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窝视频Por|午夜精品视频偷拍|网站升级狼友美日韩蜜|国产成人av按摩|天天干天天爽AV|97fuli日韩|亚洲免费一区婷婷日韩亚洲综合一区|加勒比久久综合色|日韩av免费高清不卡一级|国产成人在线资源

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

咨詢熱線 023-8825-6629

上海勁森輕工機械有限公司、唐某與全氏食品機械(上海)有限公司專利權權屬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

2021-06-09 塵埃 評論0

  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勁森輕工機械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奉賢區(qū)。
  法定代表人:唐某,總經理。
  上訴人(原審被告):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苗族,住湖南省長沙市。
  兩上訴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智軍,北京市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
  兩上訴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斌,廣東中億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全氏食品機械(上海)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奉賢區(qū)。
  法定代表人:全武,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包宇霆。
  上訴人上海勁森輕工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勁森公司)、唐某因與被上訴人全氏食品機械(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氏公司)專利權權屬糾紛一案,不服上海知識產權法院(2018)滬73民初22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1月1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唐某,以及其與勁森公司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智軍、劉斌,被上訴人全氏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包宇霆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勁森公司、唐某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依法改判駁回原審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包括司法鑒定費)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和理由:1.原審判決采用“接觸+實質性特點”認定上訴人的涉案專利技術方案來源于被上訴人三維電子立體圖完全錯誤,上訴人涉案專利來源于公知技術和對公知技術的改進,不侵犯被上訴人任何權利。被上訴人法定代表人全武已將其技術方案申請了專利,并且被上訴人將包括該技術方案的設備公開銷售,全武已將沒有納入其專利保護范圍的技術方案捐獻給了全社會,成為自由公知技術,其不再享有任何專有的知識產權,亦不具有禁止他人使用、申請專利的權利,無權要求返還。2.唐某具備研發(fā)涉案專利的工作經驗和研發(fā)能力,其對涉案專利的實質性特點作出了貢獻,是涉案專利的實際發(fā)明人。3.一審判決理由自相矛盾,邏輯混亂,根據一審判決的表述,被控抄襲專利與原告的技術方案對比,如果相同部分屬于現(xiàn)有技術,則不構成專利抄襲,與之后認定的“被告有關其使用現(xiàn)有技術的抗辯,本院不予采納”自相矛盾。綜上,原審判決事實認定錯誤,適用法律不當,請求撤銷原審判決,改判駁回原審原告全部訴訟請求。
