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某支
李某
李英英
李天成
易友友
盧厚書(湖北王府律師事務所)
黃清章(湖北王府律師事務所)
董海山
謝某某
彭仁峰(湖北子彥律師事務所)
呂海濤(湖北子彥律師事務所)
京山春風汽運有限公司
何大林(湖北京源律師事務所)
荊門市富鑫運輸服務有限公司
宋濤(湖北新天律師事務所)
原告萬某支,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鐘祥市人,系死者李開貴之妻。
原告李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系死者李開貴之子。
原告李英英,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系死者李開貴之女。
原告李天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系死者李開貴之父。
原告易友友,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系死者李開貴之母。
五
原告
委托代理人盧厚書、黃清章,湖北王府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董海山,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運輸戶。
被告謝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系被告董海山之妻。
兩
被告
委托代理人彭仁峰、呂海濤,湖北子彥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京山春風汽運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劉成艮,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何大林,湖北京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荊門市富鑫運輸服務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陳國祥,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宋濤,湖北新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萬某支、李某、李英英、李天成、易友友與被告董海山、謝某某、京山春風汽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春風公司”)、荊門市富鑫運輸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鑫公司”)公路旅客運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曹振華擔任審判長,與審判員劉明遠、人民陪審員趙大波參加的合議庭,于2013年8月22日、11月2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萬某支、李某及五原告委托代理人盧厚書、黃清章,被告董海山、謝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彭仁峰、呂海濤,被告春風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何大林,被告富鑫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宋濤到庭參加了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五原告訴稱:2013年5月29日6時50分許,死者李開貴因外出打工需搭乘董某經(jīng)營的楊峰至武昌的客車,乘坐由董某安排的陳希宏所有并駕駛的鄂H×××××號小型普通客車,沿何集至楊峰公路由北向南行駛至永隆鎮(zhèn)樊家巷村四組路段時,發(fā)生單方交通事故,造成李開貴死亡的嚴重后果。
經(jīng)京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認定,死者李開貴在該事故中無責任。
經(jīng)了解,董某自購鄂H×××××、鄂H×××××號大型普通客車,專門從事經(jīng)營沙洋至武昌、楊峰至武昌的客運班線,兩輛大客車分別登記在春風公司和富鑫公司名下。
自2012年以來,董某與陳希宏達成口頭協(xié)議,由陳希宏利用自家的小型普通客車,負責將需要搭乘上述兩輛大客車的乘客,接送到董某指定的地點上車,陳希宏不向乘客收取任何費用,由董某按每天40元(每月1200元)的標準向陳希宏支付固定報酬。
原告認為,死者李開貴與董某之間形成事實上的公路旅客運輸合同關系,董某安排陳希宏接送乘客的行為,系其履行該合同的組成部分,其行為后果應當由董某承擔。
