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某月
姜瑋(湖北山河律師事務所)
重慶市鴻某船務有限公司
肖東升(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
劉念(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徐某月。
委托代理人:姜瑋,湖北山河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原告):重慶市鴻某船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某公司)。
法定代表人:黃德軍,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肖東升,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劉念,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新蔡江運航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運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秀珍,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姜瑋,湖北山河律師事務所律師。
徐某月、鴻某公司因非法留置船舶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武漢海事法院(2012)武海法事字第0006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4年1月23日立案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萬海莉任審判長,代理審判員歐海燕、代理審判員胡正偉參加評議的合議庭,于2014年2月1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徐某月、江運公司的共同委托代理人姜瑋,鴻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肖東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鴻某公司原審時訴請法院判令:江運公司、徐某月連帶賠償各項損失共計人民幣(以下均為人民幣)110萬元及利息,并由江運公司、徐某月承擔本案訴訟費用和因訴訟發(fā)生的其他費用。
本院認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簽證管理規(guī)則》第五條 ?之規(guī)定,船舶由港內(nèi)駛離港外需向海事管理機構(gòu)申請航次船舶簽證?!傍櫮?98”在2102年5月3日未能辦理航次簽證,故其關于涉案船舶非法留置期間起算點應從2012年5月3日計算的上訴理由,缺乏法律依據(jù),不能成立。
雖然徐某月認可其于碰撞事故發(fā)生后指派相關人員登上“鴻某998”輪,但是鴻某公司并沒有舉證證明徐某月在海事部門準許“鴻某998”輪簽證開航后,故意阻礙涉案船舶正常駛離港口。根據(jù)2012年8月16日的《接處警登記表》,可以查明鴻某公司直到2012年8月16日才因徐某月登船滯留的事宜而報警,鴻某公司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其于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8月15日期間因徐某月登船滯留而向公安機關報警或向海事部門報告,故原審法院認定2012年6月1日為徐某月非法留置船舶時間的起點,系認定事實錯誤。本院根據(jù)公安部門出具的《接處警登記表》,認定徐某月留置船舶期間的起點為2012年8月16日,即從2012年8月16日至2012年9月1日,徐某月非法留置“鴻某998”輪歷時17天。徐某月關于船舶留時間起點應從2012年8月16日開始計算的上訴理由成立。
關于“鴻某998”輪停航期間日均盈利的問題。鴻某公司為證明“鴻某998”輪日均盈利的金額,單方委托長江海事司法鑒定所出具《鑒定報告》。鑒定機構(gòu)選取事故碰撞前2012年1月至4月“鴻某998”輪的五個航次收入作為評估的基礎,進而認定“鴻某998”輪在航運期間的日均營運凈收入為6,729元。原審判決則確認“鴻某998”輪在碰撞事故前的五個航次凈收入445,133元,同時也認定此五個航次歷時103天,進而計算出涉案船舶平均凈盈利為4,321.68元/天(445,133元÷103天)。鴻某公司上訴認為應當按照鑒定機構(gòu)認定日均盈利凈收入6,729元計算船舶營運損失。本院認為,鑒定機構(gòu)的計算方法并沒有完全考慮航次之間的停航時間,與客觀航運市場的實際不符,故鴻某公司關于船舶留置期間損失計算標準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徐某月上訴認為鑒定報告所依據(jù)的材料未經(jīng)過雙方質(zhì)證,依據(jù)上述鑒定材料作出鑒定結(jié)論,不應被采納。本院認為,原審判決并未采信鑒定結(jié)論,僅認定報告中所載的“2012年1月至4月間‘鴻某998’輪的五個航次收入共計445,133元”,且在鑒定機構(gòu)和鑒定人員具備司法鑒定的資質(zhì)的前提下,徐某月沒有提供反證推翻該鑒定報告中所載的相關內(nèi)容,其在原審時亦未提出重新鑒定的書面或口頭申請,故其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徐某月關于原審判決認定“鴻某998”輪日平均盈利損失錯誤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徐某月因非法留置“鴻某998”輪而應承擔的賠償金額為73,468.56元(4,321.68元/天×17天)。
