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wǎng)!
原告丁海民,男,1981年10月26日出生,漢族,鄂州市人,住鄂州市華容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葛環(huán)珍、江煒珍,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授權。被告湖北省葛店開發(fā)區(qū)高遠動力設備技術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葛店開發(fā)區(qū)三號工業(yè)區(qū)。法定代表人楊從林,該公司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方明,湖北赫誠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確認原告與被告之間勞動關系解除,并判令被告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2.判令被告支付拖欠的原告2017年10月1日至10月15日工作期間的工資1,762元,并退還原告入職時所交的押金1,000元;3.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工作期間未休年休假的工資21,062元;4.判令被告支付原告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49,336元;5.判令被告補繳原告工作期間各項社會保險費或因政策無法補繳,應判令被告補償原告相應損失;6.判令被告立即為原告辦理領取失業(yè)保險金手續(xù),如不能辦理,則應一次性向原告支付相當?shù)氖I(yè)金損失20,580元。事實和理由:原告于2004年3月入職被告處,從事電焊工,后轉為制管工。原告入職時未依法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也未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直到2009年1月開始為原告繳納養(yǎng)老保險及失業(yè)保險,2011年7月開始繳納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2011年12月才開始繳納醫(yī)療保險,且已繳納期間的社保也未按照本人實際月工資為基數(shù)繳納。工作期間從未安排原告休過年休假。原告于2017年10月15日通過郵寄方式通知被告解除勞動關系,至此不再上班,同時要求被告出具相應的離職證明并支付補償金,但被告置之不理,不給予原告任何補償和答復,也未向原告下達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且自2017年10月1日至10月15日期間的工資未發(fā)放。根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被告應當及時足額支付原告工作期間的勞動報酬,不得拖欠。被告在原告工作期間一直未安排原告休過年休假,因此應按年休假條例規(guī)定的時間和標準支付原告未休年休假的工資報酬。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原告在工作期間,被告未依法及時為原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依法應當補繳或者現(xiàn)金補償社會保險損失。由于被告未依法替原告繳納社保,長期不及時支付原告工資,不安排年休假等過錯致使雙方無法再保持勞動關系,依法應支付原告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由于被告的過錯,非因原告意愿中斷就業(yè),依法應當享受領取失業(yè)金的權益,被告應當配合辦理或賠償。原告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仲裁裁決書》及《送達回證》《勞動合同》《醫(yī)療證》《養(yǎng)老保險證》《個人參保證明》、押金《收據(jù)》、借記卡賬戶歷史明細清單,《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被告辯稱:同意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同意支付拖欠的工資。據(jù)考勤記載,年休假已休,不同意支付年休假工資。同意支付經濟補償金。關于社會保險費補繳或因政策無法補繳而補償相應損失、領取失業(yè)保險金的問題,因不屬于法院管轄范圍,應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被告為支持其抗辯理由,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勞動合同》、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的《工資表》《考勤表》。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根據(jù)依法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本案事實如下:原告于2004年3月入職被告處,并于2014年3月11日向被告繳納押金1,000元。其先從事電焊工,后轉為制管工。原告入職時未依法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也未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直到2009年1月開始為原告繳納養(yǎng)老保險及失業(yè)保險,2011年7月開始繳納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2011年12月才開始繳納醫(yī)療保險,且已繳納期間的社保也未按照本人實際月工資為基數(shù)繳納。被告有部分時間段沒有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費。原、被告于2017年1月簽訂為期兩年的勞動合同。被告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已安排原告在工作期間已休完全部年休假。因被告遲延發(fā)放工資,雙方發(fā)生勞動爭議。原告于2017年10月15日通過郵寄方式通知被告解除勞動關系,要求被告出具相應的離職證明并支付補償金,但被告置之不理。原告于2017年10月15日離職,被告未發(fā)放原告自2017年10月1日至10月15日期間的工資。原告離職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為3,520.18元。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勞動仲裁,鄂州市葛店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鄂州葛勞人仲案(2017)第363號裁決,被告應向原告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被告應支付原告補償金35,240元;返還入職時所交押金1,000元;補繳未應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協(xié)助原告辦理領取失業(yè)保險金手續(xù);駁回原告其他仲裁申請。
本院于2018年2月27日受理原告丁海民與被告湖北省葛店開發(fā)區(qū)高遠動力設備技術有限公司勞動爭議一案后,原告于2018年4月26日向本院申請財產保全,本院作出(2018)鄂0703財保73號民事裁定,凍結被告銀行存款110,919.50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財產。該案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3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丁海民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葛環(huán)珍,被告湖北省葛店開發(fā)區(qū)高遠動力設備技術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方明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用人單位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是其法定義務,自勞動關系建立之日起就應當為勞動者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被告拖欠勞動者的工資、沒有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費是對原告權利的侵害。