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李×瓊訴昆明市××敬老院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案
【審理機構】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人員】楊章亮、陶磊、余鋒
【案由】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文書字號】(2007)昆民三終字第691號
【文書類型】民事判決書【審結日期】2007-11-20【審理程序】二審
云南省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
(2007)昆民三終字第691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瓊,女。
法定代理人李×仙,女,系上訴人李×瓊的姐姐。
委托代理人劉吉興,云南照耀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委托代理人趙永泉,云南照耀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昆明市××敬老院(以下簡稱敬老院)。
住所地:昆明市北郊龍泉路崗頭村。
負責人李××,院長。
委托代理人吳黎明,云南建廣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委托代理人張丹杰,云南建廣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上訴人李×瓊因與被上訴人敬老院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昆明市五華區(qū)人民法院(2007)五法北民初字第7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7年5月22日受理此案后,經被上訴人敬老院申請,上訴人李×瓊同意,本院決定對本案不公開審理,于2007年7月24日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李×瓊的法定代理人李×仙及特別授權代理人劉吉興,被上訴人敬老院的特別授權代理人吳黎明、張丹杰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并依法報經本院院長批準延長本案審理期限,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一審判決確認:原告李×瓊系精神病患者。2002年6月19日至同年8月9日,原告李×瓊在被告敬老院(系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療養(yǎng)。2002年11月29日,原告李×瓊家人發(fā)現(xiàn)其已懷孕23周,便到住所地轄區(qū)派出所報案。2002年12月3日,原告李×瓊的姐姐李×仙與被告敬老院的法定代表人李××簽訂了一份“關于李×瓊引產的協(xié)議”,約定:1、原告李×瓊引產的醫(yī)療費用全部由被告敬老院承擔;2、原告李×瓊引產需要的營養(yǎng)費、護理費、誤工費合計4000元,由被告敬老院一次性付清,屬于一次性了斷,以后不再承擔任何責任。之后,原告李×瓊于2002年12月4日至12月26日在昆鋼職工醫(yī)院住院引產,由被告敬老院支付了全部醫(yī)療費并向原告李×瓊支付了其他費用4000元。2006年11月14日,原告李×瓊的姐姐李×仙向公安機關信訪部門上訪,以原告李×瓊2002年在被告敬老院養(yǎng)病時遭強暴懷孕,手術后生活困難為由,要求幫助向被告敬老院索取賠償。2007年1月18日,原告李×瓊遂以被告敬老院在工作上存在疏忽和不負責,給其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和物質損失為由,向一審法院提起本案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敬老院賠償其精神撫慰金和損失108000元。
根據上述確認事實,一審判決認為: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的規(guī)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原告李×瓊懷孕的事實發(fā)生在2002年,并于同年12月住院引產,其屬于傷害明顯的情況,而且,原告李×瓊亦不能舉證證實本案存在訴訟時效中斷的情況,因此,原告李×瓊提起本案訴訟時已超過法定訴訟時效,故對原告李×瓊的訴訟請求,一審法院不予支持。據此,一審判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宣判后,上訴人李×瓊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上訴人在2002年11月29日發(fā)現(xiàn)自己的權利被侵害后,就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要求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該行為已經造成訴訟時效的中斷,由于公安機關的偵察現(xiàn)仍處于持續(xù)狀態(tài),上訴人對權利的主張也一直處于持續(xù)狀態(tài),上訴人從來沒有怠于行使自己的權利,并且,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協(xié)商后,決定由被上訴人墊付相關費用先對上訴人進行引產,然后待案件偵破后確定具體的侵權人再行賠償,而案件一直沒有偵破,上訴人就多次向被上訴人主張權利,該行為亦導致本案訴訟時效發(fā)生中斷。綜上,上訴人提起本案訴訟時并未超過訴訟時效,而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故請求二審法院判令:1、依法撤銷一審判決,支持上訴人的一審訴訟請求即由被上訴人賠償上訴人精神撫慰金和損失108000元;2、由被上訴人承擔本案一、二審訴訟費。
