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住所上海市。
負責人:謝峰,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葛金艷,上海諾維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吉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住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qū)浦電路XXX號XXX室。
法定代表人:周武,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建楓,女。
第三人:上海市政養(yǎng)護管理有限公司,住所上海市延安西路XXX號。
法定代表人:戴振宇,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姚澄,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顧驍,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市交通委員會與被告上海吉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第三人上海市政養(yǎng)護管理有限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張瑩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上海市交通委員會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葛金艷、被告上海吉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建楓、第三人上海市政養(yǎng)護管理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顧驍?shù)酵⒓釉V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市交通委員會提出的訴訟請求:1、被告向原告支付拖欠租金人民幣134萬元(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2、律師費3萬元由被告負擔。事實與理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交通戰(zhàn)備辦公室(2014年5月30日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歸并為原告)與被告于2008年6月16日簽訂《租賃協(xié)議書》。約定原告將本市真北路XXX號場地及房屋出租給被告,租金為每年26萬元,每季度交付一次,金額為年租金的四分之一;每季度最后一個月的20-30日之間交納下一季度的租金,逾期不付的,每天按季度租金的1%交納滯納金;租賃期限為2008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從2010年1月1日開始每年的租金在上一年租金的基礎上遞增一萬元。合同另約定,原告委托第三人對上述物業(yè)進行管理。被告在上述場地上投資改建或建造的房屋及固定設施全部無償歸原告,協(xié)議到期時,被告不得以任何理由拆除或故意損壞。合同訂立后,原告向被告交付了場地,被告也曾按期支付租金。但自2015年1月1日起,被告開始拖欠租金。此后,雖經第三人多次催討,被告仍拒絕支付。截止目前,被告已累計拖欠租金達134萬元。同時,另有滯納金也未支付。原告認為,被告行為嚴重違反了《租賃協(xié)議書》的約定,給原告造成巨大損失。故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決如其訴請。
被告上海吉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辯稱:2001年時被告即開始承租系爭房屋,陸續(xù)建造了建筑物,用作倉庫和辦公。2008年至2014年期間,被告均按時按約支付租金。2011年,系爭房屋發(fā)生盜竊事件,導致被告?zhèn)}庫內物品被盜,損失100余萬元。原告作為出租方曾與被告協(xié)調,被告考慮到安全因素,才不再將系爭房屋作為倉庫和辦公。2013年,被告投資餐飲,考慮到系爭場地空置,即將系爭房屋作為員工宿舍使用。原告發(fā)現(xiàn)有大量人員居住在系爭房屋后,表示涉及安全不同意人員居住,并在2015年采取了斷電措施。之后,被告未再安排人員居住在系爭房屋內,原告也無人與被告溝通或索要租金。故被告認為原告已放棄2015年至2017年期間的租金。直到2017年,被告收到原告律師函催討租金,雙方進行協(xié)商。被告表示2015年至2017年的租金被告不應支付,如需繼續(xù)建立租賃關系,應自2017年起重新簽訂一份合同。但原告未予理睬。綜上,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三人上海市政養(yǎng)護管理有限公司述稱:原告所訴情況屬實,第三人也曾多次向被告催討租金,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經審理查明事實如下:
