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聯(lián)合發(fā)展有限公司,住所地中國(上海)自由貿(mào)易試驗區(qū)基隆路XXX號。
法定代表人:張浩,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程崗,男。
被告:英樂(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中國(上海)自由貿(mào)易試驗區(qū)泰谷路XXX號B座四層401室。
法定代表人:沈倩茹,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邱明亮,上海創(chuàng)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聯(lián)合發(fā)展有限公司訴被告英樂(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本院于2019年5月1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聯(lián)合發(fā)展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程崗、被告英樂(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邱明亮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聯(lián)合發(fā)展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解除原、被告之間的房屋租賃合同;二、被告遷出并返還租賃房屋;三、被告支付自2018年6月1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的租金。暫計至2019年5月31日為人民幣(幣種下同)300,392.84元;四、被告支付自合同解除之日起至被告返還房屋屋之日止的房屋使用費(標準為每年600,785.68元);五、被告支付逾期支付租金的違約金265,847.66元(按每日0.5%計算);六、被告支付合同解除違約金75,780.92元;七、被告支付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的水電費13,295.18元。事實及理由:2017年11月30日,原、被告簽訂《房屋租賃合同》,約定原告將名下的坐落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馬吉路XXX號XXX號樓第一層的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出租給被告,租期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租賃面積297.48平米,年租金303,123.66元。合同簽訂后,原告按約交付房屋,然被告自2018年5月20日起即拖欠租金及水電費。原告幾經(jīng)催討,無果。為維護原告合法權益,故訴如所請。
被告英樂(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辯稱,雙方租賃合同已于2018年12月5日解除。2018年12月5日,被告即從系爭房屋內(nèi)搬離,并將房屋返還給原告,故租金或使用費應計算至2018年12月5日。由于被告曾支付過押金,該筆押金應抵扣欠付租金。另外,原告系知曉被告搬離的情況,故不同意支付逾期支付租金的滯納金及解除合同的違約金。被告確認原告所主張的水電費數(shù)額,現(xiàn)同意支付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的水電費13,295.18元。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系爭坐落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馬吉路XXX號房屋產(chǎn)權人系原告,用途為商業(yè)辦公用地,建筑面積14220.48平米。
2017年12月1日,原告(甲方)與被告(乙方)簽訂《房屋租賃合同》,約定由乙方承租系爭房屋,建筑面積297.48平米,租期2年,自2017年12月1日起至2019年11月30日止。第三條租金和押金約定,1.房屋的租金為每平米(建筑面積)1,018.97元(含增值稅100.98元),年租金303,123.66元(含增值稅30,039.28元),合計租金606,247.32元(含增值稅60,078.56元)。2.租金自2017年12月1日起計算,首期(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租金75,780.92元(含增值稅7,509.82元)應于本合同生效后十個工作日內(nèi)支付,以后每三個月為一個支付期間,每個支付期間租金為75,780.92元(含增值稅7,509.82元),乙方應當在每個支付期間的最后一個月的20號之前,支付下一個支付期間的租金。4.在本合同生效后十個工作日內(nèi),乙方須預付相當于三個月的含增值稅租金作為押金,合計75,780.92元,上期合同押金67,862.63元轉(zhuǎn)入本期,差額7,918.29元需補足,支付方式及期限同租金。押金不計利息。第五條公用設施約定,乙方應支付租賃期內(nèi)發(fā)生的水費、電費及其他公用事業(yè)費。第十二條違約責任約定,2.1如乙方逾期支付租金,則每逾期一日應向甲方支付相當于逾期未付金額千分之五的違約金,甲方有權采取停水、停電措施以示警告,由此造成的損失由乙方自行承擔。如乙方逾期一個月未全額支付上述款項,則甲方有權解除合同、收回租賃房屋。2.3除不可抗力外,如乙方因自身原因提前退租,或因乙方違約,甲方根據(jù)第十二條第2.1條約定,本合同其他條款約定及法律規(guī)定行使解除權的,則乙方應向甲方支付違約金,違約金金額相當于合同約定的全額押金。原告述稱,因增值稅調(diào)整,故其所主張的租金標準有所調(diào)整。另外,被告已繳納的保證金應抵扣被告的應付款項。
原、被告雙方一致確認,被告已支付截至2018年5月31日的租金,支付押金75,780.92元。
2018年11月26日,原告向被告發(fā)送《催款告知書》,載明被告欠付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期間的租金225,294.63元、物業(yè)費24,095.88元,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的清潔費7,700元,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的水電費9,607.76元,共計266,698.27元,請被告在2018年12月7日之前付清。次月26日,原告再次向被告發(fā)送《關于催繳所欠租金和其他費用的函》,要求被告支付欠付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的租金227,342.40元、租金違約金218,248.70元、物業(yè)管理費24,095.88元,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的清潔費7,700元、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的水電費9,607.76元,請被告于收函后5個工作日內(nèi)付清所欠費用計486,994.74元,否則原告將訴諸法律以維護合法權益。
