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某,男,1978年2月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安區(qū)。
被告:綠地集團牡丹江置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安區(qū)興隆街南穆棱河路東海域白樺原墅商業(yè)區(qū)。
法定代表人:劉書健,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翟敏,吉林雅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卓然,吉林雅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陳某某與被告綠地集團牡丹江置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地公司)勞動爭議、人事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6月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某某、被告綠地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翟敏、王卓然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陳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向原告支付周六加班費47816元;2.要求被告將原告的勞動合同原件交給原告留存(2016年、2017年);3.要求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原告于2007年5月進入被告單位工作,勞動合同約定每周5天工作日,并不超過法定40小時,每天時間不足8小時,并非原告真實意圖,不按勞動合同法每天工作滿40小時執(zhí)行,原告嚴格遵守被告制定的考勤管理制度。被告剝奪了原告周六的法定休息日且未支付加班費,行政辦公室李德祥在文員群內通知:請大家跟本門強調一下,周六半天班算是工作日,如果有未打卡的一并罰款,收到回復。合同賈靜、營銷梁艷、客服單子紅均在收到通知后回復收到。作為國內大型上市公司企業(yè),表明制定符合勞動合同法的考勤制度,實際卻要求勞動者周六上班,不打卡就罰款,公司的考勤明細足以證明全體員工周六上班的客觀事實存在,未打卡情況說明含有其他員工周六未打卡時間并有部門負責人簽字后到行政人事部門備案才不予罰款。牡勞人仲字[2018]第186號認定原告周六上班不屬于加班的觀點是錯誤的,并且只憑被告的考勤管理制度九裁決周六上班事實不存在,沒有采信其他證據證明公司周六上班的事實,仲裁委要求公司提供考勤管理明細但公司未提供。這些都說明周六上班不是個人原因,是企業(yè)行為,作為企業(yè)以強凌弱,壓榨勞動者的法定權利,作為勞動者只能被告接受。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原告的合法權益。
被告綠地公司辯稱,1.原告并沒有在周六加班的事實;2、根據其所要加班費的時間點已超過訴訟時效;3.第二項訴訟請求不屬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
對原告陳某某所舉有爭議的證據,本院認定如下:
1.證據一,QQ、微信截屏5份。意在證明:周六半天算工作日,如果未打卡一定罰款。通知周六上午公司召開辦公例會,證明周六上班事實存在。
被告綠地公司對該證據真實性存在異議,證明問題存在異議,無法證明截屏中所顯示各人是否為真實存在,另外,即便是已經移除群原來的聊天記錄也應當保存在手機內。上述證據無法證明其周六進行過工作。
本院認為,該份證據不符合證據的形式要件,故本院不予采信。
2.證據二,未打卡情況說明一份(復印件)。意在證明:周六沒有正當理由不打卡考勤是要被公司進行處罰的,未打卡情況說明是石夢林是周六未打卡時間,證明周六不打卡是要被罰款是公司整體行為而不是個案。
被告綠地公司對該證據真實性存在異議,證明問題有異議,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此份證據系打印件,原告應當出示原件以證明其真實性。此外,該份證據無我單位公章,其內容也于原告沒有任何關系,無法反映原告進行加班的事實。
本院認為,該份證據不符合證據的形式要件,故本院不予采信。
3.證據三,周六部分考勤打卡記錄一份。意在證明:周六上班的事實客觀存在,考勤原始記錄都在公司保管留存。
被告綠地公司對該證據真實性存在異議,此組證據無法看出與被告有何關聯(lián),打卡機并不是唯一的,哪個地方都可能存在打卡機,其形式表現(xiàn)沒有體現(xiàn)我公司的任何內容。
本院認為,該份證據不符合證據的形式要件,故本院不予采信。
4.證據四,證人趙永剛、沙士祥證言兩份。意在證明:周六上班是公司整體行為而非個案,所有員工是有考勤記錄的,故沒有正當理由,沒有考勤打卡記錄是要被扣工資罰款的。
被告綠地公司認為,兩位證人關于原告從事何種工作崗位、時間、地點均含糊不清,更無法證明原告其周六進行過加班,并且二位證人均陳述在被告處加班,但被告并未支付加班費,與被告存在利害關系,建議法庭對兩位證人陳述不予采信。
本院認為,該份證據無法證明被告欲證明的問題,故本院不予采信。
對被告綠地公司所舉有爭議的證據,本院認定如下:
證據一,關于下發(fā)《綠地集團東北房地產事業(yè)部考勤管理制度》的通知一份。意在證明:被告實行的是標準工時制,不存在要求員工周六上班的情況。
原告陳某某認為,雖然公司有考勤管理制度,但公司并未執(zhí)行,周六強行要求員工上班,考勤管理制度明確夏季和冬季作息時間表都沒有遵守,可想此份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只是表面上符合法律規(guī)定,它不能掩蓋周六上班的事實存在。
本院認為,該份證據為被告單位的考勤管理制度,不能反映其實際執(zhí)行情況,故本院對此份證據在本案中不予確認。
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2007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間,原告陳某某與被告綠地公司存在勞動合同關系,2017年12月,原告陳某某離開綠地公司。2018年4月12日,原告陳某某向牡丹江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請求:1.請求被申請人綠地公司向申請人陳某某支付周六加班費47816元(2007年5月至2017年4月);2.請求裁決被申請人綠地公司將申請人陳某某的勞動合同原件交給申請人留存(2016、2017)。牡丹江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8年5月21日作出牡勞人仲字[2018]第186號仲裁裁決書,裁定:駁回申請人的仲裁請求。
本院認為,關于原告陳某某要求被告綠地公司向原告支付周六加班費47816元的訴訟請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規(guī)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北景钢校骊惸衬持鲝埰湓诰G地公司工作十年期間均存在周六加班行為并要求被告綠地公司支付加班費,理應就加班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其提供的微信群聊天記錄截圖,楊衛(wèi)民、石夢琳的未打卡情況說明均無法證明與陳某某具有關聯(lián)性,陳某某提供打卡照片無法證明具體的打卡地點及加班事實,證人趙永剛、沙士祥的證言無法證明2007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間原告陳某某均存在周六加班的事實。綜上,原告陳某某未提供充足有效的證據證明其主張,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故本院對原告的該項訴訟請求,不予支持。關于原告陳某某要求被告綠地公司將原告的勞動合同原件交給原告留存的訴訟請求,不屬于本院的受案范圍,本院不予審理。
綜上所述,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陳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陳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馬瑩
人民陪審員 王鳳敏
人民陪審員 劉秀蓮
書記員: 高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