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市閘北區(qū)彭某貿易商行,住所地上海市。
法定代表人:王正平,職務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施勵生,上海市天目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索美達實業(yè)公司,住所地上海市。
法定代表人:劉淑梅,職務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唐逸敏,上海市益昌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金自平。
原告上海市閘北區(qū)彭某貿易商行與被告上海索美達實業(yè)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上海市閘北區(qū)彭某貿易商行委托訴訟代理人施勵生、被告上海索美達實業(yè)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唐逸敏、金自平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市閘北區(qū)彭某貿易商行訴稱,1993年3月1日,上海市彭浦中學(以下簡稱彭浦中學)與被告訂立的一份租賃合同約定,彭浦中學將原校內的一幢宿舍樓(臨汾路XXX號,包括門面房)出租給被告經(jīng)營餐旅、娛樂業(yè)務的使用;1993年7月1日至1994年2月28日不收租金,1994年3月1日至1996年2月29日租金為10萬元,1996年3月1日起年租金為30萬元;租期為10年,從1994年3月1日至2004年3月1日止;被告承擔改建、裝修等全部費用;合同到期,被告將房屋及房內全部設施完好無償轉讓給彭浦中學,等等。
2000年7月,因教育體制改革,彭浦中學立分為彭浦高中和彭浦初中兩個獨立的學校,原彭浦中學的校址由彭浦初中使用,2000年7月1日起,由彭浦初中繼續(xù)履行原彭浦中學與被告訂立的租賃合同,雙方于2000年12月20日修訂的《租賃合同》部分條款協(xié)議約定,2000年7月至12月半年租金一次性改為10萬元,2001年1月至2004年2月年租金為23萬元。2004年3月1日,租賃合同期滿,彭浦初中的三產即原告與被告續(xù)簽訂一份《房屋租賃合同》,合同約定,年租金20萬元,租期為5年,2004年3月1日至2009年2月28日止;被告須確保房屋結構安全進行改建、裝修、搭建,費用由被告承擔,搭建增加的房屋產權歸原告所有;被告未經(jīng)原告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讓或轉包、轉租,等等。2009年2月27日,原告與被告又續(xù)訂《房屋租賃合同》,合同約定,被告將臨汾路XXX號1-5房屋1498平方米(包括859號原4層宿舍樓,1-5的門牌號自編)出租給被告,租期為5年,2009年3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年租金33萬元,按先付后用的原則,被告須于每年5月15日與11月15日付當年租金(半年一付);合同終止或被告違約提前解除合同時,裝潢無償歸原告所有;被告不得擅自改建、擴建或違章搭建房屋,一旦發(fā)現(xiàn),原告有權責令被告立即拆除,被告拒不拆除的,原告可安排施工隊強行拆除,由此造成的一切損失和拆除費用均由被告承擔;被告在租賃期滿或合同解除后的3日內立即歸還房屋,若被告逾期不搬遷,每逾期一日,被告應按原告租金標準的三倍向原告支付實際占用該房屋的使用費,等等。
上述幾份合同簽訂后,彭浦中學、彭浦初中和原告均按約定履行全部合同義務,被告在原4層宿舍樓開設了迎賓樓旅館,擅自搭建了一個二層房屋及廚房,被告還違約轉租,特別是在2014年2月28日合同期滿前、后,原告均已告知被告,根據(jù)市、區(qū)政府關于退租還教的精神,不再與被告續(xù)租,要求被告按合同約定期滿后還房,但被告卻違約拒不還房。2014年3月至2017年近4年來,原告多次口頭和書面催告被告,要求被告搬離,將全部房屋歸還原告,但被告均置之不理。