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丁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海安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慶華,江蘇慧眼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上銀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長寧區(qū)。
法定代表人:王荷芬,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蔡海燕,上海市銀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呂靜文,上海市銀星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丁某某訴被告上海上銀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9月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分別于2019年10月8日、2019年11月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丁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慶華、被告上海上銀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蔡海燕、呂靜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丁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解除原、被告于2016年1月8日簽訂的《房屋建筑修繕及改造工程施工合同》;2、判令被告立即向原告退還履約保證金200,000元;3、判令被告以200,000元為本金,以年利率6%為標準向原告支付自2018年5月9日起至實際還清之日止的資金占用利息。事實和理由:2016年1月8日,原、被告簽訂《房屋建筑修繕及改造工程施工合同》,約定開工日期為2016年2月27日(具體開工通知書為準)。根據(jù)合同約定,2016年1月8日原告向被告交納了履約保證金10萬元(現(xiàn)金),2016年2月3日原告通過銀行轉賬方式再次向被告交納履約保證金10萬元,后該工程因故至今未能開工。之后,原告多次與被告原法定代表人胡建平(已去世)協(xié)商保證金退款事宜,該款至今未退還。原告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起訴訟。
被告上海上銀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辯稱,不同意原告訴請,雙方簽訂的《房屋建筑修繕及改造工程施工合同》是無效的,原告作為自然人不具備建設施工資質,應當是具有建設工程施工資質的企業(yè)作為簽訂人,實際該合同也沒有履行,合同無效,不存在解除。2016年2月3日被告收到胡某某轉賬的10萬元,如果胡某某確認該款是代原告支付的,被告認可該款項。另外10萬元被告公司沒有收到過,原告所述10萬元以現(xiàn)金方式支付給被告不是事實。原告提供的收據(jù)上有明顯篡改日期的情況,收據(jù)出具日期早于合同簽訂日期,而且原告付款方式不符合商業(yè)慣例,應當提供銀行取款記錄。收據(jù)出具人是徐嘉斌,而非支付給被告,原告明知徐嘉斌只是項目介紹人,未得到被告授權收取該款項,故該筆款項原告應向徐嘉斌追償。被告僅收到10萬元,故不同意以20萬元為本金支付利息,原告明知自己沒有建設施工資質,其簽訂合同存在過錯,應當自行承擔相應利息損失。即便存在該利息,利息計算標準也過高,應予調整。
本院經審查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1月8日,原告丁某某作為承包人與被告上海上銀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簽訂《房屋建筑修繕及改造工程施工合同》,約定工程名稱為上海楊浦區(qū)加層加電梯舊房改造工程,工程內容及性質為加固加層加電梯土建鋼結構及安裝工程,承包方式為包工包料,自主經營。合同約定開工日期為2016年2月27日,具體以開工通知書為準,合同價款8,000萬元,加層超高措施費按實際發(fā)生進行調整,其余部分按上海市最新房屋修繕定額結算,國家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不可競爭費用不參與下浮。雙方合同簽訂后,承包人向發(fā)包人繳納合同訂金20萬元,在發(fā)包人提供施工許可證的條件下,承包人進場并繳納合同履約金20萬元,同時發(fā)包人向承包人提供支付擔保,承包人繳納的合同訂金和合同履約金在主體外圍鋼結構開始施工時返還20萬元,竣工返還20萬元。該合同另對工程量確認、工程款支付等事項作了相應約定。合同發(fā)包人落款處由委托代理人徐嘉斌簽名,并蓋被告合同專用章。
2016年1月8日,被告出具收據(jù),確認收到丁某某交來合同保證金壹拾萬元整,并蓋被告財務專用章。審理中,被告質證認為該收據(jù)落款時間有涂改,原落款時間為2015年12月8日,早于合同簽訂時間。原告陳述收據(jù)上“2015”改成“2016”是由于筆誤。
2016年2月3日,案外人胡某某通過銀行轉賬方式向被告支付10萬元,用途為預約保證金。
2018年5月25日,被告原法定代表人胡建平死亡。
2019年6月,因涉案合同項下工程未實際開工,原告具狀來院,作如上訴請。
審理中,原告提供2016年1月9日的《授權委托書》一份,委托單位處由被告蓋章,法定代表人處由胡建平簽名,內容為:我胡建平系上海上銀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現(xiàn)授權委托徐嘉斌為我單位的合法代理人,以本公司的名義負責簽約了與丁某某先生關于上海淞園小區(qū)的施工合同的工程,代理人所處理與之有關的工程事務(與公司該工程合同范圍內的債權債務由項目負責人全權負責),我均予承認,代理人無轉委托權,特此委托。
因原告申請,胡某某作為證人到庭作證,陳述在2016年2月3日時,其根據(jù)原告的要求轉賬給被告10萬元,轉賬后過了幾天原告就把錢還給他了,其與被告之間沒有債權債務關系。
本院認為,原、被告就系爭工程簽訂的《房屋建筑修繕及改造工程施工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但原告作為工程承包個人不具備建設施工的資質,故與被告簽訂的工程施工合同應認定無效。合同簽訂后,原告按照約定通過案外人胡某某向被告轉賬支付履約保證金10萬元,胡某某到庭表示認可,本院予以確認。另,原告主張以現(xiàn)金形式向被告支付履約保證金10萬元,但被告辯稱收據(jù)出具人為徐嘉斌,徐嘉斌僅是項目介紹人,沒有得到收取保證金的授權,本院認為,根據(jù)被告原法定代表人出具的授權委托書,徐嘉斌為系爭工程項目負責人,全權負責合同范圍內的債權債務,故徐嘉斌有權代被告收取保證金,現(xiàn)原告主張已向被告支付保證金20萬元,本院予以采信。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且系爭工程未實際開工,被告理應返還收取的保證金。至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該履約保證金自2018年5月9日開始計算的利息,雖合同中未予約定,鑒于被告實際占用該資金,本院予以準許,計算標準由本院酌情確定。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五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丁某某與被告上海上銀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于2016年1月8日簽訂的《房屋建筑修繕及改造工程施工合同》無效;
二、被告上海上銀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原告丁某某履約保證金200,000元;
三、被告上海上銀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丁某某支付利息,該利息以200,000元為基數(shù),計算自2018年5月9日起至被告上海上銀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實際支付之日止,2019年8月19日之前按同期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貸款基準利率計付,2019年8月20日之后按同期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計付。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4,300元,減半收取計2,150元,由被告上海上銀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陸??青
書記員:蔣楊鋒 肖蔚瑾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