  被上訴人全氏公司辯稱:1.被上訴人技術圖紙時間在涉案專利申請日前,足以證明涉案專利來源于被上訴人;2.對于上訴人的公知技術抗辯,應當在行政程序中予以解決;3.一審判決作出“如果被控抄襲專利與原告技術方案對比具備實質性特點,則應當認定被控侵權人對于體現(xiàn)實質性特點的技術特征作出了創(chuàng)造性貢獻,但是二者相同的部分仍然構成對原告的抄襲,除非相同的部分屬于現(xiàn)有技術”的前提是“在被控侵權人接觸被抄襲的技術方案的前提下”,故被上訴人對于一審判決的理解系斷章取義。
  被上訴人全氏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決勁森公司專利號為ZLXXXXXXXXXXXX.1的實用新型專利權歸全氏公司所有。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09年11月9日,上海全氏輕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全武,2013年7月24日,清算組成員備案,截至一審判決作出之日,公司查詢狀態(tài)顯示“注銷”。
  2011年4月29日,被告勁森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唐某,住所地為上海市奉賢區(qū)金匯鎮(zhèn)工業(yè)路XXX號XXX幢XXX室,至今未變更。
  2012年8月1日,全氏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全武。2017年7月19日,全氏公司的住所地由嘉定區(qū)外岡鎮(zhèn)寶錢公路XXX弄XXX號變更為上海市奉賢區(qū)發(fā)工路XXX號第1幢1002室。2017年11月23日,全氏公司的住所地又變更為上海市奉賢區(qū)馳華路XXX號第5幢第1層。
  2012年11月30日,上海全氏輕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對一名客戶為上海市青浦區(qū)崧澤大道10666號(譚:XXXXXXXXXXX)發(fā)貨清單顯示,唐某代表發(fā)貨人全氏公司簽字。
  勁森公司官網聯(lián)系方式顯示,聯(lián)系人為唐某,地址為上海市嘉定區(qū)外岡鎮(zhèn)寶錢公路XXX號,系全氏公司最初的注冊地。
  2013年6月24日,原告法定代表人全武申請一項名稱為“一種新型的真空油炸機”、專利號為ZLXXXXXXXXXXXX.X的發(fā)明專利,該專利因未繳年費已終止失效。
  2015年3月13日,常州超級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與勁森公司簽訂產品購銷合同,標的名稱為自動真空油炸機,數(shù)量1套,單價人民幣88萬元,約定常州超級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先付預付款人民幣26.4萬元,驗貨合格后付提貨款人民幣44萬元。唐某作為勁森公司代表簽字。合同顯示,乙方(勁森公司)單位地址為上海市嘉定區(qū)外岡鎮(zhèn)寶錢公路XXX號8樓,即原告當時的注冊地址。
  2015年3月20日,勁森公司向全氏公司匯款人民幣20萬元,備注貨款。
  原告一審提供的視頻顯示,2015年3月30日,2015年4月10日,2015年5月22日,2015年6月15日,被告唐某在原告公司同一個工位上辦公。
  涉案專利申請日為2015年12月4日,名稱為一種新型油炸鍋。
  2016年3月29日,原告法定代表人全武申請一項名稱為“一種真空油炸罐”、專利號為ZLXXXXXXXXXXXX.3的發(fā)明專利,該專利維持有效。
  2016年12月5日,勁森公司向上海市嘉定區(qū)人民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全氏公司返還其預付貨款人民幣20萬元;2.判令全氏公司支付上述預付款占用期間的利息,起算時間為2015年3月20日。該案案號為(2017)滬0114民初444號。
