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丹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法定代表人:戴毅,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余立人,上海市傅玄杰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江,上海市傅玄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沈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原告上海丹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某公司)與被告沈某某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8月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10月2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上海丹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余立人、陳江,被告沈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丹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沈某某賠償車車輛維修費等66,790元。事實和理由:原告于2011年5月19日以18.7萬元購得別克陸尊系列商務車一輛,車牌號為滬LKXXXX(以下簡稱系爭車輛)。被告曾是原告的駕駛員,被連人帶車(系爭車輛)派至原告指定的公司負責各種人員用車,雙方勞動關系自2007年4月10日至2016年8月31日止,之后,被告一直占用系爭車輛不予返還原告。因被告遲遲不予歸還,2019年初原告申請強制執(zhí)行,2019年3月28日,在執(zhí)行法官主持下,被告將系爭車輛、鑰匙、行駛證歸還了原告。雙方當場對系爭車輛的現狀予以了視頻取證。原告初步發(fā)現車輛已經無法正常啟動、內飾經日曬全部氧化、外觀油漆龜裂。四輪爆裂、底盤生銹,行駛證的年檢時間只到2017年5月。
原告認為,本案系爭車輛歸原告所有,被告未經原告同意,自勞動關系結束后占用系爭車輛至2019年3月28日。因被告使用管理不善給車輛造成嚴重損壞,致使車輛無法正常使用。原告為恢復車輛完好并可正常行駛,必須支付相應的費用,這些損失系被告所致,理應向原告賠償相應損失。要求支持原告訴訟請求。
沈某某辯稱,本人于2007年4月至2016年8月31日在原告處任駕駛員,連人帶車派至其他公司用車,后其他公司終止了與原告的租車業(yè)務。2016年9月,原告與本人結了工資等費用,當時本人提出在原告處工作期間原告未為本人繳納社會保障及公積金,要求原告予以解決,原告稱不可能為本人繳納費用,原告車也未拿就走了。后本人向勞動仲裁申請仲裁得到支持,原告不服仲裁,雙方的勞動爭議訴訟經過一、二審審理才終結。
后原告又提起仲裁要求歸還車輛并支付租金,仲裁只支持了車輛返還,未支持原告的其他請求。原告于2018年2月14日向法院起訴,于2018年5月7日被法院按撤訴處理。因原告從未有辦公場所,故本人無法將車交到原告公司,本人于2018年5月10日,用短信通知原告至本人處交車,但原告也拒絕交接。
系爭車輛維修系原告單方委托,維修損失與本人無因果關系,原告要求本人賠償損失無法律依據。因原告遲遲不履行為本人繳納社保及公積金,致本人付出了替原告保管車輛的勞動,應有權力要求原告支付相應的停車費及報酬。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本案系爭車輛(別克陸尊商務車,車牌號滬LKXXXX)所有權人系丹某公司。沈某某于2008年8月起至2016年8月31日止與丹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擔任駕駛員工作。系爭車輛系沈某某在丹某公司在職期間丹某公司提供的勞動工具。
沈某某于2016年9月26日提起與丹某公司的勞動仲裁,經一、二審審理,判決于xxxx年xx月xx日出生效。因沈某某在離職后未將系車車輛歸還丹某公司,丹某公司于2017年7月5日提起仲裁,要求沈某某返還系爭車輛并賠償經濟損失,2018年1月30日仲裁裁定沈某某應返還系爭車輛、對其余請求未予支持。丹某公司不服裁決,曾提起訴訟,于2018年5月7日被法院按撤訴處理。系爭車輛自2016年8月31日沈某某離職后,仍在沈某某處,自2017年5月起未作車輛年檢。
丹某公司遂向本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要求沈某某返還系爭車輛。2019年3月28日,在執(zhí)行法官主持下,沈某某在本院將系爭車輛及行駛證等交還丹某公司。交付當日丹某公司提出系爭車輛驗車時間到2017年5月,之后未驗車,另車輛無法發(fā)動、全部氧化、外觀油漆均開裂、四個輪胎全部裂開、底盤生銹剝落。對此,法院告知雙方可對車輛現狀進行拍攝取證,另案解決。沈某某答復現在就去拍視頻。
2019年4月28日至5月12日,丹某公司將系爭車輛送至上海高航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進行維修,維修費結算金額為66,790元(含拖車費400元及違章罰款200元)并出具相應維修費發(fā)票。
審理中,沈某某稱自2016年8月31日結束與丹某公司勞動關系后,系爭車輛就停在其居住新村的車棚里,2018年5月之后就從車棚里移至小區(qū)露天,期間未使用或移動過車輛、也未將車輛送去年檢,因為被告并無義務為原告保管車輛。被告要將系爭車輛交還原告,是原告拒絕接收。執(zhí)行交付車輛時,因斷電無法發(fā)動車輛,由拖車公司將車輛拖至法院交給原告的。
對此,丹某公司稱并未拒絕接收車輛,因車輛長期放在被告處,基于對車況的確認,原告要求被告將車輛還至雙方認可的檢測機構,但被告一直未將車輛還至原告指定的地點。
以上事實,除當事人的陳述外,另有原告提供的車輛信息、勞動仲裁裁決書及執(zhí)行詢問筆錄、維修費結算單及發(fā)票等證據證實,應予認定。
本院認為,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根據查明事實,滬LKXXXX車輛所有人是丹某公司,沈某某在與丹某公司勞動關系解除后仍繼續(xù)占有丹某公司提供的勞動工具,且在占有期間未對車輛進行妥善保管,導致車輛受損,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現車輛已進行維修,沈某某理應將車輛維修費支付給丹某公司。對丹某公司要求沈某某賠償車輛維修費66,790元的訴請,依法予以支持。至于沈某某抗辯系爭車輛在雙方解除勞動關系時已存在受損,首先,沈某某對此未舉證:其次,按常理如果當時車輛已受損沈某某更應即時將車輛交還以便止損,而不是繼續(xù)占有車輛讓損失擴大,故對沈某某的意見本院難以采信。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沈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上海丹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損失66,790元。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計735元,由沈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徐燕菁
書記員:朱??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