2019年1月3日,被告公司員工沈某向原告公司員工金穗華發(fā)送電子郵件,內(nèi)容為《回復關于催繳所欠租金及其他費用的函》,我司于2008年起租賃了馬吉路XXX號XXX號樓一層及二層,截止到2018年已經(jīng)十余年,期間我司未發(fā)生過拖欠房租的事宜。2018年經(jīng)濟環(huán)境低迷,公司業(yè)務發(fā)展遲緩,無力經(jīng)營,導致資金流不足以支付外高橋房租,又因現(xiàn)公司大部分業(yè)務不在浦東,外高橋的地址位置導致很難招到合適的員工,從2018年初起只有4名員工在外高橋辦公,故我司最終于2018年12月5日搬離外高橋辦公室。另我司有三個月房租押金在貴司,望可以考慮將押金抵充所欠租金,簽訂諒解協(xié)議書,解除租賃合同。次日,原告通過郵件回復:截止到目前,我司尚未收到貴司支付的租金、物業(yè)費、水電費等欠款。請盡快安排財務支付相關款項。另外,請盡快安排公司負責人員與我司溝通商議欠租事宜,否則我公司將付諸法律行動。被告提供上述郵件,以證明其于2018年12月5日搬離系爭房屋,且被告搬離后原告即將房屋上鎖。原告認可被告于2018年12月5日有搬離的行為,被告亦不再經(jīng)營,但房屋內(nèi)仍留有大量物品,被告并未將房屋返還給原告;原告上鎖是因為被告長期拖欠租金后原告采取停電措施、則電子門失效,為安全起見而上鎖。庭審后,被告確認,遺留的物品系遺棄物,原告可收回房屋自用。2019年8月2日,原告確認已知曉被告該述。
另查,上海外高橋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向被告發(fā)送6份《付款通知書》,要求被告支付2018年5月28日至2018年11月30日的電費,2018年6月14日至2018年12月15日的水費。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
支付租金是承租人的主要義務。本案中,被告逾期支付租金超過一個月,原告享有單方解除權,故《房屋租賃合同》于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之日(2019年5月20日)起解除。被告辯稱,其于2018年12月5日即搬離系爭房屋,故合同應于2018年12月5日解除,遭原告否認。本院認為,當時被告并不享有合同解除權,雙方亦未協(xié)商一致解除合同,故對被告該抗辯意見本院不予采納。
合同解除后,雙方應結清各項費用,承租人還負有將租賃物返還出租人的義務,未及時返還的,還應承擔合同解除后的房屋占用費。被告主張,其于2018年12月5日即搬離系爭房屋,相關費用應計算至該日。本院認為,被告未舉證證明其于該日向原告返還了系爭房屋,且房屋內(nèi)有被告的物品,現(xiàn)被告直至庭審后才確認系爭房屋內(nèi)遺留物品系遺棄物,原告即可將房屋收回自用,據(jù)此,本院確認被告應支付截止2019年5月19日的租金及2019年5月20日至2019年8月2日的房屋使用費。原告要求被告按租金標準的兩倍支付房屋使用費,被告則抗辯標準過高,請求予以調(diào)整,本院根據(jù)誠實信用原則,綜合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違約造成的損失等因素,酌情予以調(diào)整。鑒于系爭房屋已處于原告控制范圍內(nèi),關于原告要求返還房屋的訴請,已無處理必要。
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解約違約金,符合合同約定,本院予以支持。關于原告主張的逾期支付租金的滯納金,被告抗辯稱滯納金標準過高。本院認為,日千分之五的標準確實過高,本院酌情予以調(diào)整。因原告另行追究被告逾期支付租金導致合同解除的解約違約金,而根據(jù)雙方合同約定,被告逾期不支付租金累計超過一個月,原告有權解除合同,故在上述合同解除條件滿足之后逾期支付租金等費用的違約金與解約違約金并存,此顯然加重了被告的負擔,故對原告主張解除合同條件滿足之前的逾期支付租金的違約金,因有合同及法律依據(jù),予以支持,對原告主張其余的逾期付款違約金,不予支持。
被告同意支付水電費13,295.18元,本院予以確認。
關于被告已繳納的租賃保證金,雙方一致要求折抵被告應付費用,于法不悖,自可準許。
據(jù)此,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九十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聯(lián)合發(fā)展有限公司與被告英樂(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簽訂的關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馬吉路XXX號XXX號樓第一層房屋的《房屋租賃合同》于2019年5月20日解除;
二、被告英樂(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給付原告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聯(lián)合發(fā)展有限公司自2018年6月1日起至2019年8月2日止的租金及房屋使用費共計352,104.30元。該款扣除被告英樂(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已繳納的租賃保證金75,780.92元,余款為276,323.38元;
三、被告英樂(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給付原告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聯(lián)合發(fā)展有限公司解約違約金75,780.92元;
四、被告英樂(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給付原告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聯(lián)合發(fā)展有限公司逾期支付租金的滯納金6,000元;
五、被告英樂(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給付原告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聯(lián)合發(fā)展有限公司水電費13,295.18元。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6,104.92元,減半收取計8,052.46元,由原告上海外高橋保稅區(qū)聯(lián)合發(fā)展有限公司負擔4,049元,被告英樂(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擔4,003.46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楊曉云
書記員:袁穎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