李開貴作為乘客,在運輸過程中遭受意外傷害致死,董某作為實際承運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謝某某與董某系夫妻,應當承擔共同賠償責任。
春風公司和富鑫公司作為營運客車登記的所有人,對營運客車在運輸過程中造成的乘客傷亡,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原告訴至法院,請求:1、判令被告董某、謝某某共同賠償五原告各項經(jīng)濟損失262520.50元,被告春風公司、富鑫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2、四被告共同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
被告董某、謝某某辯稱:死者李開貴與我方之間的公路旅客運輸合同未成立;本案是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侵權糾紛,原告應向侵權人主張權利;五原告起訴我方?jīng)]有法律依據(jù),請求人民法院駁回五原告對我方的訴請。
被告春風公司辯稱:本案系交通事故引起的損害賠償糾紛,五原告起訴遺漏當事人,應當由原告申請追加陳希宏為本案被告;我方與死者李開貴沒有建立公路旅客運輸合同關系,李開貴的損失發(fā)生在其與陳希宏之間的運輸合同關系中;鄂H×××××的實際車主是張飛雄,不是董某,五原告起訴我方?jīng)]有法律依據(jù),請求人民法院駁回五原告對我方的訴請。
被告富鑫公司辯稱:我方不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富鑫公司
并非楊峰至武昌客運班線的經(jīng)營者和承運人,陳希宏的載客行為不是我方或春風公司與乘客之間客運合同的延伸,我方既沒有委托陳希宏接送旅客,也從未向陳希宏支付過報酬。
本案也不符合“多式聯(lián)運”的特性,系因交通事故引起的損害賠償糾紛,五原告起訴遺漏當事人,應當由原告申請追加陳希宏為本案被告。
五原告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供如下證據(jù):
證據(jù)一、五原告的身份證復印件三份、家庭人口結構證明二份,擬證明:五原告與死者李開貴的關系,系本案的合格主體。
證據(jù)二、京山縣交警大隊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一份、荊門五三醫(y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書一份,擬證明:李開貴乘坐由陳希宏駕駛的鄂H×××××號小型客車發(fā)生了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李開貴死亡的后果,李開貴在此次事故中無責任,由陳希宏承擔全部責任。
證據(jù)三、京山縣公安局人口管理信息復印件兩份、陳希宏的駕駛證及行駛證復印件各一份,擬證明:董某、陳希宏的身份信息以及陳希宏所有的鄂H×××××號小型普通客車的登記信息。
證據(jù)四、京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對陳希宏、董某的訊問、詢問筆錄各一份、董某張貼的《車訊》廣告一份,擬證明:1、鄂H×××××、鄂H×××××號大型普通客車的實際營運人為董某;2、陳希宏受董某指示安排并為其免費接送乘客到指定地點乘車的事實;3、董某按每天40元(每月1200元)的標準支付陳希宏固定報酬的事實;4、死者李開貴與董某之間存在公路旅客運輸合同關系的事實。
證據(jù)五、荊門市車管所的車輛登記信息資料復印件兩份,擬證明:鄂H×××××號客車登記的所有人為春風公司、鄂H×××××號客車登記的所有人為富鑫公司。
證據(jù)六、荊門市工商局的企業(yè)登記信息資料兩份,擬證明:春風公司和富鑫公司具有從事公路客運的資質及基本情況。
證據(jù)七、交通費發(fā)票粘貼單一份,擬證明:親屬處理李開貴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用。
證據(jù)八、工資證明三份,擬證明:李開貴之子李某、之女李英英及女婿何雷雷處理李開貴喪葬事宜發(fā)生的誤工損失。
證據(jù)九、鐘祥市舊口鎮(zhèn)六井村村民委員會的證明一份,擬證明:李開貴的死亡不僅給其家庭造成了重大的經(jīng)濟困難,而且給其近親屬造成了重大的精神傷害。
證據(jù)十、同車受傷乘客萬艾明的通話清單兩份及乘客朱蘭珍通話清單一份,擬證明:李開貴及其他乘客與董某存在公路旅客運輸合同關系。
證據(jù)十一、依五原告申請,本院從刑事審判庭陳希宏交通肇事案卷調取的公安機關詢問陳希宏、范明均、范正模、朱蘭珍、覃夢云、萬艾明的筆錄各一份,擬證明:此次事故中的受害人均與董某電話聯(lián)系乘車,與董某之間形成公路旅客運輸合同關系。
被告董某、謝某某為支持其辯解,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
