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萬某,無業(yè)。
被告沈某設,農民。
委托代理人董偉海。
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淮安中心支公司。住所地:淮安市淮海東路118號。
負責人錢小倩,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李麗、王敏(實習),江蘇光劍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萬某與被告沈某設、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淮安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財保淮安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代理審判員陳嬌嬌獨任審理,于2013年11月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萬某,被告沈某設的委托代理人董偉海,被告太平洋財?;窗补镜奈写砣死铥惖酵⒓釉V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萬某訴稱,2012年11月8日,被告沈某設駕駛蘇08C0308手扶拖拉機沿盱城鎮(zhèn)淮建路由北向南行駛至331省道247KM+400M處交叉路口左轉彎,與原告駕駛的蘇H×××××二輪摩托車相撞,造成原告受傷,蘇H×××××二輪摩托車損壞。該事故經認定:被告沈某設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原告負事故的次要責任。另蘇08C0308手扶拖拉機在被告太平洋財?;窗补咎幫侗A私粡婋U。因協(xié)商賠償不成,特具狀貴院,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464860.65元,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被告沈某設辯稱,對事故的發(fā)生及責任認定無異議;對原告主張的醫(yī)療費中其在上海就醫(yī)所花費用不予認可;誤工費認可90天、護理費和營養(yǎng)費及住院伙食補助費認可在省人民醫(yī)院住院期間1人的護理費,交通費認可2000元,車損2000元不予認可,住宿費1000元不予認可,殘疾賠償金認可十級殘部分,精神損害撫慰金認可3000元,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不認可,因為原告所受到的傷殘不影響以后的工作和收入,并且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計算是錯誤的,鑒定費和檢查費由法庭酌情認可,施檢拖費500元不予認可,并且原告要求賠償?shù)挠嬎惴绞绞清e誤的,以上所有的賠償標準以農村標準為宜。
被告太平洋財?;窗补巨q稱,對事故的發(fā)生及責任認定無異議;保險公司已在交強險范圍內支付原告醫(yī)療費10000元,因被告車輛只是投保了交強險,故交強險限額尚余110000元。我公司不承擔鑒定費、訴訟費用。
經審理查明,2012年11月8日,被告沈某設駕駛蘇08C0308手扶拖拉機沿盱城鎮(zhèn)淮建路由北向南行駛至331省道247KM+400M處交叉路口左轉彎,與原告駕駛的蘇H×××××二輪摩托車相撞,造成原告受傷,蘇H×××××二輪摩托車損壞。該事故經盱眙縣公安局交通巡邏警察大隊認定:沈某設負事故的主要責任,萬某負事故的次要責任。事故發(fā)生后,原告先后在盱眙縣人民醫(yī)院、江蘇省人民醫(y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五次住院,期間共住院39天,共花去醫(yī)療費237844.43元(包括門診費用)。原告?zhèn)榻浤暇┽t(yī)科大學司法鑒定所鑒定,鑒定結論為:1、萬某車禍導致左眼上瞼重度下垂構成九級殘疾,面部線條狀瘢痕10cm以上構成十級傷殘。2、萬某傷后誤工期限自受傷之日起至本次定殘前一日止,傷后護理期限共120日,傷后營養(yǎng)期限以120日為宜?;ㄈヨb定費用1560元,鑒定檢查費500元。原告所駕駛的車輛花去拖車、停車等費用合計500元。
另查明,蘇08C0308手扶拖拉機在被告太平洋財?;窗补咎幫侗A私粡婋U。事故發(fā)生后,被告太平洋財?;窗补?,在交強險份額內支付原告醫(yī)療費10000元,被告沈某設給付原告5000元。其余賠償數(shù)額經原、被告協(xié)商未果,遂訴訟來院。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及其代理人的陳述,原告提供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被告沈某設的駕駛證(復印件),行駛證(復印件),盱眙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收費收據(jù)(復印件)、費用明細單(復印件)、出院記錄(復印件)、門診收費收據(jù)3張(復印件),江蘇省人民醫(yī)院門診病歷、門診收費收據(jù)、醫(yī)療費收據(jù)2張、診斷證明書、手術同意書、費用清單2份、出院記錄2份,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門診收費收據(jù)15張、住院收費收據(jù)2份、出院證明2份、費用明細2份、出院小結2份,上海市國家稅務局發(fā)票,南京醫(yī)科大學司法鑒定所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費發(fā)票,江蘇省中醫(yī)院門診收費收據(jù);被告提供的沈某設駕駛證(復印件)、行駛證(復印件)等證據(jù)予以證實。經庭審質證,本院予以認定。
