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丁清某。
委托代理人吳小平,張家港市錦豐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王某某。
委托代理人秦秀琴,張家港市港區(qū)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華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延安中心支公司,住所地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qū)蘭家坪宏遠家園小區(qū)第1幢A單元001號。
負責人張纏科,該公司副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朱宏瑞,該公司員工。
原告丁清某與被告王某某、華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延安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華安保險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7月2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代理審判員王烈獨任審判,于2015年8月2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丁清某的委托代理人吳小平、被告王某某的委托代理人秦秀琴、被告華安保險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朱宏瑞到庭參加了訴訟。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1月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丁清某的委托代理人吳小平、被告王某某的委托代理人秦秀琴、被告華安保險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朱宏瑞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2014年1月19日12時49分左右,王某某駕駛陜A×××××小型轎車沿張家港市港豐公路由西向東行駛至303縣道20公里(港豐公路錦豐鎮(zhèn)洪福村七組路口)路段,該車左前部撞擊從南側鄉(xiāng)村道路由南向北進入港豐公路橫過機動車道丁清某駕駛的二輪電動車左側及人體,造成丁清某受傷,二車損壞。經(jīng)交警大隊認定:在該起事故中,王某某、丁清某各承擔同等責任。事故發(fā)生后,丁清某分別于2014年1月19日至同年2月9日、2015年3月2日至同年3月10日在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王某某墊付了146297.31元。因損失未得到賠償,丁清某向本院提起訴訟。
另查明,陜A×××××小型轎車行駛證登記的車主為王某某,在華安保險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以下簡稱交強險)及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以下簡稱商業(yè)險)。商業(yè)險責任限額為30萬元并投保了不計免賠條款。保險期限均自2013年12月3日零時起至2014年12月2日二十四時止。
再查明,張家港市中醫(yī)醫(yī)院司法鑒定所對丁清某的傷情進行了鑒定,并于2015年6月29日出具張中醫(yī)司鑒所(2015)臨鑒字第477號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意見的內容為:丁清某左下肢膝上截肢構成五級傷殘,TS椎體壓縮性骨折構成十級傷殘,骨盆骨折畸形愈合構成十級傷殘;建議丁清某的誤工時限為300日,營養(yǎng)時限為120日,護理時限為住院期間1人護理,出院后120日以內1人護理。丁清某支付了鑒定費2520元。
上述事實,有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車輛行駛證、駕駛證、交強險保單、商業(yè)險保單、門診病歷、出院記錄、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費發(fā)票及庭審筆錄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審理中,原告對于被告王某某墊付的費用,同意在本案中一并結算。
本院認為,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權的,作為交通事故的責任人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原告丁清某在2014年1月19日的交通事故中受傷,其主張賠償?shù)恼埱髾嗍腔诜傻囊?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交警大隊對本次交通事故已作出交通事故認定書,該認定書內容完整,程序合法,可以作為本案認定事故責任的依據(jù),本院對其內容予以采納。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jù)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同時投保交強險及商業(yè)險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同時起訴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人民法院應按下列規(guī)則確定賠償責任:(一)先由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二)不足部分,由承保商業(yè)險的保險公司根據(jù)保險合同予以賠償;(三)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guī)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陜A×××××小型轎車在華安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商業(yè)險,現(xiàn)王某某駕駛該車輛在保險期間內發(fā)生交通事故且負事故的同等責任,對于原告的損失,被告華安保險公司作為保險人應先在機動車交強險責任限額122000元范圍內賠償;交強險不足以賠償?shù)膿p失部分,因被告王某某負事故的同等責任,應由被告華安保險公司在商業(yè)險范圍內賠償65%,仍有不足的,由被告王某某賠償65%。其余損失,由原告丁清某自行承擔。原告對于被告王某某墊付的費用,同意在本案中一并結算,應予準許。
審理中,雙方確認了原告的如下?lián)p失:醫(yī)療費92485.51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400元、營養(yǎng)費6000元、護理費16640元、車輛修理費1200元、殘疾輔助器具費65500元。對于原告主張的其他損失,按有關規(guī)定認定如下:
1、誤工費。原告主張16000元(1600元/月*300天),并提供了張家港國泰國華服裝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出具的誤工證明、工資發(fā)放清單等。本院于2015年12月23日向張家港國泰國華服裝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萬麗紅進行了調查核實,萬麗紅陳述:丁清某是我公司食堂工作人員,自2013年1月份上班,因為發(fā)生交通事故,于2014年1月份離職。工資于每月20日左右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發(fā)放,每月工資1600元,系固定工資。上述證據(jù)經(jīng)質證后,被告王某某、華安保險公司均表示對上述證據(jù)無異議,但認為原告已經(jīng)超過退休年齡,對誤工費不予認可。本院認為,誤工費根據(jù)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原告受傷前有固定收入,應按其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誤工費。根據(jù)原告舉證材料和本院調查核實內容,可認定原告受傷前月收入為1600元。現(xiàn)原告主張的按1600元/月計算誤工費,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準許。原告實際誤工時限為300天,故本院認定誤工費為16000元。