證據(jù)一、鄂H×××××車輛行駛證、道路運輸證、線路牌復印件各一份,擬證明:鄂H×××××車輛具有合法的運營資質,本案事故發(fā)生路段不在鄂H×××××車輛運營的區(qū)間內(永隆至武昌)。
證據(jù)二、鄂H×××××車輛行駛證、道路運輸證、線路牌復印件各一份,擬證明:鄂H×××××車輛具有合法的運營資質,本案事故發(fā)生路段不在鄂H×××××車輛運營的區(qū)間內(沙洋至武昌)。
證據(jù)三、證人黎某、劉某證言,擬證明:1、被告董某與陳希宏并沒有形成固定服務關系,具有一定的隨機性;2、陳希宏等人的行為是一種攬客行為,與董某沒有形成運輸關系;3、陳希宏等人收集的客源人數(shù)不確定,到楊峰后并不一定乘坐董某的客車。
被告春風公司為支持其辯解,向本院提交經(jīng)營合同一份,擬證明:1、鄂H×××××車輛為張飛雄所有,登記在春風公司名下;2.春風公司將永隆至武昌的線路租賃給張飛雄經(jīng)營,租賃期限為3年,永隆至武昌的發(fā)車時間為早上5點30分;3.張飛雄必須依法經(jīng)營,如果違反政策法規(guī)造成損失,由張飛雄承擔責任。
4.合同期內,租賃合同不得轉讓。
被告富鑫公司為支持其辯解,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
證據(jù)一、鄂H×××××車輛行駛證復印件一份。
證據(jù)二、鄂H×××××車輛注冊登記信息復印件一份。
上述二組證據(jù)擬證明:鄂H×××××大型普通客車所有人為富鑫公司,登記日期為2011年9月13日。
證據(jù)三、鄂H×××××車輛的《道路客運班線經(jīng)營許可證明》(鄂客運班許字HC20050號)復印件一份,擬證明:富鑫公司所有的鄂H×××××大型普通客車經(jīng)湖北省交通廳道路運輸管理局核準的客運班線為沙洋至漢口(有效期為2012年7月12日至2013年7月31日),富鑫公司并非楊峰至武昌客運班線的經(jīng)營者或承運人。
對五原告提交的證據(jù),被告董某、謝某某質證認為,對原告的證據(jù)一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該組證據(jù)不能充分證明五原告與死者李開貴的關系,還應提供相關證明;對證據(jù)二無異議,此證據(jù)可以證實本案為交通事故;對證據(jù)三中陳希宏的駕駛資格及身份信息無異議;對證據(jù)四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證明目的及證明力有異議,陳希宏的筆錄是真實的,但證人陳希宏應當?shù)酵ソ邮苜|詢,對董某的筆錄應作為當事人的陳述,車訊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只能證明董某針對鄂H×××××、鄂H×××××車輛發(fā)布經(jīng)營信息,不是合同中的要約,只是要約邀請,因此該車訊廣告不能證明董某實際是上述兩輛車的車主,不能證明李開貴與被告董某存在公路旅客運輸合同關系;對證據(jù)五、六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據(jù)七提出異議,沒有提供交通發(fā)票;對證據(jù)八有異議,收入證明不客觀,不能證明李英英的收入損失,應由相關機構出具證明,工作單位出具的證明不具有客觀性;對證據(jù)九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提出異議,既然主張本案為合同糾紛,原告就不能依據(jù)此證據(jù)主張精神損失;對證據(jù)十,通話記錄不能證明事實,李開貴根本沒有與董某電話聯(lián)系過,也沒有任何人幫其打過電話,不能確認形成客運合同關系,朱蘭珍的通話記錄沒有電信公司的印章,來歷不明,無法律上的關聯(lián)性;對證據(jù)十一有異議,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jù),系公安機關詢問受傷乘客和肇事司機所作的筆錄,不清楚上述詢問筆錄是否在刑事部分被法院已經(jīng)認定,且上述證人未到庭作證,即使證據(jù)真實,也不能證明李開貴與董某形成客運合同的要約和承諾構成要件。
對五原告提交的證據(jù),被告春風公司質證認為,對原告的證據(jù)一、二、三、五、六無異議。
對證據(jù)四提出異議:1、兩份筆錄,證人應出庭作證;2、筆錄的內容不能證明鄂H×××××車主為董某;3、車訊與春風公司沒有關聯(lián)性,沒有寫明是鄂H×××××的車訊,董某不能代表春風公司。
對證據(jù)七有異議,沒有提供票據(jù)。
對證據(jù)八,與春風公司沒有關聯(lián)性。
對證據(jù)九有異議,證明不實,村委會無權證實原告精神損失,合同糾紛不能主張精神損失。
對證據(jù)十、十一質證意見與董某、謝某某質證意見一致。
對五原告提交的證據(jù),被告富鑫公司質證認為,質證意見同春風公司質證意見一致,另對證據(jù)四補充:1、車訊沒有寫明車號;2、即使陳希宏將客人運輸至楊峰后,客人也不一定上董某的車,客人也可以乘坐別人的車。