被上訴人敬老院答辯稱:第一,上訴人的法定代理人李×仙不具備監(jiān)護人的資格,故上訴人的訴訟主體資格不適格;第二,上訴人提起本案訴訟時已超過法定訴訟時效期間,故上訴人的訴訟請求已經喪失勝訴權;第三,上訴人沒有提交證據證實被上訴人存有侵權的行為,故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承擔賠償責任沒有法律依據;第四,上訴人沒有舉證證實其主張的賠償金額及其構成,故上訴人的訴訟請求不應得到支持。綜上,上訴人的上訴請求不成立,請求二審法院判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經審理查明的事實與一審判決確認的事實一致,本院依法予以確認。另確認,2002年11月29日,上訴人李×瓊的家人發(fā)現(xiàn)其已懷孕,遂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出具的“接處警登記表”載明處警結果為“報立刑事案件”。此外,在昆鋼職工醫(yī)院的門診病歷手冊上,明確記載上訴人李×瓊于2002年12月4日的入院診斷為“孕、產。宮內孕23+周”,出院診斷的結果為“孕、產。宮內孕23+周(引產后)”。
根據上述確認事實,審理本案涉及的問題主要是:1、上訴人李×瓊提起本案訴訟時是否超過了法定訴訟時效期間;2、被上訴人敬老院是否應向上訴人李×瓊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以及賠償費用的數額。
本院認為:通過對上訴人李×瓊提起本案訴訟時主張的訴訟理由的內容進行審查,表明上訴人李×瓊是以被上訴人敬老院在其提供的養(yǎng)病看護服務過程中存有過錯行為,導致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上訴人李×瓊發(fā)生懷孕的損害后果為由,要求被上訴人敬老院承擔致人身體遭受損害的民事賠償責任,即上訴人李×瓊是以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為基礎來主張自己的權利,因此,本案審理的法律關系應為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本院亦在該法律關系項下對本案進行審理。
此外,被上訴人敬老院提出上訴人李×瓊的法定代理人李×仙無監(jiān)護人資格,由于上訴人李×瓊系精神病患者,其并無配偶,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的規(guī)定,李×仙作為上訴人李×瓊的姐姐有資格擔任其法定監(jiān)護人,且上訴人李×瓊的父親及其所在單位亦出具書面材料,同意李×仙作為上訴人李×瓊的監(jiān)護人,而李×仙作為上訴人李×瓊的法定代理人參加本案訴訟,亦是為了維護上訴人李×瓊的合法權益,故被上訴人敬老院對上訴人李×瓊的法定代理人李×仙的監(jiān)護人資格提出的異議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首先,關于上訴人李×瓊提起本案訴訟時是否超過了法定訴訟時效期間的問題。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由此可見,當事人一方主張權利或提起訴訟均可造成訴訟時效的中斷,該訴訟時效中斷事由的法律規(guī)定的主旨在于當事人是否積極主張了自己的權利,該主旨也符合訴訟時效這一法律制度設定的內在價值要求和意義——敦促當事人積極主張自己的權利。而本案中,上訴人李×瓊的家人于2002年11月29日發(fā)現(xiàn)其懷孕后,即以上訴人李×瓊在被上訴人敬老院療養(yǎng)期間遭他人強奸為由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對該案的處理方式為“報立刑事案件”,上訴人李×瓊的家人向公安機關報案的行為足以表明其積極主張自己權利的意愿和態(tài)度,明顯具有訴訟時效中斷的特征和效果,由于公安機關在接案后一直未對該案作出明確的處理意見,導致上訴人李×瓊的權利主張一直處于持續(xù)的狀態(tài)中,直至2006年11月14日上訴人李×瓊的姐姐李×仙向公安機關上訪,被告知其信訪事項應通過訴訟、復議、仲裁等方式解決,因此,上訴人李×瓊于2007年1月18日提起本案訴訟時,并未超過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一審判決對此認定不當,本院予以糾正。
其次,關于被上訴人敬老院是否應向上訴人李×瓊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以及賠償費用的數額的問題。
第一,針對民事賠償責任的承擔。根據本案查明的法律事實,上訴人李×瓊于2002年6月19日于8月9日在被上訴人敬老院療養(yǎng),2002年11月29日,上訴人李×瓊的家人在發(fā)現(xiàn)其懷孕后,即到醫(yī)院就診,在昆鋼職工醫(yī)院的門診病歷手冊中,明確記載上訴人李×瓊于2002年12月4日的入院診斷為“孕、產。宮內孕23+周”,由此可見,上訴人李×瓊懷孕的時間應發(fā)生在其在被上訴人敬老院療養(yǎng)期間,而上訴人李×瓊系精神病患者,屬無行為能力的人,其起居、作息等日常生活均需要他人照顧、關懷,上訴人李×瓊的家人將其送入被上訴人敬老院后,被上訴人敬老院即負有對上訴人李×瓊精心照顧、細致管理、溫情關懷的責任和義務,特別是被上訴人敬老院作為一個較為專業(yè)的社會福利單位,具有較強的福利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更應該對上訴人李×瓊這一無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細致且嚴格的照顧和管理,但上訴人李×瓊卻在被上訴人敬老院療養(yǎng)期間發(fā)生了懷孕的事件,進而被上訴人敬老院在對無行為能力的上訴人李×瓊的懷孕事件上存有明顯的管理不當和照顧不力的過錯,被上訴人敬老院應就其的該過錯行為向上訴人李×瓊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故上訴人李×瓊要求被上訴人敬老院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訴求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予以支持。
