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丁長龍,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隨州市曾都區(q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劍華,湖北元申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代為參加訴訟、參與調解、簽收法律文書。
被告:郭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被告:魏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系被告郭某之妻。
被告:魏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被告:魏春艷,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被告:隨州市華威物流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隨州市交通大道243號。
法定代表人:郭某,總經理。
被告:隨州市陽光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湖北省隨州市交通大道332號。
法定代表人:魏軍,總經理。
上列五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郭某。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被告:何志國,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被告:隨州市紅旗汽車駕駛員培訓學校,住所地:湖北省隨州經濟開發(fā)區(qū)吳家老灣村一組。
法定代表人:何志國,經理。
上列二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敖宏勛,隨州市忠信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被告:沈亞威,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被告:張青林,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房產局生活區(qū)。
原告王某與被告郭某、魏某、魏軍、魏春艷、隨州華威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威物流公司)、隨州市陽光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陽光傳媒公司)、何志國、隨州市紅旗汽車駕駛員培訓學校(以下簡稱紅旗駕校)、沈亞威、張青林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4月2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劍華、丁長龍,被告郭某即被告魏某、魏軍、魏春艷、華威物流公司、陽光傳媒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被告何志國、紅旗駕校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敖宏勛,被告張青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郭某、魏某、沈亞威、張青林償還原告借款本金2544537元及利息107688元,本息合計2652225元,并支付逾期違約金及罰息,自逾期之日起按年利率24%計算至付清之日止;2、判令被告魏軍、魏春艷、何志國、華威物流公司、陽光傳媒公司、紅旗駕校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清償責任;3、請求確認原告對被告沈亞威、張青林抵押的房屋具有優(yōu)先受償權;4、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5年7月24日,原告與被告郭某、魏某、沈亞威、張青林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原告向被告出借本金400萬元,期限自2015年7月24日至2016年1月23日,并約定了借款用途、本息還款方式、違約責任等。后因上述四被告未按約定還款,2016年1月24日,原告與所列被告簽訂了《借款展期合同》,約定欠借款本金2692180元,還款期限調整為自2015年7月24日至2016年10月23日,展期后共分10期還款,并對擔保條款進行了約定。原告與其他被告于2015年7月24日簽訂了《保證合同》,保證人對前述債務承擔連帶償還責任。被告沈亞威、張青林將其共同所有的位于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qū)北郊花溪巷14號(五眼橋小區(qū))1幢4單元11層1103號、12層1203號房屋抵押給原告為上述債務提供擔保,該兩處房產均辦理了他項權證。因被告未按合同規(guī)定履行還款義務,特訴至法院。
被告郭某、魏某、魏軍、魏春艷、華威物流公司、陽光傳媒公司辯稱,原告起訴的金額不能確定,請求調解。
被告張青林辯稱,原告起訴的借款情況我不清楚。
被告何志國、紅旗駕校辯稱,本案訴爭的借款先由借款人償還,之后以物的擔保清償,請求駁回原告對答辯人的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被告沈亞威于2017年11月12日死亡。2015年7月24日,被告郭某需用資金,與冠群馳騁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聯系,簽訂《信用咨詢及管理服務協議》,甲方(借款人)郭某、魏某、沈亞威、張青林,乙方(顧問方)該公司,協議內容為甲方需求資金,乙方推薦出借人,促成借款,借款本金400萬元,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務費192000元。同日,王某與被告郭某、魏某、沈亞威、張青林簽訂《關于保證金退還或罰沒的補充協議》,約定出借人交保證金120000元,借款人有未按《借款合同》約定履行情形,保證金不予退還,并優(yōu)先沖抵違約金、罰息、本金、利息等,保證金不足以清償的,出借人應在5個工作日內補足。2015年7月24日,王某與被告魏軍、魏春艷、何志國、華威物流公司、陽光傳媒公司、紅旗駕校簽訂《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對前述四位借款人向王某借款400萬元提供連帶責任保證,保證期間自主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年止。張青林、沈亞威與王某簽訂《房屋抵押合同》,二人以共有位于隨州市北郊××單元××、××號房屋作抵押,為四被告借款400萬元作擔保,辦理了抵押權登記,他項權證為城區(qū)字第201501840號。之后,王某與四位借款人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借款本金400萬元,期限為2015年7月24日至2016年1月23日。還款方式:前5個月每月還借款本息360000元,第6個月即2016年1月23日還款244萬元,本息同時結清,約定的利息為月利率1%。未按時還款,每日應按應還未還金額的0.05%計收罰息,每期單獨計算,違約金為當期應還未還金額的10%,每期單獨計算。2015年7月24日,王某委托劉廣東向郭某賬戶轉款3688000元。四位借款人簽訂《收款確認書》,視為簽名人向王某借款本金400萬元,其中現金312000元(原告認為代付中介公司的中介服務費192000元,扣留保證金120000元)。借款合同履行后,被告郭某2015年8月23日還款360000元、9月23日還款360000元、10月23日還款360000元、11月23日還款360000元,原告另收滯納金19800元,12月23日還款67820元、2016年1月23日還款40000元。2016年1月24日,王某與借款人、擔保人簽訂《借款展期合同》,以2692180元為本金,展期借款期限至2016年10月23日止,約定分期還款,2016年1月23日至9月23日每月分期還款本息為53844元,2016年10月23日還款2476806元,本息結清。展期后至2016年6月23日,被告已還款312177元。截止2016年6月23日,借款人共償還本金1458465元,尚欠借款本金2229535元,之前的利息、罰息、滯納金已付清。
本院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本案原告王某委托劉廣東實際向被告郭某賬戶轉款3688000元,依據法律的規(guī)定,本案應當認定為借款本金為3688000元。自借款之日起至展期期間即2015年7月24日至2016年6月23日,被告已還借款本金1458465元,尚欠借款本金2229535元。自2016年6月23日起至還清之日止,利息按約定年利率12%計算,另支付欠款金額按日萬分之五的罰息,支付欠款金額10%的違約金,三項之和按不超過年利率的24%支付。債務應當清償。本案被告郭某、魏某、沈亞威、張青林共同向原告王某簽訂借款合同。被告沈亞威已死亡,原告起訴沈亞威應當終結訴訟。共同借款人郭某、魏某、張青林應當向原告王某承擔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的責任。本案借款抵押的房屋,原告主張有優(yōu)先受償權,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為本案訴爭借款的六位擔保人,應當承擔保證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第一百零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郭某、魏某、張青林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還原告王某借款本金2229535元及利息(自2016年6月23日起至還清之日止按約定利率計算,并按本金日萬分之五支付罰息,按本金10%支付違約金,三項之和以不超過年利率24%計算);
二、抵押的位于隨州市花溪巷14號(五眼橋小區(qū))1幢4單元11層1103及12層1203號房屋在拍賣、變賣處置后所得的價款優(yōu)先受償上述款項;
三、上述款項在抵押物不足以清償的部分,由被告魏軍、魏春艷、隨州市華威物流有限公司、隨州市陽光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何志國、隨州市紅旗汽車駕駛員培訓學校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四、駁回原告王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8018元,由被告郭某負擔25000元,原告王某負擔3018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隨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何克斌
人民陪審員 郭志國
人民陪審員 鄧義山
書記員: 楊庭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