  2017年4月6日,被告在(2017)滬73民初63、64號案件庭審中陳述,原告?zhèn)戎丶庸どa,被告主要是對外市場溝通聯(lián)絡,雙方存在經營上的合作關系,被告以勁森公司名義談判簽單,產品加工委托原告來做,還有部分業(yè)務是以原告的名義商談,據此根據商業(yè)貢獻大小分享利潤。被告確認常州超級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的項目是其接洽并將加工這塊的工作交給原告負責。2017年5月10日,被告在(2017)滬73民初61、62、63、64號案件(以下簡稱另案)庭審中陳述其公司官網上之所以將原告地址作為其聯(lián)系地址,是因為被告沒有場地,且和原告存在合作機會,所以有時會帶客戶到原告處。
  2017年11月10日,滬辰司鑒中心[2018]計鑒字第171號鑒定意見書中顯示,原告電腦硬盤中名為“唐某常州300KG油炸機資料”的文件夾中,后綴名為“prt”的文件一個,創(chuàng)建時間為2015年5月27日,修改時間為2014年9月2日,后綴名為“dwg”的文件78個,創(chuàng)建時間均在2015年5月至2015年7月,修改時間均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且大部分文件的修改時間均在2014年7月,其中,SQ300CAD圖.dwg創(chuàng)建時間為2015年5月27日。
  2018年7月18日,鑒定人張某出庭接受質詢,其表示鑒定中未發(fā)現(xiàn)被檢材料存在篡改痕跡,但不排除存在不能夠直觀看到的篡改記錄。
  申請?zhí)枮閄XXXXXXXXXXX.1號的發(fā)明專利與涉案專利系同一技術方案的同日申請。2017年9月14日,經一審另案當庭勘驗,將申請?zhí)枮閄XXXXXXXXXXX.1的發(fā)明專利與原告電腦中三維立體圖等電子圖紙進行技術特征比對,該專利共10項權利要求,其中權利要求1、4、7、8、9、10的技術特征在原告三維電子立體圖中有明確記載,權利要求2中的壓簧、權利要求3中的平衡桿、權利要求5中的基座、權利要求6中的空心六角柱狀結構與原告三維電子立體圖不同,具體表現(xiàn)為,二者相同點在于:1.(對應權利要求1)屬于一種油炸鍋,包括油炸鍋體、脫油電機、與脫油電機連接的脫油總成、位于油炸鍋內的料籃,料籃與脫油總成連接,脫油總成位于油炸鍋體內,該油炸鍋還包括翻蓋裝置,翻蓋裝置包括油炸鍋蓋、固定在油炸鍋蓋頂部的連接桿、與連接桿固定連接的翻蓋長臂以及與翻蓋長臂固定連接的翻蓋電機。2.(對應權利要求4)油炸鍋包括保溫層,保溫層位于油炸鍋體的內壁上。3.(對應權利要求6)脫油總成與料籃中心的柱狀結構固定卡合連接在一起。4.(對應權利要求7)油炸鍋包括出油口和進油口,出油口位于油炸鍋體的底部,進油口位于油炸鍋體的上部。5.(對應權利要求8)油炸鍋還包括抽真空裝置,抽真空裝置的抽真空口位于油炸鍋體的上部。6.(對應權利要求9)油炸鍋還包括加熱裝置,加熱裝置位于料籃的外部,加熱裝置為盤管。7.(對應權利要求10)真空油炸鍋還包括支撐油炸鍋體的支撐裝置。二者不同點在于:1.權利要求2“所述翻蓋裝置還包括壓簧”,而原告三維電子立體圖中體現(xiàn)為長槽;2.權利要求3“所述翻蓋裝置還包括平衡桿”,而原告三維電子立體圖中體現(xiàn)為萬向節(jié);3.權利要求5“該油炸鍋還包括脫油電機基座,所述脫油電機基座與所述脫油電機連接”,而原告三維電子立體圖中脫油電機直接與鍋底相連;4.權利要求6“所述料籃中心為空心六角柱狀結構”,原告三維電子立體圖中體現(xiàn)為四角柱狀結構。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系專利權權屬糾紛。司法實踐中,因職務發(fā)明而引發(fā)的專利權屬糾紛,爭議雙方之間存在雇傭或者臨時雇用的基礎法律關系;因合作技術開發(fā)而引發(fā)的專利權屬糾紛,爭議雙方之間存在委托技術開發(fā)或者合作技術開發(fā)的基礎法律關系;但專利權屬糾紛并非以雙方之間存在合法的基礎法律關系為前提,爭議雙方因合法或者非法的接觸,一方取得另一方的技術成果并申請專利,也可能引發(fā)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權屬糾紛。本案的情況正是如此,本案系因專利抄襲而引發(fā)的權屬糾紛,判斷是否構成專利抄襲,應當審理被控侵權人是否有可能接觸被抄襲的技術方案,以及被控抄襲專利與原告在先技術對比是否具備實質性特點。在被控侵權人接觸被抄襲的技術方案的前提下,如果被控抄襲專利與原告技術方案對比不具有實質性特點,則應當認定被控侵權人未對被抄襲專利作出創(chuàng)造性貢獻,構成了專利抄襲;反之,如果被控抄襲專利與原告技術方案對比具備實質性特點,則應當認定被控侵權人對于體現(xiàn)實質性特點的技術特征作出了創(chuàng)造性貢獻,但是二者相同的部分仍然構成對原告的抄襲,除非相同的部分屬于現(xiàn)有技術。