原告認為,被告違約行為已嚴重侵害了原告和學校的合法權益,嚴重妨害了學校教育計劃的實施,為維護原告及學校的合法權利,現(xiàn)原告要求:1、判令被告遷出上海市臨汾路XXX號整個4層、859號-1、859號-2、859號-3、859號-4、859號-5門面房和859號-5搭建的一幢二層房屋及廚房;2、判令被告支付從2014年3月4日起至遷出日止占房使用費(按原租金的三倍計算,原租金年租金33萬);3、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被告上海索美達實業(yè)公司辯稱,閘北和靜安兩區(qū)合并后采取“退租還教”,故被告理解原告提起此次訴訟,但被告不同意原告訴訟請求,1、原告將主樓面積和擴建部分與被告實際使用門面混為一談,侵害被告權利,被告認為,被告承租原告部位只有上海市臨汾路XXX號4層宿舍樓,原告訴訟請求中提及的部位都是被告擴建部分;2、不同意原告提出的占房使用費數(shù)額,但被告同意支付實際使用的132萬元使用費并承擔相應利息,被告從2014年3月1日開始確實沒有付費,未支付原因是因為原告拒收,被告理解原告目前情況,也愿意搬遷,但客觀上存在難以克服的困難,故難以搬遷。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上海市臨汾路XXX號房屋權利人為原上海市閘北區(qū)教育局(現(xiàn)更名為上海市靜安區(qū)教育局),原告系彭浦初級中學三產。
1993年,彭浦中學將臨汾路XXX號宿舍樓出租給被告經(jīng)營餐旅、娛樂業(yè)務用房,合同載明,1993年7月1日至1994年2月28日不收租金,1994年3月1日至1996年2月29日年租金為10萬元,1996年3月1日起年租金為30萬元,租期為1994年3月1日至2004年3月1日,被告承擔改建、裝修等全部費用,合同到期,被告將房屋及房內全部設施完好無償轉讓給彭浦中學。
2000年12月20日,彭浦初級中學與被告簽訂《修訂<租賃合同>部分條款協(xié)議》,涉及合同主體和租金調整的有兩條,1、原彭浦中學(甲方)(地址:上海市臨汾路XXX號)與上海索美達實業(yè)公司(乙方)于1993年5月5日簽訂的《租賃合同》,由于教育體制改革的需要,原彭浦中學高中與初中分為兩個獨立的學校,彭浦中學(高中)和彭浦初級中學,現(xiàn)經(jīng)兩校領導商定,自2000年7月1日起由上海市彭浦初級中學任甲方法人,全權處理繼續(xù)執(zhí)行合同過程中的有關事宜;2、甲乙雙方于本月中旬就繼續(xù)執(zhí)行合同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認真商談,乙方充分陳述了目前經(jīng)營中的困難,要求適當降低租金,甲方本著互利互惠、共同發(fā)展的精神,考慮到乙方的實際困難,同意對合同第二條第一款作如下修改,2000年7月至12月半年租金一次性改為10萬元整,已付5萬元整,乙方在2001年1月10日前付清,2001年1月至2004年2月年租金23萬元,按季度付清,取消年6%遞增。
2004年2月18日,原告與被告簽訂《房屋租賃合同》,合同首部載明,原告系彭浦初級中學校辦三產,在與被告十年合作的基礎上,同意將原來臨汾路XXX號門面及宿舍樓全部繼續(xù)出租給被告作經(jīng)營之用。合同主要內容包括:租期為5年,2004年3月1日起至2009年2月28日止,年租金20萬元,合同到期,被告將房屋及室內全部設施完好交給甲方,如雙方有意繼續(xù)合作,到期再議,繼續(xù)簽訂合同;被告須確保房屋結構安全進行改建、裝修、搭建,費用由被告承擔,搭建增加的房屋產權歸原告所有;被告未經(jīng)原告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讓或轉包、轉租。
2009年2月27日,原告與被告續(xù)簽《房屋租賃合同》,合同約定,被告將臨汾路XXX號-1至859-5房屋(1498平方米)出租給被告經(jīng)營,租期為5年,2009年3月1日起至2014年2月28日止,年租金33萬元,按先付后用的原則,被告須于每年5月15日與11月15日各支付半年租金16.5萬元;合同終止或被告違約提前解除合同時,裝潢無償歸原告所有;被告不得擅自改建、擴建或違章搭建房屋,一旦發(fā)現(xiàn),原告有權責令被告立即拆除,被告拒不拆除的,原告可安排施工隊強行拆除,由此造成的一切損失和拆除費用均由被告承擔;被告在租賃期滿或合同解除后的3日內立即歸還房屋,若被告逾期不搬遷,每逾期一日,被告應按原告租金標準的三倍向原告支付實際占用該房屋的使用費。
上述幾份合同簽訂后,被告在房屋內經(jīng)營,并在原房屋基礎上進行了部分搭建。另查明,被告最后一筆租金16.5萬元于2013年11月14日支付,支付時間段為2013年9月15日至2014年2月28日,2014年3月1日始,被告未再支付系爭房屋租金或使用費。
