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某
王思遠(黑龍江太學律師事務所)
林甸縣農(nóng)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
周立(黑龍江鶴鄉(xiāng)律師事務所)
四某某鎮(zhèn)志合村村民委員會
馬金富
楊某某
侯某某
上訴人(原審原告)陳某,男。
委托代理人王思遠,黑龍江太學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林甸縣農(nóng)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住所地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林甸鎮(zhèn)南環(huán)路與慶豐街交叉口。
法定代表人譚鑫,該社理事長。
委托代理人周立,黑龍江鶴鄉(xiāng)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四某某鎮(zhèn)志合村村民委員會。
法定代表人張學,該村村委會主任。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馬金富,男。
原審第三人楊某某,男。
原審第三人侯某某,男。
上訴人陳某因與被上訴人林甸縣農(nóng)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四某某鎮(zhèn)志合村村民委員會、馬金富、原審第三人楊某某、侯某某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林甸縣人民法院(2014)林興民初字第23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
原審查明,2002年,林甸縣隆山鄉(xiāng)(現(xiàn)更名為四某某鎮(zhèn))的常興村、永紅村、新建村三村合并為志合村。
被告馬金富與第三人侯某某簽訂了《土地買賣合同書》,約定第三人侯某某將20畝地轉包給被告馬金富,轉包費11800元,轉包期自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末,現(xiàn)本案爭議的20畝土地(地塊位于志合村一屯,東鄰朱成國,西鄰馬喜青,南鄰其他村土地,北鄰馮學軍)由被告馬金富耕種。
原告訴訟至法院,要求被告信用社、被告志合村村委會、被告馬金富、第三人侯某某、第三人楊某某承擔侵權責任,返還原告土地,賠償原告損失12萬元,理由是常興村村委會欠被告信用社貸款,1996年,該村有1700多畝水田欲發(fā)包,因此,常興村村委會決定由本村村民承包土地,承包期15年(1996年至2010年),2000年,常興村村委會決定水田改成旱田,承包期在原來的基礎上延長了5年,承包費可交現(xiàn)金,沒有現(xiàn)金的可承擔村里在被告信用社處相應的貸款來折抵承包費,常興村村委會分解了一部分貸款給村民。
當時原告陳某承包了20畝土地,分解貸款6000元。
2004年,被告信用社的工作人員楊某某(本案第三人)以戶在人不在為理由,將原告的承包地20畝收回,收回后發(fā)包給第三人侯某某,侯某某又將爭議的土地轉包給被告馬金富,本案的其他當事人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因此原告要求其他當事人承擔侵權責任。
案件受理費由被告方負擔。
本院認為,上訴人陳某主張的系被上訴人對其承包土地的侵權責任,上訴人負有對本案爭議土地享有用益物權的舉證證明責任,但其提交的證據(jù)并不能充分證明其對本案爭議土地享有用益物權,故上訴人陳某不具備請求被上訴人承擔侵權責任的法律基礎,原審法院對上訴人陳某的訴訟請求未予支持并無不當。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故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900元,由上訴人陳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上訴人陳某主張的系被上訴人對其承包土地的侵權責任,上訴人負有對本案爭議土地享有用益物權的舉證證明責任,但其提交的證據(jù)并不能充分證明其對本案爭議土地享有用益物權,故上訴人陳某不具備請求被上訴人承擔侵權責任的法律基礎,原審法院對上訴人陳某的訴訟請求未予支持并無不當。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故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900元,由上訴人陳某負擔。
審判長:王東輝
審判員:于志友
審判員:王丹
書記員:田蕾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