對被告董某、謝某某提交的證據(jù),五原告質證認為,對證據(jù)一、二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提出異議,本案事故發(fā)生在鄂H×××××、鄂H×××××的運營區(qū)間。
對證據(jù)三兩證人證言有異議:1、證人證言基本可以證實陳希宏與董某之間存在雇傭合同關系,客人一般由陳希宏接送,在陳希宏沒有時間的情況下由他人接送;2、事發(fā)當天陳希宏的行為不是攬客行為,完全是為董某接送客人;3、陳希宏為董某接送旅客的對象是確定的;4、接送旅客的時間也是確定的,即每天早晨6點40分至7點左右;5、證人證言只能證實證人與董某的合作方式,不能證明董某與陳希宏的合作方式;6、兩證人的證言與董某、陳希宏在公安機關詢問筆錄有不一致的地方,應以詢問筆錄為準。
對被告董某、謝某某提交的證據(jù),被告春風公司、富鑫公司質證認為,對證據(jù)一、二無異議。
對證據(jù)三,春風公司認為與我方無關不發(fā)表質證意見;富鑫公司認為,兩證人證言可以采信,可以證實:客人不確定,客人到楊峰后不一定乘坐董某的客車,證人為董某接送客人是證人的一種攬客行為。
對被告春風公司提交的證據(jù),被告董某、謝某某、富鑫公司無異議。
五原告質證認為,對其真實性、合法性均提出異議:1、張飛雄的簽名時間應該是近期,不是2011年所簽;2、該合同與公安機關對陳希宏、董某的詢問筆錄不符,筆錄證實鄂H×××××車輛為董某經(jīng)營,與張飛雄無關,春風公司提出鄂H×××××車主為張飛雄,還應提交購置發(fā)票等證據(jù),如果當事人提供偽證,干擾民事訴訟,法庭應對當事人予以民事制裁。
對被告富鑫公司提交的證據(jù),被告董某、謝某某、春風公司無異議。
五原告質證認為,對證據(jù)一、二無異議;對證據(jù)三的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能證明鄂H×××××客車不經(jīng)楊峰至武漢。
本院依職權調取的2013年9月3日原告萬某支出具給陳希宏近親屬的收條一份,內容為:今收到陳希宏近親屬交來的補償金35000元。
五原告質證認為,該收條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
被告董某、謝某某質證認為,收條能證實五原告既向陳希宏主張權利又向被告董某主張權利不合法,應在董某的賠付款中扣減。
被告春風公司、富鑫公司對該證據(jù)質證認為,質證意見同董某、謝某某一致,另該證據(jù)與二被告無關。
對五原告提交的證據(jù),本院認證認為,四被告對證據(jù)二、三、五、六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
對證據(jù)一,死者李開貴的戶籍信息及村委會證明能夠證明五原告與死者李開貴的近親屬關系,享有訴訟主體資格,本院予以采信。
對證據(jù)四中的車訊廣告,四被告對其真實性無異議,本院對其真實性予以采信。
對證據(jù)十一公安機關所作的六份詢問筆錄以及證據(jù)四中公安機關對董某所作的詢問筆錄和對陳希宏所作的訊問筆錄符合書證的特性,不屬于證人證言,與證據(jù)十中乘客萬艾明和朱蘭珍的通話記錄,能夠客觀反映鄂H×××××(沙洋至漢口)、鄂H×××××(永隆至武昌)大型普通客車的經(jīng)營者為董某,兩客車運營區(qū)間均途經(jīng)楊峰、均為早發(fā)客車,為招攬乘客,董某在鐘祥市何集鎮(zhèn)設有聯(lián)絡點,如有乘客到武漢與董某聯(lián)系后,董某會派陳希宏的車接送乘客,轉至經(jīng)營的大客車上,每跑一次董某付陳希宏報酬40元,乘客上大客車后支付車費,何集及楊峰范圍內的居民都知曉這一乘車交易習慣的事實,故本院對上述證據(jù)予以采信。
對證據(jù)七,雖未提供交通費票據(jù),無法確認其實際支出具體金額,不予采信,但能證明其實際發(fā)生支出的事實。
對證據(jù)八,李某提交了公司證明和工資單,能夠證明李某每天的誤工損失,本院予以采信;對李英英和何雷雷所在公司出具的證明,未提交工資單等相關證據(jù),本院不予采信,但能反映二人的職業(yè)情況。
對證據(jù)九,村委會證明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不予采信。
對董某、謝某某提交的證據(jù),本院認證認為,五原告及被告春風公司、富鑫公司對證據(jù)一、二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對證據(jù)三,兩證人證言不能充分說明兩證人或陳希宏在為董某接運乘客過程中是一種攬客行為,也不能說明此次事故中陳希宏所載乘客人數(shù)和時間的不確定性,與公安機關對董某所作的詢問筆錄中董某陳述不一致,故對該組證據(jù)本院不予采信。
對春風公司提交的證據(jù),本院認證認為,該經(jīng)營合同僅能證明其與張飛雄簽訂合同的事實,并不能改變董某作為鄂H×××××客車實際車主的事實,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本院不予采信。