  就本案而言,爭議雙方之間存在與涉案專利技術有關的商業(yè)項目合作,被告負責開拓市場,原告負責技術開發(fā)和產品制作,被告唐某在原告處經常出現(xiàn),雖然雙方之間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合作技術開發(fā)合同關系,但可以認定被告有機會接觸到原告的技術方案。在雙方對涉案專利權屬產生爭議的情況下,需根據雙方的舉證,依法判斷被告申請的涉案專利是否抄襲了原告三維電子立體圖中的技術方案。一審法院注意到,首先,經勘驗,涉案專利的技術特征基本都在原告三維電子立體圖中體現(xiàn),僅在原告三維電子立體圖的基礎上進行了局部的、細微的改動,涉案專利的技術方案與原告三維電子立體圖中記載的技術特征實質相同。涉案專利與原告三維電子立體圖中的技術方案相比,不具有實質性特點,被告可以根據原告三維電子立體圖無需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無需作出創(chuàng)造性貢獻,即可取得涉案專利。其次,原告與被告長期合作,原告?zhèn)戎丶庸どa,被告主要是對外市場溝通聯(lián)絡,原告在先申請的專利證明其具備設計能力,現(xiàn)原告三維電子立體圖沒有明顯篡改痕跡,且創(chuàng)建時間在涉案專利申請之前,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可排除原告抄襲被告的可能性。最后,被告未能提供其完成涉案專利設計過程的證據。據此,一審法院認為,涉案專利的技術方案來源于原告三維電子立體圖,而原告未將相關權利轉讓給被告,被告亦無證據證明其系合法取得,故被告憑借原告的技術方案申請專利而獲得的相關權利,應歸屬于原告。
  專利權權屬糾紛案件審理的爭議焦點是,在存在爭議的雙方中確定專利權的權屬,對于涉案專利是否具備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實用性,是否具備專利授權條件,應在專利授權行政程序中解決,被告有關其使用現(xiàn)有技術的抗辯,一審法院不予采納。
  一審法院判決:名稱為“一種新型油炸鍋”(專利號為ZLXXXXXXXXXXXX.1)的實用新型專利權歸原告全氏公司所有,被告勁森公司、被告唐某在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配合辦理上述專利權屬變更手續(xù)。案件受理費人民幣800元,本案與(2018)滬73民初219、221、222號案件司法鑒定費共計人民幣10,000元,由被告勁森公司、唐某負擔。
  二審中,上訴人勁森公司、唐某向本院提交了新的證據材料。證據1.專利號為ZLXXXXXXXXXXXX.X,專利名稱為“一種新型的真空油炸機”的實用新型專利文件;證據2.專利號為ZLXXXXXXXXXXXX.0,專利名稱為“一種新型真空油炸機”的實用新型專利文件;證據3.國家知識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第28261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證據4.專利號為ZLXXXXXXXXXXXX.3,專利名稱為“一種油炸罐”的實用新型專利文件。證據1-4證明上訴人涉案專利技術方案來源于現(xiàn)有的公知技術和對公知技術的改進。證據5.被上訴人與上海云清食品淮安有限公司簽署的《產品購銷合同》及產品照片;證據6.被上訴人與江蘇好吃來食品有限公司簽署的《產品購銷合同》及產品照片;證據7.被上訴人與泰州市中藝農業(yè)生態(tài)園藝有限公司簽訂的《產品購銷合同》及產品照片。證據5-7證明被上訴人將其三維電子立體圖中的技術方案通過公開銷售的方式公開給了社會公眾,該圖紙所載技術方案已成為公知技術。證據8.勁森公司涉案專利的技術圖紙,證明勁森公司獨立設計研發(fā)了涉案專利,勁森公司的設計圖紙與被上訴人主張的圖紙在很多結構和細節(jié)上并不相同,部分部件相同是因為屬于公知技術,創(chuàng)新部分是自己獨立研發(fā)的。被上訴人全氏公司發(fā)表質證意見認為,證據1-8真實性無異議,但和本案沒有關聯(lián)。