另查明,本案原告萬某戶籍登記所在地為盱眙縣黃花塘鎮(zhèn)常莊村路西組11號,原告及其家人在2010年購買并入住位于盱眙縣盱城鎮(zhèn)龍泉雅苑7號樓5單元409室房屋。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及其代理人的陳述;原告提供的盱眙縣盱城鎮(zhèn)龍泉雅苑7號樓5單元409室房屋產權證、土地證,水電費發(fā)票等證據(jù)予以證實,經庭審質證,本院予以認定。
原告萬某五次共住院共計39天,其因本起交通事故所受的各項的損失,本院根據(jù)原告方提供的證據(jù)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guī)定的賠償范圍及標準,作出如下認定:
1、醫(yī)療費:237844.43元;
2、住院伙食補助費:702元(39天×18元/天);
3、營養(yǎng)費1200元(120天×10元/天)、
4、殘疾賠償金:124643.4元。因原告萬某事故發(fā)生前已離開戶籍地到城鎮(zhèn)買房并實際入住滿一年,故應參照江蘇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收入標準計算其殘疾賠償金為124643.4元(29677元/年×20年×(20%+1%)】;
5、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原告在本起事故中負次要責任,本院酌情確定精神撫慰金10000元;
6、誤工費:22115.46元(29677元/年÷365天×272天);
7、護理費:6000元(120天×50元/天);
8、交通費:3000元。原告提供了部分交通費票據(jù),鑒于原告輾轉三地交通費系實際發(fā)生的費用,故本院審核酌情確定為3000元;
9、拖車、施救、檢測費:500元;
10、鑒定費:1560元。
上述第1-3項239746.43元,4-8項合計165758.86元,第9項500元,第十項1560元。1-10項合計合計407565.29元。
本院認為,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本案中,原告萬某因交通事故產生的各項損失共計407565.29元,被告太平洋財保淮安公司已先行墊付醫(yī)療費10000元,故其仍需在交強險份額內賠償原告110500元(包含精神撫慰金10000元),剩余297065.29元,扣除被告太平洋財?;窗补緣|付的醫(yī)療費10000元,尚余287065.29元,被告沈某設按責承擔200945.7元(287065.29元×70%),扣除被告沈某設已支付的5000元,尚應支付195945.7元。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但從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來看,其因交通事故所受傷害并未導致其全部或部分喪失勞動力,故本院對其該項主張不予支持。另原告要求車輛損失賠償,但并未就其該項辯稱提供任何證據(jù)加以佐證,故本院對其該項主張不予支持。對于原告訴求的2013年1月17日的盱眙縣人民醫(yī)院門診費用110元,因其未提供相應的門診病歷或其他證據(jù)加以佐證,僅憑兩張門診收據(jù)并不能看出該診療與本次交通事故受傷的關聯(lián)性,故本院對原告的該項訴訟請求不予支持。被告沈某設辯稱原告所受傷情在江蘇省人民醫(yī)院的病例中并未有眼部受傷的相關治療,故對原告的傷殘等級及在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治療所花費的醫(yī)療費用不予認可,但綜合本案原告提供的相關病例材料及其在庭審中的陳述,本院認為,其在江蘇省人民醫(yī)院出院后入住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眼科兩次治療與之前的治療并不矛盾,并不存在排斥性,并且被告對其辯稱亦未提供其他證據(jù)加以佐證,故本院對被告沈某設的上述辯稱不予采信。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條、第十六條、第四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三款、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淮安中心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二十日內賠償原告萬某各項損失費用合計110500元。
二、被告沈某設于本判決生效后二十日內賠償原告萬某各項損失費用合計195945.7元。
三、駁回原告萬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1412元,由原告萬某負擔481元,被告沈某設負擔931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江蘇省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同時根據(jù)《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的規(guī)定向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收款單位名稱:淮安市財政局綜合處;開戶行:江蘇省淮安市農行城中支行;帳號:34×××54)。
代理審判員 陳嬌嬌
書記員: 劉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