對富鑫公司提交的證據(jù),本院認證認為,五原告及另三被告對證據(jù)一、二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對證據(jù)三,五原告對其真實性無異議,另三被告無異議,本院對其真實性予以采信。
經(jīng)過法庭調查,結合雙方當事人的陳述及本院采信的證據(jù),查明以下事實:
董某與謝某某系夫妻。
董某從事客運經(jīng)營,系鄂H×××××、鄂H×××××大型普通客車的實際車主,鄂H×××××客車登記在春風公司名下,運營區(qū)間為永隆至武昌,鄂H×××××客車登記在富鑫公司名下,運營區(qū)間為沙洋至漢口,兩車均途經(jīng)楊峰、均為早發(fā)客車。
為招攬楊峰周邊鄉(xiāng)鎮(zhèn)乘客,董某在何集等臨街場所張貼車訊廣告,內容為:為方便廣大乘客出行方便,楊峰開往武昌豪華大巴派專車從何集免費接送乘客;發(fā)車時間早上6:40從何集出發(fā),途經(jīng)紅星、紅明、紅花、紅林,聯(lián)系人董某、聯(lián)系電話139××××1481、133××××7303。
從2012年開始,董某與陳希宏口頭約定,由陳希宏所有的鄂H×××××小型普通客車(未辦理營運資質)負責將何集乘客接送至??吭跅罘宥辰?jīng)營的客車上,每天董某向陳希宏支付報酬40元。
如遇陳希宏不能接送時,董某安排其他車輛接送,同樣支付報酬40元。
2013年5月29日清晨,李開貴由其兒媳楊琴送至何集街上,同往常一樣,李開貴站在路邊等候董某免費接送乘客的車輛,到武漢務工。
5時50分許,董某給陳希宏打電話,要求陳希宏到何集接送乘客。
隨后,陳希宏駕駛其所有的鄂H×××××小型普通客車來到何集,李開貴及另一名乘客范正模看到是董某經(jīng)常指派的免費接送車,遂乘坐上去。
后陳希宏駕車分別依次接到乘客朱蘭珍、范明均、覃夢云,在何集返回楊峰行駛至紅林村路段時,董某再次打電話讓陳希宏返回接上另兩名乘客何永平、萬艾明,陳希宏遂掉轉車頭將乘客何永平、萬艾明接上。
6時50時分許,陳希宏駕車沿何集至楊峰公路由北向南行駛至永隆鎮(zhèn)樊家巷村四組路段時,因車速過快,導致車輛側滑后失控,與路邊的行道樹側面相撞,造成車輛受損,乘客何永平、李開貴送醫(yī)院經(jīng)搶救無效分別于5月29日和5月31日死亡,另五名乘客范正模、萬艾明、朱蘭珍、范明均、覃夢云受傷的交通事故。
京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于6月3日作出京公交認字(2013)第A040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陳希宏承擔此事故的全部責任,李開貴、何永平、范正模、萬艾明、朱蘭珍、范明均、覃夢云等七人無責任。
事故發(fā)生后,陳希宏向李開貴親屬支付相關費用17000元。
五原告與四被告因就李開貴的賠償損失協(xié)商未果,訴至本院,要求四被告賠償損失共計262520.50元,其中死亡賠償金157040元、喪葬費17589.50元、父母和配偶生活費47691元(其中父母生活費9538元,配偶生活費38153元)、子女處理喪葬事宜支出交通費3000元和誤工損失42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0元,計279520.50元,扣除已領取的17000元。
本院認為,董某張貼的車訊廣告雖系商業(yè)廣告,但其內容具體確定,符合要約規(guī)定,視為要約。
李開貴知曉廣告內容且曾經(jīng)乘坐過董某指派的免費接送車,其在何集街等候表達了要去武昌的意思聯(lián)絡后,以行為的方式作出承諾,在何集街登上董某指派的免費接送車時,李開貴與董某形成了公路旅客運輸合同關系,該合同成立且生效,為有效合同,董某、謝某某抗辯合同未成立的理由不能成立。
本案系道路交通事故引起的糾紛,五原告有權選擇侵權或違約之訴,現(xiàn)五原告選擇違約之訴,于法有據(jù),對董某、富鑫公司、春風公司抗辯五原告應向侵權人陳希宏主張權利的意見,本院不予采納。
五原告直接起訴合同相對人董某,沒有起訴或追加陳希宏為本案被告,系其合法處分自己的權利,故對春風公司、富鑫公司提出本案遺漏當事人,應由五原告申請追加陳希宏為本案被告的抗辯意見,本院不予采納。
董某提供的接送車雖系免費,但它服務的對象是去武昌的旅客,其主要目的是招攬旅客,應為董某經(jīng)營客運服務的延伸,系公路旅客運輸合同的組成部分;即便是旅客中途有可能下車,不乘坐董某經(jīng)營的客車,屬于旅客終止或解除公路旅客運輸合同情形,董某可以要求旅客支付乘坐區(qū)間的票費來處理。
現(xiàn)旅客李開貴乘坐董某指派的免費接送車準備去武昌,董某作為承運人,有將旅客李開貴安全送達目的地武昌的法定義務,李開貴的死亡雖因第三人陳希宏違章駕車所致,但作為公路旅客運輸合同的相對人,董某因第三人陳希宏的原因違反公路旅客運輸合同安全保障義務,應當對旅客李開貴死亡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承擔責任,董某承擔違約責任后可向導致違約的第三人陳希宏依照法律規(guī)定和約定解決。