  上訴人勁森公司、唐某于庭審后另向本院提交了7份證據材料:1.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2.外來從業(yè)人員綜合保險繳納情況,參保人員城鎮(zhèn)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繳費情況;3.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杭州億天輕工機械有限公司企業(yè)查詢情況;4.上海瑞派機械有限公司出具的工作經歷證明;5.上海瑞派機械有限公司的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百度百科資料和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報告;6.上海嘉迪機械有限公司出具的工作經歷證明;7.上海嘉迪機械有限公司的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百度百科資料和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報告。以上證據材料用以證明唐某的學歷背景以及從事食品機械的設計研發(fā)工作。被上訴人對上訴人提交的證據材料1-3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無法證明唐某學過機械設計;對于證據材料4-7真實性有異議。
  本院認為,上訴人勁森公司、唐某提交的證據1-4無法判斷涉案專利技術方案來源于現(xiàn)有公知技術和對公知技術的改進;證據5-7所涉合同及所附照片無法全部展示該些產品的相關技術特征,無法確認該些產品技術特征與被上訴人技術圖紙中的相關技術特征一致,故亦無法判斷涉案專利技術方案來源于現(xiàn)有公知技術和對公知技術的改進;證據8技術圖紙并無形成時間,亦無其他證據予以印證,無法證明涉案專利系由唐某研發(fā),故本院對于上述證據均不予采信。關于上訴人勁森公司、唐某于庭審后另向本院提交的7份證據材料,對于證據材料1-3,被上訴人認可該些證據的真實性,本院對該些證據材料的真實性亦予以確認。被上訴人對證據材料4-7的真實性有異議,但并未提供充分反證,故本院對該些證據材料的真實性予以確認。
  被上訴人全氏公司未向本院提交新的證據材料。
  本院經審理查明,一審查明的事實基本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二審中,上訴人勁森公司、唐某對其在一審中認可的,一審法院在另案中涉案專利與原告電腦中三維電子立體圖技術特征比對現(xiàn)場勘驗提出異議,認為在一審法院確認的7項相同點中,第1點(對應權利要求1)被上訴人技術圖紙中固定在油炸鍋蓋頂部的并非是連接桿,而是萬向節(jié);第2點(對應權利要求4)被上訴人技術圖紙中沒有保溫層;第4點(對應權利要求7)涉案專利出油口位于油炸鍋體底部,進油口位于油炸鍋體的上部,而被上訴人技術圖紙中出油口和進油口均位于油炸鍋體的底部。在一審法院確認的4項不同點中,認為第1點被上訴人技術圖紙中沒有長槽;第2點“所述翻蓋裝置還包括平衡桿”,被上訴人技術圖紙中體現(xiàn)為固定桿,而非萬向節(jié)。對于一審法院確認的涉案專利與被上訴人技術圖紙的其余相同點與不同點無異議。被上訴人全氏公司認為,被上訴人技術圖紙中固定在油炸鍋蓋頂部的是連接桿,包括萬向節(jié),萬向節(jié)與翻蓋長臂連接處有一“長槽”;被上訴人技術圖紙中亦有平衡桿連接翻蓋長臂和油炸鍋蓋,有彈性功能;確認被上訴人技術圖紙中出油口和進油口均位于油炸鍋體的底部,對于一審法院確認的涉案專利與被上訴人技術圖紙的其余相同點與不同點無異議。
  本院另查明,上訴人唐某畢業(yè)于湖南農業(yè)大學,本科學歷,專業(yè)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其曾在上海瑞派機械有限公司及上海嘉迪機械有限公司工作,職位系技術工程師。
