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上海上器集團母線橋架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法定代表人:陳如川,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計時俊、徐莉莉,上海華夏匯鴻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四川省成都市。
法定代表人:鄧元發(fā),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于全、賈芳,四川聚仁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上器集團母線橋架有限公司與被告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本院于2019年3月2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被告在答辯期內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異議,本院裁定駁回后,被告提出上訴。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于2019年5月24日作出裁定,維持原裁定。本院于2019年7月17日、同年8月1日兩次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徐莉莉、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于全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合同違約金45萬元(即合同總價×20%取整得出60萬元,扣減已付15萬元)。事實和理由:原告與原中鐵智慧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智慧”)于2015年6月16日簽訂《母線槽采購合同》,合同第12.14條約定一方?jīng)]有法定或約定事由而單方解除合同的,應承擔所涉合同價款的20%的違約金。合同簽訂后,原告應中鐵智慧要求先后開具了總額為3,011,400元的發(fā)票,中鐵智慧收到發(fā)票后支付原告定金10萬元及預付貨款5萬元。原告依約準備材料以隨時待命完成合同約定的供貨。但中鐵智慧一直未通知原告供貨。2018年1月3日,中鐵智慧通知原告解除合同,并告知其即將注銷。與中鐵智慧就合同解除違約金協(xié)商未果,原告起訴,案號為(2018)滬0114民初8279號(以下簡稱“8279號案”)。該案審理中,雙方表示愿意調解,原告撤回起訴。撤訴后,中鐵智慧不接受調解方案,原告再次訴至法院,案號為(2019)滬0114民初1249號,審理中,原告得知中鐵智慧已注銷,原告再次撤訴。通過查詢企業(yè)內檔,中鐵智慧清算注銷后的責任承擔主體為投資人“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即被告。被告作為中鐵智慧的股東,在明知存在訴訟的情形下,辦理注銷手續(xù),導致合同主體不存在而無法繼續(xù)履行合同,實質為單方解除合同,故原告訴至法院。
被告辯稱,一、中鐵智慧并未通知原告解除合同,就其郵件內容而言僅僅為減除稅務風險而非解除合同。原告在8279號案的訴狀記載的第一項請求即為判決解除,這表明當時合同尚未解除,更無單方解除之說。二、就8279號案,原告當時對訟爭合同的事實及性質認識錯誤,對定金和違約金的選擇認識不清,導致其訴請明顯不能得到支持的情況下,其被迫撤回起訴。三、管轄裁定書中認定因系合同之債而被駁回管轄異議申請,所以就不存在實質性的單方解除合同的事實。四、涉案合同簽訂后,除中鐵智慧支付了定金10萬元及預付款5萬元外,合同并未得到實際履行,中鐵智慧也從未向原告提交工程所需材料設備計劃,故不存在原告所謂的準備材料之事實。五、合同約定原告供應的產(chǎn)品應為“上海電器”品牌,但事實上該商標已經(jīng)失效,且原商標權利人是上海電器工業(yè)有限公司、上海上器(集團)有限公司,原告是不能履行合同義務的。六、原告提交的《合同終止協(xié)議》是自愿協(xié)商解除的意思表示,并非是單方解除,故不適用合同12.14條20%違約金之約定。七、除原告開具發(fā)票導致其稅收損失外,原告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其存在其他的損失,中鐵智慧已支付15萬元,完全彌補原告的稅款損失。案涉產(chǎn)品系標準件,原告隨時可以對外出售,故不存在所謂的庫存積壓的事實。如原告未采取出售措施的話,也屬于其擴大損失,應由其自負相應的責任。八、如果法院認定中鐵智慧違約的,原告的利潤也不會達到20%,該行業(yè)利潤一般在3%-5%,以5%計算,利潤也在15萬余元,與中鐵智慧已付款金額差異不大,因此而起訴被告,屬濫用訴權,浪費司法資源。九、如法院認定中鐵智慧單方解除合同成立的,20%違約金約定的比例過高,我們要求調低至5%。