謝某某與董某雖系夫妻,但本案系因董某與李開貴形成公路旅客運輸合同引起的糾紛,董某系合同相對人,而其妻謝某某并非合同相對人,五原告向謝某某主張合同責任的依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董某與春風公司、富鑫公司系掛靠人與被掛靠人關系,本案發(fā)生事故的車輛是董某指派的陳希宏所有的機動車,并不是董某掛靠經(jīng)營的鄂H×××××、鄂H×××××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不能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 ?“掛靠形式從事道路運輸活動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的規(guī)定,且本案無法判斷李開貴將乘坐董某經(jīng)營的哪一輛客車,故五原告訴請要求春風公司、富鑫公司對李開貴的死亡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依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李開貴的損失,因李開貴屬農村居民,故其損失應按農村居民標準計算。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結合2013年湖北省公布的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確定李開貴死亡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為:1、死亡賠償金157040元(20年×7852元/年);2、喪葬費17589.50元;3、父母的生活費9538元(10年×5723元/年÷6人),五原告主張配偶生活費38153元,未提供足夠的證據(jù)證明其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依據(jù)不足,不予認可;4、子女處理喪葬支出的交通費1800元(因未提供正規(guī)的車票,但考慮其實際支出,酌定支持);5、子女處理喪葬事宜的誤工損失1450元(其中李某746元《(5622+5650+5527)÷90×4天》,李英英和何雷雷未提供工資單或三年平均收入證明,考慮其實際情況,酌定按制造業(yè)88元/天×4天×2人計算)。
關于原告主張的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0元請求,因本案系合同之訴,在合同之訴中請求精神損害撫慰金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的損失共計187417.50元,扣除五原告在事故發(fā)生后已從第三人陳希宏及親屬處兩次領取17000元、35000元,計52000元,實際賠償數(shù)額為135417.50元,對五原告主張從第三人陳希宏親屬處領取的35000元補償金與本案無關聯(lián)的意見,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四條 ?、第十五條 ?、第二十二條 ?、第二十六條 ?、第一百二十一條 ?、第三百零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 ?、第二十條 ?、第二十七條 ?、第二十八條 ?、第二十九條 ?、第三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董海山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賠償原告萬某支、李某、李英英、李天成、易友友各項經(jīng)濟損失135417.50元;
二、駁回原告萬某支、李某、李英英、李天成、易友友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412元,由原告萬某支、李某、李英英、李天成、易友友負擔685元,被告董海山負擔727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董某張貼的車訊廣告雖系商業(yè)廣告,但其內容具體確定,符合要約規(guī)定,視為要約。
李開貴知曉廣告內容且曾經(jīng)乘坐過董某指派的免費接送車,其在何集街等候表達了要去武昌的意思聯(lián)絡后,以行為的方式作出承諾,在何集街登上董某指派的免費接送車時,李開貴與董某形成了公路旅客運輸合同關系,該合同成立且生效,為有效合同,董某、謝某某抗辯合同未成立的理由不能成立。
本案系道路交通事故引起的糾紛,五原告有權選擇侵權或違約之訴,現(xiàn)五原告選擇違約之訴,于法有據(jù),對董某、富鑫公司、春風公司抗辯五原告應向侵權人陳希宏主張權利的意見,本院不予采納。
五原告直接起訴合同相對人董某,沒有起訴或追加陳希宏為本案被告,系其合法處分自己的權利,故對春風公司、富鑫公司提出本案遺漏當事人,應由五原告申請追加陳希宏為本案被告的抗辯意見,本院不予采納。