2015年4月10日,原告及彭浦初級中學共同向被告發(fā)出《通知》,告知雙方租賃合同于2014年2月28日到期,學校為貫徹閘北區(qū)教育局關于退租還教精神和學校在臨汾路開校門需要,終止與被告租賃關系,不再續(xù)簽租賃合同,《通知》并載明,彭浦初中中學于2014年10月30日曾以書面形式通知被告于2014年12月將房屋歸還,但被告未落實,為此再次書面通知被告,要求被告于2015年6月30日之前將所租學校房屋歸還。被告法定代表人劉淑梅于2015年5月21日簽收《通知》,但之后被告仍未返還房屋,繼續(xù)在租賃場地經(jīng)營。
審理中,原告上海市閘北區(qū)彭某貿易商行認為,1、合約期滿被告應當無條件歸還,因原、被告未再續(xù)簽合同,被告占房沒有合同依據(jù);2、被告逾期不還房屋,應當根據(jù)原租金三倍支付使用費,現(xiàn)經(jīng)合議庭做工作,愿意按最后一份合同約定年租金主張欠繳使用費;3、裝修補償沒有合同約定,雙方簽署的數(shù)份租賃合同約定,合同到期后被告要無條件還房,所以期滿后房屋內所有裝修都應當歸原告;4、根據(jù)合同約定,被告應承擔改建及搭建費用,產權則歸學校所有,最后一份合同再次證明雙方不存在收益和補償問題,該合同已經(jīng)概括了全部房屋的租賃費,前兩份合同被告無償使用搭建部分,且原告開始租賃給被告時本身就包括門面房,否則不可能是擴建,擴建表示本身房屋是有的,所以被告所述完全是被告所建是沒有根據(jù)的,即便有擴建部分,雙方也不存在今后的收益和補償糾紛。被告上海索美達實業(yè)公司則稱,根據(jù)現(xiàn)有材料,本案雙方承租關系有別于一般的糾紛,有特殊性,第一,雙方租賃關系存在有25年之久,雙方都有誠信;第二,被告投資巨大,系爭房屋原來是危房,被告通過擴建搭建投資巨大,有7次裝修,當初彭浦中學教育資金緊缺的情況下,被告投資,雙方合作關系融洽,現(xiàn)在原被告對簿公堂雙方都是被迫無奈,對于現(xiàn)在原告因為退租還教要求被告搬出,被告也理解。原告提供四份有效租賃合同,但是沒有提供1998年8月8日雙方簽署的補充協(xié)議,為此被告作出了投資的決定,之后被告以索美達迎賓樓名義提出許可證申請,并進行了投資,只是當時被告沒有去辦理產權,即便當初協(xié)議約定被告僅享有使用權,但使用權也是有價值的,原告所謂的一部分門面搭建,當時也是非常簡陋的;第三,原告訴狀所述被告擅自搭建門面不屬實,被告有執(zhí)照,原告也有簽字同意,有了補充協(xié)議后,被告才敢全部內部承包,并非原告訴狀所述擅自轉租,被告只是少了辦所有權證照的過程,2009年2月27日租賃合同第5條,裝潢無償歸甲方,該條是針對本案所約定部位,對于雙方無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門面房不是此條約定范圍,第四,租賃合同雖然期滿,但是被告根據(jù)原告長期合作的承諾,被告多次要求續(xù)簽合同,但是原告方領導沒有同意,學校領導曾多次表示學校拿不出錢只好讓被告多租賃,雙方有太多事宜未能達成一致,故被告不能遷出。
本院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1993年,被告與原彭浦中學就上海市臨汾路XXX號房屋簽署租賃合同,之后的2000年、2004年、2009年,被告又分別與彭浦初級中學、原告簽署合同,后幾份租賃合同均為第一份租賃合同的延續(xù),租賃基礎部位并未變化,被告長時間的租賃期間,在原租賃房屋基礎上進行了搭建,但根據(jù)數(shù)份租賃合同的約定,搭建部分的處分權仍屬出租方所有,現(xiàn)租賃期滿,原告依約要求被告遷出于法有據(jù),被告應遷出承租房屋及搭建部位,并支付占用期間的房屋使用費,原告主張被告按合同約定年租金支付使用費,本院予以采納。茲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三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索美達實業(yè)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遷出上海市臨汾路XXX號主樓及搭建部位;
二、被告上海索美達實業(yè)公司應按年租金33萬元標準支付原告上海市閘北區(qū)彭某貿易商行2014年3月4日至遷出之日期間的房屋使用費。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6,500元由被告上海索美達實業(yè)公司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單國珍
書記員:谷曉燕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