經(jīng)審理查明,就中鐵智慧向原告購買電力母線槽用于位于成都市青羊區(qū)蘇坡鄉(xiāng)培鳳8、10組合中壩區(qū)6組的西城中心項目建設工程事宜,雙方于2015年6月16日簽訂《母線槽采購合同》,約定材料總款暫定為3,011,400元;最終結算總價以中鐵智慧正式發(fā)出的供貨通知書來確定實際供貨數(shù)量;原告應嚴格按照中鐵智慧要求的時間、數(shù)量、規(guī)格型號將產(chǎn)品運至交貨地點;原告每次交付的產(chǎn)品名稱、數(shù)量、價格、規(guī)格、交貨地點詳見中鐵智慧的工程需用材料設備計劃的具體要求;合同價格為含稅價格,合同簽訂并收到定金后,原告應在2015年6月20日前開具合同總價70%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17%增值稅發(fā)票);合同一方?jīng)]有法定或約定事由而單方解除合同的,應承擔所涉合同價款20%的違約金等,附件一“母線槽清單”,記載材料名稱為400A密集型母線、XLC-II-1250A母線槽。合同簽訂后,原告應中鐵智慧要求開具全額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中鐵智慧向原告支付定金10萬元及預付款5萬元。2018年1月3日,中鐵智慧向原告發(fā)送郵件,稱鑒于其稅務賬戶將在2018年1月5日辦理注銷,請原告慎重考慮,先解除雙方稅務風險,再就賠償事宜另行約定。《合同終止協(xié)議》為郵件的附件,記載“后因業(yè)主方成飛公司原因,項目延緩現(xiàn)在處于暫停狀態(tài)。經(jīng)過甲方(中鐵智慧)多次與業(yè)主方溝通,成飛公司至今未能給出明確的項目啟動計劃,這導致甲乙(原告)雙方的采購合同無法繼續(xù)履行”,并提出雙方協(xié)商解除原合同。2018年1月22日,原告將全額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作紅沖處理。就中鐵智慧提出協(xié)商解除合同,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合同終止協(xié)議》亦未正式簽署。原告曾以中鐵智慧為被告提起訴訟,要求判決解除合同及償付違約金,即8279號案。之后,原告撤回該案訴訟。2019年1月7日,原告再次向中鐵智慧提起訴訟后,因中鐵智慧已注銷,原告又撤回訴訟,并以中鐵智慧的保結人為被告,形成本次訴訟。
另查,2018年11月22日,中鐵智慧注銷登記,在清算報告中記載“投資人‘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保證企業(yè)債務清償完畢,所報清算備案材料準確、真實、完整,并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一切法律責任”。
以上事實,由《母線槽采購合同》、郵件及所附《合同終止協(xié)議》、發(fā)票、中鐵智慧企業(yè)工商信息、清算報告、股東會決議、8279號案庭審筆錄及當事人陳述等為證,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原告與中鐵智慧間買賣合同合法有效,對雙方均有約束力。依中鐵智慧向原告發(fā)送的《合同終止協(xié)議》記載,因中鐵智慧與其業(yè)主方項目未能啟動的,致其與原告間合同無法繼續(xù)履行,故系爭合同不能繼續(xù)履行的原因在于中鐵智慧。在中鐵智慧發(fā)送的郵件及附件《合同終止協(xié)議》中,中鐵智慧已提出協(xié)議解除合同的意愿。原告也表示在收到郵件后雙方曾進行過溝通,但最終未能達成一致,故雙方未能就系爭合同的解除協(xié)商一致。原告撤回8279號案起訴,系爭合同紛爭尚未得到解決,中鐵智慧卻注銷登記,使其合同主體資格不復存在,導致系爭合同無法繼續(xù)履行,該行為應理解為中鐵智慧已單方面解除合同。原告以中鐵智慧注銷登記之日(即2018年11月22日)為解除合同之日,本院予以確認。關于違約責任,系爭合同中既約定定金,也約定了違約金。在此情形下,原告享有選擇權,原告選擇適用違約金條款,于法無悖。關于違約金數(shù)額,被告認為即便構成違約,合同約定總價款20%屬約定過高,原告的實際損失僅在于稅款。原告則認為包括稅款利息、存貨在內的實際損失遠大于總價款20%,約定并不過高。就損失部分,被告對于原告存在稅款利息損失不持異議。對于存貨損失,原告并未提供證據(jù)予以證明,且合同約定原告系根據(jù)中鐵智慧的工程需用材料設備計劃進行配貨,在中鐵智慧未發(fā)送用材計劃時,原告主張該部分損失,無事實依據(jù)。鑒于違約金以補償性為主、懲罰性為輔,本院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jù)公平、誠實信用原則,將違約金數(shù)額調整為20萬元。因鐵智慧就系爭合同項下已付款15萬元,且該款可作抵銷屬雙方共識,故中鐵智慧另應償付原告違約金5萬元。依據(jù)清算報告之記載,被告應對中鐵智慧之債務承擔清償責任。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四)項、第一百一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二)》第二十條第二款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應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付原告上海上器集團母線橋架有限公司違約金5萬元。
如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8,050元減半收取4,025元,由原告負擔3,578元,被告負擔447元(被告負擔之款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交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及副本壹份,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徐??健
書記員:周敏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