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世浦泰膜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金山區(qū)。
法定代表人:張顯超,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家金,男。
被告:蘇州威羅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跨春路XXX號XXX號樓XXX層。
法定代表人:汪靜晴,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珺,江蘇仁海方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海峰,江蘇仁海方舟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世浦泰膜科技有限公司訴稱,1.要求被告返還支付款項52.80萬元;2.要求被告支付逾期違約金7.56萬元(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9月5日合同解除,共計300天,周1‰計算)。就機器人灌膠自動線采購項目,原告與被告在2017年5月11日簽訂《上海世浦泰膜科技有限公司采購框架協(xié)議》(以下簡稱框架協(xié)議,編號為MKJ170511-2),協(xié)議約定交貨時間2017年11月30日,逾期交貨每周承擔總金額1‰違約金。原告按照框架協(xié)議于2017年5月24日支付了意向金8.8萬元,于2017年8月31日支付方案確定后的預付款44萬元。被告一直借采購方案中細小且不影響整體產(chǎn)線的具體細節(jié)要素,不向原告提交該項目的人員安排、計劃進度、交貨期限、配套設備采購。原告被迫于2018年9月5日向被告發(fā)函解除合同,要求被告返還已支付款項。
被告蘇州威羅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提交答辯狀期間,對管轄權提出異議認為,雙方簽訂的合同中約定由甲方所在人民法院仲裁裁決,該約定屬于既約定仲裁又約定法院管轄,屬無效約定。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爭議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協(xié)議無效。本案應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的規(guī)定,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要求將本案移送至蘇州工業(yè)園區(qū)人民法院管轄。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爭議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協(xié)議無效。本案系爭合同第18.2條約定,如因本協(xié)議發(fā)生任何爭議,合同雙方應通過友好協(xié)商方式解決。如果未能就此達成協(xié)議,任何一方有權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仲裁解決。該約定中雖載有“仲裁解決”這一詞語,但該仲裁解決的行使主體是人民法院,而非仲裁機構,其表達的真實意思是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對系爭合同引發(fā)的糾紛具有唯一性的處理權,并未包含仲裁機構也可以處理的內(nèi)容。該約定有效。故本院作為甲方(原告上海世浦泰膜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對本案有管轄權。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被告蘇州威羅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的異議。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哲
書記員:李??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