第二,針對被上訴人敬老院的責任承擔抗辯理由。被上訴人敬老院提出昆鋼職工醫(yī)院的門診病歷手冊對上訴人李×瓊懷孕時間的診斷記載不科學、不準確,且上訴人李×瓊的家人曾在療養(yǎng)期間將其接出被上訴人敬老院,故而上訴人李×瓊的懷孕事件與被上訴人敬老院無關,被上訴人敬老院已經履行了全部管理職責,由于上訴人李×瓊明確否認其在被上訴人敬老院療養(yǎng)期間被家人接出過,而被上訴人敬老院未能就此提交確實有效的證據加以證實,故被上訴人敬老院的該項主張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并且,被上訴人敬老院亦未能提交確實有效的證據證實昆鋼職工醫(yī)院對上訴人李×瓊懷孕時間的診斷不科學、不準確,作為專業(yè)的醫(yī)療機構,特別是上訴人李×瓊懷孕后的直接接診醫(yī)療機構,對上訴人李×瓊懷孕狀態(tài)的診斷應當是科學和準確的,故被上訴人敬老院的該項主張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因此,被上訴人敬老院主張其已履行了全部管理職責的抗辯理由無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第三,針對賠償費用。上訴人李×瓊要求被上訴人敬老院賠償的費用108000元,其中8000元為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護理費、醫(yī)療費、誤工費和交通費,100000元為精神損害撫慰金。由于上訴人李×瓊未能提交確實有效的證據證實該8000元的經濟損失確實發(fā)生并存在,故對上訴人李×瓊主張的該8000元經濟損失,本院不予支持;由于被上訴人敬老院的過錯行為給上訴人李×瓊及其家人的精神和情感造成了傷害,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guī)定,本院確定以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責任承擔方式對上訴人李×瓊進行權利救濟,至于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數額確定,本院從被上訴人敬老院的過錯行為給上訴人李×瓊造成的損害后果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當事人在本案中的過錯程度和上訴人李×瓊及其家人所遭受承載的精神傷害程度,考慮本市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和雙方當事人的實際履行能力,酌情保護上訴人李×瓊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0元。另外,被上訴人敬老院提出雙方于2002年12月3日簽訂的“關于李×瓊引產的協(xié)議”明確約定在其支付了4000元后,“屬于一次性了斷,以后不再承擔任何責任”,故而其不應承擔上訴人李×瓊主張的賠償費用,由于該協(xié)議約定的是“上訴人李×瓊引產需要的營養(yǎng)費、護理費、誤工費合計4000元,由被上訴人敬老院一次性付清,屬于一次性了斷,以后不再承擔任何責任”,由此可見,該約定針對的事項范圍是營養(yǎng)費、護理費、誤工費,并未涵蓋上訴人李×瓊在本案中主張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故被上訴人敬老院的該項抗辯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上訴人李×瓊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本院依法予以支持;而一審判決對本案處理不當,本院依法予以糾正。據此,依照《中華人民人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五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九條第三項、第十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二、三項及第一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昆明市五華區(qū)人民法院(2007)五法北民初字第77號民事判決;
二、由被上訴人昆明市××敬老院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上訴人李×瓊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人民幣30000元;
三、駁回上訴人李×瓊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4500元,由上訴人李×瓊負擔1800元,由被上訴人昆明市××敬老院負擔270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楊章亮
審 判 員 陶 磊
審 判 員 余 鋒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二十日
書 記 員 吳 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