綜上,原審判決對徐某月留置“鴻某998”輪期間的起算點認定錯誤,從而造成實體處理不當,本院予以糾正。徐某月上訴的部分理由成立。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三)項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武漢海事法院(2012)武海法事字第00063號民事判決主文。
二、徐某月賠償重慶鴻某船務有限公司船舶營運損失73,468.56元及利息(自2012年9月2日起至本判決確定的給付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同期流動資金貸款利率計算),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一次性付清。
三、駁回重慶鴻某船務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14,700元、財產(chǎn)保全申請費5,000元,合計19,700元,鴻某公司負擔17,730元,徐某月負擔1,97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4,658元,徐某月負擔2,932元,鴻某公司負擔11,726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簽證管理規(guī)則》第五條 ?之規(guī)定,船舶由港內(nèi)駛離港外需向海事管理機構(gòu)申請航次船舶簽證?!傍櫮?98”在2102年5月3日未能辦理航次簽證,故其關于涉案船舶非法留置期間起算點應從2012年5月3日計算的上訴理由,缺乏法律依據(jù),不能成立。
雖然徐某月認可其于碰撞事故發(fā)生后指派相關人員登上“鴻某998”輪,但是鴻某公司并沒有舉證證明徐某月在海事部門準許“鴻某998”輪簽證開航后,故意阻礙涉案船舶正常駛離港口。根據(jù)2012年8月16日的《接處警登記表》,可以查明鴻某公司直到2012年8月16日才因徐某月登船滯留的事宜而報警,鴻某公司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其于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8月15日期間因徐某月登船滯留而向公安機關報警或向海事部門報告,故原審法院認定2012年6月1日為徐某月非法留置船舶時間的起點,系認定事實錯誤。本院根據(jù)公安部門出具的《接處警登記表》,認定徐某月留置船舶期間的起點為2012年8月16日,即從2012年8月16日至2012年9月1日,徐某月非法留置“鴻某998”輪歷時17天。徐某月關于船舶留時間起點應從2012年8月16日開始計算的上訴理由成立。
關于“鴻某998”輪停航期間日均盈利的問題。鴻某公司為證明“鴻某998”輪日均盈利的金額,單方委托長江海事司法鑒定所出具《鑒定報告》。鑒定機構(gòu)選取事故碰撞前2012年1月至4月“鴻某998”輪的五個航次收入作為評估的基礎,進而認定“鴻某998”輪在航運期間的日均營運凈收入為6,729元。原審判決則確認“鴻某998”輪在碰撞事故前的五個航次凈收入445,133元,同時也認定此五個航次歷時103天,進而計算出涉案船舶平均凈盈利為4,321.68元/天(445,133元÷103天)。鴻某公司上訴認為應當按照鑒定機構(gòu)認定日均盈利凈收入6,729元計算船舶營運損失。本院認為,鑒定機構(gòu)的計算方法并沒有完全考慮航次之間的停航時間,與客觀航運市場的實際不符,故鴻某公司關于船舶留置期間損失計算標準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徐某月上訴認為鑒定報告所依據(jù)的材料未經(jīng)過雙方質(zhì)證,依據(jù)上述鑒定材料作出鑒定結(jié)論,不應被采納。本院認為,原審判決并未采信鑒定結(jié)論,僅認定報告中所載的“2012年1月至4月間‘鴻某998’輪的五個航次收入共計445,133元”,且在鑒定機構(gòu)和鑒定人員具備司法鑒定的資質(zhì)的前提下,徐某月沒有提供反證推翻該鑒定報告中所載的相關內(nèi)容,其在原審時亦未提出重新鑒定的書面或口頭申請,故其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徐某月關于原審判決認定“鴻某998”輪日平均盈利損失錯誤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徐某月因非法留置“鴻某998”輪而應承擔的賠償金額為73,468.56元(4,321.68元/天×17天)。
綜上,原審判決對徐某月留置“鴻某998”輪期間的起算點認定錯誤,從而造成實體處理不當,本院予以糾正。徐某月上訴的部分理由成立。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三)項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武漢海事法院(2012)武海法事字第00063號民事判決主文。
二、徐某月賠償重慶鴻某船務有限公司船舶營運損失73,468.56元及利息(自2012年9月2日起至本判決確定的給付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同期流動資金貸款利率計算),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一次性付清。
三、駁回重慶鴻某船務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14,700元、財產(chǎn)保全申請費5,000元,合計19,700元,鴻某公司負擔17,730元,徐某月負擔1,97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4,658元,徐某月負擔2,932元,鴻某公司負擔11,726元。
審判長:萬海莉
審判員:歐海燕
審判員:胡正偉
書記員:程建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