董某提供的接送車雖系免費,但它服務的對象是去武昌的旅客,其主要目的是招攬旅客,應為董某經(jīng)營客運服務的延伸,系公路旅客運輸合同的組成部分;即便是旅客中途有可能下車,不乘坐董某經(jīng)營的客車,屬于旅客終止或解除公路旅客運輸合同情形,董某可以要求旅客支付乘坐區(qū)間的票費來處理。
現(xiàn)旅客李開貴乘坐董某指派的免費接送車準備去武昌,董某作為承運人,有將旅客李開貴安全送達目的地武昌的法定義務,李開貴的死亡雖因第三人陳希宏違章駕車所致,但作為公路旅客運輸合同的相對人,董某因第三人陳希宏的原因違反公路旅客運輸合同安全保障義務,應當對旅客李開貴死亡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承擔責任,董某承擔違約責任后可向導致違約的第三人陳希宏依照法律規(guī)定和約定解決。
謝某某與董某雖系夫妻,但本案系因董某與李開貴形成公路旅客運輸合同引起的糾紛,董某系合同相對人,而其妻謝某某并非合同相對人,五原告向謝某某主張合同責任的依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董某與春風公司、富鑫公司系掛靠人與被掛靠人關系,本案發(fā)生事故的車輛是董某指派的陳希宏所有的機動車,并不是董某掛靠經(jīng)營的鄂H×××××、鄂H×××××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不能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 ?“掛靠形式從事道路運輸活動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的規(guī)定,且本案無法判斷李開貴將乘坐董某經(jīng)營的哪一輛客車,故五原告訴請要求春風公司、富鑫公司對李開貴的死亡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依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李開貴的損失,因李開貴屬農村居民,故其損失應按農村居民標準計算。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結合2013年湖北省公布的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確定李開貴死亡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為:1、死亡賠償金157040元(20年×7852元/年);2、喪葬費17589.50元;3、父母的生活費9538元(10年×5723元/年÷6人),五原告主張配偶生活費38153元,未提供足夠的證據(jù)證明其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依據(jù)不足,不予認可;4、子女處理喪葬支出的交通費1800元(因未提供正規(guī)的車票,但考慮其實際支出,酌定支持);5、子女處理喪葬事宜的誤工損失1450元(其中李某746元《(5622+5650+5527)÷90×4天》,李英英和何雷雷未提供工資單或三年平均收入證明,考慮其實際情況,酌定按制造業(yè)88元/天×4天×2人計算)。
關于原告主張的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0元請求,因本案系合同之訴,在合同之訴中請求精神損害撫慰金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的損失共計187417.50元,扣除五原告在事故發(fā)生后已從第三人陳希宏及親屬處兩次領取17000元、35000元,計52000元,實際賠償數(shù)額為135417.50元,對五原告主張從第三人陳希宏親屬處領取的35000元補償金與本案無關聯(lián)的意見,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四條 ?、第十五條 ?、第二十二條 ?、第二十六條 ?、第一百二十一條 ?、第三百零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 ?、第二十條 ?、第二十七條 ?、第二十八條 ?、第二十九條 ?、第三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董海山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賠償原告萬某支、李某、李英英、李天成、易友友各項經(jīng)濟損失135417.50元;
二、駁回原告萬某支、李某、李英英、李天成、易友友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412元,由原告萬某支、李某、李英英、李天成、易友友負擔685元,被告董海山負擔727元。
審判長:曹振華
書記員:郭曉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