房屋外,沈東海以原告工作人員身份出租了另外的數(shù)套房屋,故被告有理由相信沈東海的上述行為代表原告,沈東海以原告名義與被告簽訂《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賃合同》的行為符合表見代理的構(gòu)成要件,應(yīng)由原告承擔(dān)相應(yīng)法律后果。關(guān)于原告主張的因涉案《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賃合同》甲方處的蓋章系沈東海偽造,該事實已由沈東海在刑事案件審理中自認;但原告在本案庭審中自述原告找中介幫忙出租涉案房屋,并由其處工作人員殷壯壯將涉案房屋大門密碼告訴了沈東海,沈東海亦在刑事案件庭審過程中承認原告處的合同亦是該工作人員殷壯壯給的,故原告對于沈東海有權(quán)代理原告出租涉案房屋的權(quán)利外觀的形成具有可歸責(zé)性。原告另主張《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賃合同》中約定的月租金4,000元低于原告與上家約定的每月5,300元的租賃價格,亦低于當時租賃市場價格,故原告未盡謹慎審查義務(wù),自身存在過失;對此,本院認為,《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賃合同》約定的租金支付方式為年付,租金價格有所拉低亦屬正常,且被告租賃該房屋時對于原告與上家約定的租賃價格無從亦無需知曉,故本院對原告該主張難以認可?,F(xiàn)原告已按照《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賃合同》約定向原告支付了一年期的租金48,000元,故對于原告要求被告按照6,300元/月的標準支付自2017年12月5日至2018年9月3日期間的房屋使用費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關(guān)于原告提出的要求被告承擔(dān)違法占用期間的水、電、煤、電信等費用的訴訟請求,根據(jù)《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賃合同》補充條款中約定應(yīng)由原告方承擔(dān)相關(guān)費用,故本院對該請求亦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上海律陽資產(chǎn)管理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902元,減半收取計451元,由原告上海律陽資產(chǎn)管理有限公司負擔(dān)(已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錢偉蘭
書記員:朱佳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