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三六一度(福建)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住所地福建省晉江市。
法定代表人:丁輝煌,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曲輝靜,上海市君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西省。
原告三六一度(福建)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與被告李某某、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尋夢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3月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9年10月3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三六一度(福建)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曲輝靜,被告尋夢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李某某經公告送達開庭傳票,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在本案審理過程中,原告撤回對尋夢公司的起訴。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三六一度(福建)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20,000元;2.被告賠償原告為維權而支出的合理費用3,400元。
事實和理由:原告是國內知名度非常高的品牌體育用品企業(yè),先后獲得《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證書》等眾多榮譽,也是奧運會、亞運會、世博會等重大體育賽事的合作伙伴?!啊庇?008年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原告系第XXXXXXX號“”注冊商標的商標專有權人,該商標核定使用商品為服裝、鞋等。原告發(fā)現(xiàn)被告在“拼多多”網絡購物平臺上經營的“云姐鞋業(yè)”店鋪中銷售侵犯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經比對,被告銷售的系假冒商品。被告在商品的銷售頁面和商品上使用了與原告涉案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標識,惡意攀附原告著名商標,客觀上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混淆,屬于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被告李某某未作答辯。
本院經審理查明:
原告于2003年7月7日成立,經營范圍為生產運動鞋、服裝等。2012年3月21日,原告經核準注冊第XXXXXXX號“”商標,注冊有效期限為2012年3月21日至2022年3月20日,核定使用的商品為第25類:鞋,運動鞋等。
上海市楊浦公證處(2018)滬楊證經字第5709、5841號第公證書顯示:“云姐鞋業(yè)”系“拼多多”購物平臺商戶;店鋪內“運動男鞋四級網面運動鞋跑步鞋夏季休閑透氣旅游鞋品牌新潮學生鞋”商品銷售頁面顯示,單獨購買價格為79元,拼單價格為66元,2人拼單,已拼208件,商品展示圖片中鞋一側使用了“”標識;公證購買的商品在鞋盒、鞋身、包裝紙和吊牌上多處使用“”標識。經當庭比對,該商品銷售頁面以及公證實物上使用的“”標識與原告注冊商標相同。原告認為,前述公證購買商品系假冒商品,假冒商品特征(掛牌款號、洗嘜標識等)與正品特征不符。
另查明,被告李某某在尋夢公司經營的“拼多多”購物平臺注冊“云姐鞋業(yè)”店鋪。原告確認,被控侵權商品鏈接已刪除。
原告為本次維權支出律師費2,500元、公證費900元。
上述事實,有公證書、被控侵權商品實物、公證費發(fā)票、律師費發(fā)票、原告鑒定報告以及當事人陳述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原告經核準,依法取得第XXXXXXX號“”注冊商標專用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保護,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以及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本案中,被控侵權商品為鞋,與原告涉案注冊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類別相同,而被控侵權標識與原告涉案注冊商標相同,因此被告銷售的是侵害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被告銷售了侵害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且在本案中未證明侵權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亦未說明商品的提供者,屬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應當承擔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的法律責任。至于賠償金額,由于原告未舉證證明其因被告侵權遭受的實際損失,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也不能確定,本院依據(jù)本案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原告企業(yè)、商標和品牌的知名度,被告的侵權方式、范圍、主觀過錯程度及銷售數(shù)量、價格等因素,酌情確定合理數(shù)額。公證費與律師費系合理支出,本院依法予以支持。被告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因此產生的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第六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三項、第六十三條第一款、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二款、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李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三六一度(福建)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經濟損失8,500元;
二、被告李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三六一度(福建)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為制止侵權行為而支付的合理開支3,400元;
三、駁回原告三六一度(福建)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其余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85元,由原告三六一度(福建)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負擔87.50元,由被告李某某負擔297.50元;公告費560元,由被告李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知識產權法院。
審判員:王蘭芳
書記員:施大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