2、殘疾賠償金。原告主張425890.4元(34346元/年*20年*0.62),被告王某某、華安保險公司均表示同意賠償383301.36元(34346元/年*18年*0.62)。本院認為,原告系張家港市居民,故其主張按江蘇省2014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46元計算殘疾賠償金,應予準許,原告定殘時62周歲,應計算18年,結合司法鑒定意見書,本院認定殘疾賠償金為383301.36元。
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原告主張10396.5元(23476*5/7*0.62)。并提供了由張家港市錦豐鎮(zhèn)店岸村村委會出具的證明一份[主要內容為:錦豐鎮(zhèn)店岸村長紅片5組村名丁官林、余秀珍(已經(jīng)病故多年)夫婦共生育有7個子女,丁官林無經(jīng)濟來源,主要靠子女供養(yǎng)]、人口普查登記表及常住人口信息表等證據(jù)。被告王某某、華安保險公司均表示根據(jù)本市管理辦法,被扶養(yǎng)人已經(jīng)享受退休待遇,不同意賠償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本院認為,原告于2015年6月29日被確定一個五級傷殘及兩個十級傷殘,此時原告父親丁官林已年滿80周歲,扶養(yǎng)年限按5年計算,由原告與其他子女共7人贍養(yǎng)。按照江蘇省2014年度城鎮(zhèn)居民消費支出23476元,本院認定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為10396.5元。
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計入殘疾賠償金,故本院認定殘疾賠償金為393697.86元。
3、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告主張35000元,被告王某某、華安保險公司均只認可15500元。本院認為,原告在本次交通事故中受傷,給原告精神上造成了痛苦,綜合考慮原告所受精神損害程度、本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以及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原告對事故有過錯等因素,依法酌定為22000元,在交強險中優(yōu)先賠付。
4、交通費。原告主張1000元,但并未提供票據(jù)。被告王某某表示由法院依法酌定,被告華安保險公司表示不予認可。本院認為,原告及其陪護人員因就醫(yī)確需發(fā)生一定的交通費用,綜合考慮就醫(yī)地點、時間、人數(shù)等,本院酌情認定交通費為500元。
5、鑒定費。原告主張2520元,被告王某某表示由法院依法認定,被告華安保險公司表示不予賠償。本院認為,鑒定費屬間接損失,不屬交強險賠償范圍,但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被告華安保險公司未舉證證明與投保人簽訂的商業(yè)險合同有針對該費用的免責條款并已生效,應在商業(yè)險范圍內賠償,本院認定鑒定費為2520元。
6、假肢更換費。原告主張26萬元(更換4次),并提供了由上海天助假肢矯形器有限公司出具的假肢安裝證明(主要內容為:丁清某,女,63歲,于2015年4月在我公司安裝了大腿假肢一具,此假肢使用年限為4年,每年的假肢維護保養(yǎng)費用為假肢安裝費用的10%)及項目為大腿假肢、硅膠套的上海市國家稅務局通用機打發(fā)票(金額為65000元)等證據(jù)。被告王某某、華安保險公司均表示只認可更換2次,為13萬元。本院認為,綜合考慮原告?zhèn)麣埱闆r、殘疾器具費用及使用年限,參照事發(fā)地人均壽命,本院酌定假肢更換費為195000元(更換3次)。超過賠償年限后,原告仍需繼續(xù)配置殘疾輔助器具的,可以另行向法院起訴。
7、假肢維護保養(yǎng)費。原告主張13萬元(65000元*10%*20年),被告王某某、華安保險公司均表示只認可52000元(65000元*10%*8年)。本院認為,按照輔助器具配置機構的意見,參照事發(fā)地人均壽命,本院酌定假肢維護保養(yǎng)費為104000元(65000元*10%*16年)。
綜上,本院認定原告的損失為:醫(yī)療費92485.51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400元、營養(yǎng)費6000元、護理費16640元、誤工費16000元、殘疾賠償金393697.86元、精神損害撫慰金22000元、交通費500元、鑒定費2520元、殘疾輔助器具費65500元、假肢更換費195000元、假肢維護保養(yǎng)費為104000元、車輛修理費1200元,合計916943.37元。由被告華安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賠償121200元[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內10000元+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內110000元(含精神損害撫慰金22000元)+財產(chǎn)損失賠償限額內1200元],在商業(yè)險范圍內賠償300000元,共應賠償421200元,由被告王某某賠償217233.19元[(總損失916943.37元-交強險121200元)*65%-商業(yè)險300000元],其余損失由原告自行承擔。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六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二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及相關法律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丁清某因本起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由被告華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延安中心支公司賠償421200元,由被告王某某賠償217233.19元。
二、原告丁清某應返還被告王某某墊付款146297.31元。
綜合上述第一、第二項,為履行方便,可由被告華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延安中心支公司向原告賠償421200元;扣除已經(jīng)墊付的146297.31元,被告王某某還應再向原告賠償70935.88元,均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如采用轉帳方式支付,請匯入當事人指定帳號;或匯入張家港市人民法院,開戶行: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張家港分行營業(yè)部,帳號:46×××84)。
三、駁回原告丁清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210元,由原告丁清某負擔618元,由被告王某某負擔3592元,被告王某某負擔的部分原告已預交,本院不再退還,由被告王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直接給付原告。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同時按照國務院《訴訟費用交納辦法》規(guī)定向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戶名: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行:中國農業(yè)銀行蘇州蘇福路支行,賬號:10×××76)。
審 判 長 劉 斌 代理審判員 王 烈 人民陪審員 陳愛生
書記員:李楊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