一、2008年6月16日,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交通戰(zhàn)備辦公室作為甲方、被告作為乙方、第三人作為丙方,簽訂《租賃協(xié)議書》。其中約定:甲方將本市真北路XXX號戰(zhàn)備倉庫部分房屋和場地(以下稱系爭房屋)出租給被告;甲方在庫房內隔出約210平方米租給乙方作為臨時庫房;每年租金26萬元,每季度交付一次,金額是年租金的四分之一,每季度最后一個月的20-30日之間交納下一季度的租金,逾期不付,每天按季度租金的1%交納滯納金;租賃期限為2008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從2010年1月1日開始每年的租金在上一年租金的基礎上遞增一萬元;乙方在甲方場地上投資改建或建造的房屋及固定設施全部歸甲方,協(xié)議到期時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拆除或損壞,其中乙方在2006年10月前投資改建的房屋及固定設施從2009年1月1日起歸甲方所有;乙方提前終止合同,必須提前一個月以書面形式通知甲方,并辦理終止租賃手續(xù);乙方在租賃期間,甲方提供的用水用電,費用由乙方自理;甲方委托丙方管理真北路戰(zhàn)備倉庫,自2008年1月起,乙方租賃甲方房屋、庫房和場地的租費由丙方代收代繳;乙方在租借期間必須遵守國家及有關部門制訂的工商、稅務、戶口、消防、安全、保衛(wèi)、衛(wèi)生等管理規(guī)定,乙方不得將易燃易爆物品帶入場內,若因乙方未執(zhí)行有關規(guī)定而造成的一切損失由乙方自行承擔;協(xié)議期滿,乙方應按時撤出,乙方如需繼續(xù)租賃,必須提前三個月向甲方提出,另行協(xié)商租金和租期等,并簽訂協(xié)議;乙方不得進行違法經營,不得將租賃場所提供給他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也不得轉租給他人。
二、上述合同簽訂后,各方均按約履行各自合同義務。
三、2014年5月30日,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交通戰(zhàn)備辦公室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歸并為原告,同時系爭房屋也一并歸原告所有進行管理。
四、截止2014年12月31日前,被告均按約支付租金。此后,被告未再支付租金。
五、2015年初,原告發(fā)現(xiàn)被告改變房屋用途,在系爭房屋內存在大量人員居住,認為存在安全隱患,與被告交涉后未果,遂采取斷電措施。之后,被告在系爭房屋及場地內堆放雜物、家具等酒店設施。
六、2018年12月31日,合同期限屆滿。被告將其物品搬離后,將房屋鑰匙交還給原告,原告遂接管房屋。
關于2015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的租金,原告根據合同約定的計算標準,確定金額為134萬元。被告陳述,如合同正常履行,上述期間的租金數(shù)額屬實。
關于租金的催討。原告稱自2015年起,原告及第三人不間斷的以電話、短信、微信向被告法定代表人及相關工作人員催討租金、要求整改,并于2017年、2018年分別發(fā)送過律師函。被告表示,經核實,2015年至2017年期間,第三人的工作人員確與被告工作人員進行過幾次電話聯(lián)系,但因時間相隔較長,已不記得電話內容。
關于供電情況。原告稱,2015年初因被告私拉電線改變房屋用途,故原告采取斷電措施促使被告大量居住人員撤離。之后,原告即恢復供電,被告留有三、四個人在系爭房屋內。被告表示,由于租賃區(qū)域內的建筑和裝修綠化基本由被告負責建設,在建設時根據自身業(yè)務需要合理安排電路布局,不存在私拉電線。
本院認為,當事人應當按約定全面履行義務。根據原、被告合同約定,系爭房屋之用途為庫房。然,被告在租賃期間,將系爭房屋用作職工宿舍,擅自改變房屋用途,且自2015年1月1日起拒付租金,系違約。原告要求被告支付租賃期限內之租金134萬元,符合合同約定,本院予以支持。至于被告辯稱其自2015年起無法使用系爭房屋,原告放棄此后兩年租金之意見,缺乏事實依據,本院不予采納。加之,被告也認可在2015年后將家具等賓館設施安置在系爭房屋內,該情節(jié)亦為租賃使用房屋的一種方式。關于律師費,原告主張系因被告違約導致的損失,雙方合同中并無此約定,亦缺乏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吉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上海市交通委員會租金人民幣134萬元;
二、對原告上海市交通委員會要求被告上海吉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支付律師費人民幣3萬元之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人民幣17130元,減半收取計人民幣8565元,由原告負擔人民幣135元,被告負擔人民幣843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br/>
審判員:張??瑩
書記員:漢??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