  被上訴人全氏公司技術圖紙中油炸鍋蓋頂部與翻蓋長臂連接的位置固定有萬向節(jié),萬向節(jié)與翻蓋長臂連接,連接處有一“長槽”;對應涉案專利平衡桿的位置,被上訴人技術圖紙亦為一“桿”,該“桿”連接翻蓋長臂與油炸鍋蓋;涉案專利出油口位于油炸鍋體底部,進油口位于油炸鍋體的上部,而被上訴人技術圖紙中出油口和進油口均位于油炸鍋體的底部。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爭議的焦點為涉案專利權是否應歸被上訴人全氏公司所有。
  首先,一審法院在另案中就涉案專利與被上訴人電腦中的三維電子立體圖組織了現(xiàn)場勘驗,本案二審中,被上訴人儲存該些圖紙的電腦無法打開,上訴人依據被上訴人一審提交法院的光盤改變一審確認的比對意見。被上訴人認為一審比對的基礎是被上訴人電腦中的三維電子立體圖而非光盤中的圖紙,被上訴人技術圖紙有技術改進的過程,故不認可上訴人關于一審技術比對提出的異議。對此,本院認為,一審確認的技術比對的基礎是被上訴人電腦中的三維電子立體圖,而非被上訴人起訴時提交法院光盤所載的技術圖紙,上訴人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智軍亦在一審明確認可的另案勘驗筆錄上簽字確認,在沒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本院認可一審法院的比對意見,對上訴人相關主張不予支持。
  結合一審中雙方認可以及二審查明的相關事實,涉案專利與被上訴人技術圖紙的區(qū)別點在于:1.權利要求1“固定在油炸鍋蓋頂部的連接桿、與連接桿固定連接的翻蓋長臂以及與翻蓋長臂固定連接的翻蓋電機”,權利要求2“所述翻蓋裝置還包括壓簧,所述壓簧位于所述油炸鍋蓋和翻蓋長臂之間連接桿上”,而原告技術圖紙中體現(xiàn)為油炸鍋蓋頂部與翻蓋長臂連接的位置固定有萬向節(jié),萬向節(jié)與翻蓋長臂連接,連接部分有一“長槽”;2.權利要求3“所述翻蓋裝置還包括平衡桿,所述平衡桿一端固定在所述翻蓋長臂上,另一端與所述油炸鍋蓋接觸”,而被上訴人技術圖紙中亦體現(xiàn)為一“桿”,該“桿”連接翻蓋長臂與油炸鍋蓋;3.權利要求5“該油炸鍋還包括脫油電機基座,所述脫油電機基座與所述脫油電機連接”,而被上訴人技術圖紙中脫油電機直接與鍋底相連;4.權利要求6“所述料籃中心為空心六角柱狀結構”,被上訴人技術圖紙中體現(xiàn)為四角柱狀結構;5.涉案專利出油口位于油炸鍋體底部,進油口位于油炸鍋體的上部,而被上訴人技術圖紙中出油口和進油口均位于油炸鍋體的底部。對于上述區(qū)別點,本院認為,涉案專利的連接桿和壓簧與被上訴人技術圖紙中的萬向節(jié)和“長槽”結構均能起到連接和緩沖作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即可聯(lián)想到;平衡桿的結構在被上訴人技術圖紙中亦有所體現(xiàn);脫油電機基座的連接方式、料籃的形狀結構與出進油口位置也僅系對被上訴人技術圖紙的局部改動,故上述區(qū)別點相較被上訴人技術圖紙并無實質性的技術改進。
  其次,上訴人雖向本院提交了涉案專利技術圖紙、唐某學歷及工作經歷證明,但該些技術圖紙并沒有形成日期,亦無其他研發(fā)過程證據資料相互印證,僅憑唐某的學歷及工作經歷證明不足以證明其研發(fā)了涉案專利。
  再次,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存在經營上的合作關系,被上訴人側重加工生產,上訴人主要負責對外市場溝通聯(lián)絡,且被上訴人法定代表人申請了若干相關領域專利證明其具備設計能力,被上訴人三維電子立體圖創(chuàng)建時間亦在涉案專利申請之前。
  綜合以上事實,本院認為,涉案專利的技術方案來源于被上訴人技術圖紙,上訴人并未作出實質性的技術改進,一審法院的相關認定并無不當,本院對上訴人的相關上訴理由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勁森公司、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800元,由上訴人上海勁森輕工機械有限公司、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員:陶??冶

書記員:張本勇

Related posts

評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

發(fā)表評論

評論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