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及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的規(guī)定,原、被告對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均無異議,原、被告間的勞動合同關系已解除;被告應當向原告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故原告要求確認雙方的勞動關系解除,并判令被告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雙方因遲延發(fā)放工資而發(fā)生爭議,在勞動關系尚未明確解除的情形下,原告自行離職,客觀上給用人單位生產經營造成一定影響。雖然原告沒有過錯,但被告扣發(fā)原告10月份的工資明顯不妥。為建立和諧的勞資關系,原告10月份的工資應按實際工作日參照平均工資核發(fā)較為適宜。另被告收取原告押金1,000元,應當及時返還。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10月份的工資及返還押金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根據(jù)《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第三條、第五條的規(guī)定,職工享有帶薪年休假的權利,職工未休年休假可享受相應的工資報酬待遇。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三十九條第二款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五條的規(guī)定,勞動者有證據(jù)證明其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的與其請求有關的證據(jù),用人單位拒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或者依法推定勞動者的主張成立。本案中,用人單位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勞動者已休年休假,應推定勞動者未休年休假。根據(jù)《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的規(guī)定,勞動者應當及時主張自己的權利。本案中,本院依法支持原告在仲裁時效期限內一年的未休年休假的報酬待遇(原告應休年休假確定為10天)。《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的規(guī)定,被告應當給予原告經濟補償金。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并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于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xié)議。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于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第八十六條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shù)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社會保險費的征繳屬行政行為,不屬本案的處理范圍。且原告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因政策無法補繳”社會保險費。故原告要求被告補繳其工作期間各項社會保險費或補償相應損失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根據(jù)《失業(yè)保險條例》第十六條第一款:“用工單位應當及時為失業(yè)人員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告知其按照規(guī)定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的權利,并將失業(yè)人員名單自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7日內報社會保險機構備案”的規(guī)定,被告辦理相關手續(xù)是其應盡義務。故原告要求被告為其辦理領取失業(yè)保險金手續(xù)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如被告未依法協(xié)助辦理領取失業(yè)保險金手續(xù),應賠償原告相應的失業(yè)保險金損失。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第七十七條、第九十一條、第一百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二)(三)項、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四十七條第一款、第五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失業(yè)保險條例》第十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三十九條第二款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丁海民與被告湖北省葛店開發(fā)區(qū)高遠動力設備技術有限公司之間的勞動合同關系已解除,被告湖北省葛店開發(fā)區(qū)高遠動力設備技術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為原告丁海民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二、被告湖北省葛店開發(fā)區(qū)高遠動力設備技術有限公司應支付原告丁海民10月份工資1,760.09元(3,520.18元/30天×15天),并返還入職時所繳押金1,000元;三、被告湖北省葛店開發(fā)區(qū)高遠動力設備技術有限公司應支付原告丁海民未休年休假報酬3,236.95元(3,520.18元/月÷21.75天/月×10天×200%);四、被告湖北省葛店開發(fā)區(qū)高遠動力設備技術有限公司應支付原告丁海民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49,282.52元(3,520.18元/月×14個月);五、被告湖北省葛店開發(fā)區(qū)高遠動力設備技術有限公司應在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為原告丁海民辦理領取失業(yè)保險金的相關手續(xù),如被告未依法協(xié)助辦理領取失業(yè)保險金手續(xù),應賠償原告相應的失業(yè)保險金損失;六、駁回原告丁海民的其他訴訟請求;上述應付款項共計55,279.56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一次性付清,逾期履行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辦理;本案受理費10元、財產保全費1,074.60元,均由被告湖北省葛店開發(fā)區(qū)高遠動力設備技術有限公司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中律網(wǎng)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服務僅供參考和借鑒,不構成任何法律意見或建議。我們的法律服務團隊將盡最大努力確保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但并不能保證信息和服務的完全無誤,亦不對用戶使用這些信息和服務所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任何責任。
中律網(wǎng)提供的所有內容均不構成律師-客戶關系。用戶在使用我們的法律服務時,應該尋求專業(yè)律師的建議和指導,避免因自己的錯誤行為而導致的法律風險和損失。
中律網(wǎng)可能會包含第三方的鏈接和內容,這些鏈接和內容與我們無關。用戶使用這些鏈接和內容時,需自行承擔風險和責任,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
最后,我們保留隨時更改或修訂這些免責聲明的權利。如果您在使用我們的網(wǎng)站時遇到任何問題或有任何意見和建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地址:重慶市海王星科技大廈眾創(chuàng)空間
電話:023-8825-6629
? Copyright 2008-2023 | 中律網(wǎng)保留所有權利 本站由上智科技提供技術支持渝ICP備20007345號-4
使用本網(wǎng)站將受制于明確規(guī)定的使用條款。使用本網(wǎng)站即表示您同意遵守這些通用服務條款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