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萬某(廣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廣州市增城區(qū)中新鎮(zhèn)福和三逕村福中路51號(A1辦公樓、G1技術開發(fā)樓1、C2甲類車間2)。
法定代表人:原樹華,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立強,廣東法廣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曉超,廣東法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宜昌弘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宜都市松木坪鎮(zhèn)賀炳炎大道228號。
法定代表人:鄭聯(lián)美,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鄭聯(lián)平,該公司股東及員工。
原告萬某(廣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與被告宜昌弘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8月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代理人王曉超,被告的委托代理人鄭聯(lián)平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支付原告貨款共計274500元及逾期付款利息合計6954元(逾期付款利息利率按照4.35%年計算,暫計至2018年8月1日止,實際要求計算至付清欠款之日止,利息系三批貨物分段計算);2.本案全部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被告簽訂《內銷銷售總合同》約定由原告向被告供貨,貨物總類、數(shù)量、單價、交貨地點、包裝方式、貨價、交貨期以訂單為準,貨物結算方式及期限為月結30天,即當月貨款于次月1日起30天內付清?,F(xiàn)被告拖欠原告2017年9月份貨款63000元、2017年11月份貨款147000元及2018年1月份貨款64500元。經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仍拒不支付。
被告辯稱,原告所訴的欠付貨款和利息答辯人不認可。答辯人沒有收到任何人通知要求付款,與原告的買賣是公司股東胡宗偉私自經辦的,答辯人對貨款的數(shù)額是否屬實也不清楚,需要與胡宗偉核實,但無法取得聯(lián)系。2017年底,答辯人已經將欠付款項全部結清,原本不知道欠原告貨款的事情,是今年年初才聽說欠原告貨款的事情。原告沒有提供在收到貨后30天內結算貨款的證據。
當事人圍繞訴訟主張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雙方當事人對證據均存在爭議,本院認證如下:1、原告提交的對賬清單復印件及送貨單3張、采購單復印件、增值稅發(fā)票復印件,以及補簽的內銷合同復印件,合同中有被告股東胡宗偉簽字確認,被告也認可收取了部分貨物及涉案貨物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并對發(fā)票進行了抵扣,因此,雖然上述證據存在瑕疵,但能夠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故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本院予以確認;2、被告提交的寶睿硅膠制品有限公司退貨單一組,佛山市順德區(qū)瀚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退貨單6份,被告擬證明原告供應的貨物存在質量問題,導致其生產的產品被退貨、被扣款。但上述事實系被告與案外人之間的退貨法律關系,質量問題是否是原告供應的貨物造成的無法證明,故上述證據因缺乏與本案的關聯(lián)性,本院難以采納。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7年,通過與被告股東胡宗偉接洽,原、被告達成買賣導電銀漿的合意。原告于2017年9月22日、2017年11月7日、2018年1月24日向被告供應三批次貨物,供貨金額分別為63000元、147000元、64500元,合計金額為274500元,供貨方式約定為送貨至被告住所地,由被告簽收。原告分四筆向被告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被告收取發(fā)票后已抵扣稅款。
同時查明:2018年1月20日,雙方采取電子郵件方式補充簽訂了《內銷銷售總合同》,因原告系提供復印件,并且復印件字跡模糊不清,本院要求原告在指定的期限內提交原件,原告未提供,導致本院無法辨認合同內容。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
》第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之間沒有書面合同,一方以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fā)票等主張存在買賣合同關系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以及其他相關證據,對買賣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認定”,本案中,雙方補簽了《內銷銷售總合同》,被告當庭認可工作人員簽收兩批次貨物,也收取了原告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并進行了抵扣,足以認定雙方的買賣合同關系成立、生效。因此,對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下欠貨款274500元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四款“買賣合同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或者該違約金的計算方法,出賣人以買受人違約為由主張賠償逾期付款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為基礎,參照逾期罰息利率標準計算”之規(guī)定,對于原告主張按照年利率4.35%支付的逾期付款利息,本院予以支持。因原告提交的《內銷銷售總合同》內容模糊不清,本院無法辨認其中關于付款期限的約定內容,故對于逾期付款利息,本院認定從原告起訴之日即2018年8月2日開始計算至欠款付清之日止。
據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五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
》第一條第一款、第二十四條第四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宜昌弘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支付原告萬某(廣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貨款274500元及利息(以274500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4.35%從2018年8月2日計算至欠款付清之日)。
二、駁回原告萬某(廣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2761元、保全費1927元,由被告宜昌弘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張冬芹
書記員: 江頔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