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彭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谷城縣人,住湖北省谷城縣。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江平,湖北聯(lián)幫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授權代理。被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襄陽分行,住所地:襄陽市樊城區(qū)長征路34號。代表人:葉輪,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襄陽分行行長。委托訴訟代理人:姚昱、許發(fā),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襄陽分行員工,一般授權代理。被告:彭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谷城縣人,住湖北省谷城縣。
原告彭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二被告停止侵害,消除銀行的不良信用記錄,對以原告名義辦理的信用卡進行銷戶或變更為被告彭某某名下,所欠的7634元及罰息等費用全部由被告彭某某承擔;2、判令二被告向原告賠禮道歉(登報或當面道歉),為原告消除影響、恢復名譽;3、判令二被告共同賠償原告經(jīng)濟損失10000元(為解決此事支出的交通費、誤工費);4、訴訟費由二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原告彭某某與被告彭某某系同鄉(xiāng)關系,同名同姓。被告彭某某冒用原告的身份信息在被告建行襄陽分行辦理了信用卡,建行襄陽分行在辦理信用卡時未依法、依規(guī)核實被告彭某某的真實身份信息,致使原告在經(jīng)濟和名譽上受到較大損失,經(jīng)多次協(xié)商不成,原告為了維護其合法權益,特提起訴訟。被告建行襄陽分行辯稱,銀行在辦理銀行信用卡過程中系依法合規(guī)辦理,不存在任何過錯,原告要求其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無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應予駁回。被告彭某某辯稱,其持公安派出所發(fā)放的身份證到銀行辦理信用卡,身份證上的照片等相關信息都是公安派出所出具的,系合法行為,不存在侵權。并且信用卡的欠款已經(jīng)還清,不應當承擔相應責任。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彭某某辦理居民身份證前名為彭方偉,xxxx年xx月xx日出生,戶籍地為湖北省××××組,戶口本登記姓名彭某某,登記身份證號為。被告彭某某,xxxx年xx月xx日出生,戶籍地為湖北省××××組,戶口本登記姓名彭某某,登記身份證號為。2005年,被告彭某某由學校組織在谷城縣公安局紫金鎮(zhèn)派出所辦理身份證,谷城縣公安局簽發(fā)給被告彭某某的身份證注明:姓名彭某某,公民身份號碼,有效期限為2005年12月23日-2015年12月23日。此后,被告彭某某持此身份證學習、生活。2011年3月7日,被告彭某某持此身份證在建行襄陽分行申請萬事達信用卡,建行襄陽分行在核實其身份證信息后,向其發(fā)放信用卡。2013年,原告彭某某前往谷城縣公安局紫金鎮(zhèn)派出所辦理身份證,被告知其戶口本登記的身份證號碼已由被告彭某某使用,無法辦理。隨后,原告遂與被告彭某某聯(lián)系協(xié)商解決這一問題。后被告彭某某前往派出所更換了身份證,將原身份證號碼后兩位由“5X”更改為“17”。2013年2月17日,原告彭某某到當?shù)毓才沙鏊k理身份證,谷城縣公安局簽發(fā)給原告彭某某姓名為彭某某,公民身份號碼為:42062519891020565X的居民身份證。2018年6月20日,原告因車輛違章在建行辦理銀行卡用于繳納罰款時,銀行工作人員告知其身份信息因信用卡透支欠費已被納入征信黑名單,原告認為有人盜用其身份信息遂報警處理。經(jīng)原告查詢,發(fā)現(xiàn)系被告彭某某所持2011年3月7日在建行襄陽分行辦理的信用卡欠款,截至2018年7月2日,該信用卡賬戶計欠款7634元。經(jīng)原告與被告彭某某聯(lián)系,被告彭某某通過轉(zhuǎn)賬支付給原告7000元讓其償還該信用卡欠款。后原告將其中4000元退還給被告彭某某,另3000元因原告認為被告冒用其身份在建行襄陽分行辦理了信用卡,建行襄陽分行在辦理信用卡時未依法、依規(guī)核實被告彭某某的真實身份信息,致使原告在經(jīng)濟和名譽上受到較大損失,留作訴訟費用。本案在審理過程中,2018年8月21日,被告彭某某于2018年8月21日將信用卡欠款本息清償完畢。上述事實,有雙方當事人陳述,原告提交的身份證、銀行打印的欠款信息、接處警工作登記表、公安派出所情況說明、戶口本;被告建行襄陽分行提交的被告彭某某辦理信用卡的申請表及身份證復印件;被告彭某某提交的身份證、公安派出所情況說明、戶口本、畢業(yè)證書等證據(jù),在卷證實。本院認為,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guī)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本案被告彭某某使用公安部門簽發(fā)的居民身份證向被告建行襄陽分行申請辦理信用卡,其行為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其在使用該信用卡過程中,經(jīng)雙方協(xié)商,被告彭某某自己的身份證號碼由公安機關將后兩位數(shù)“5X”變更為“17”,并重新簽發(fā)身份證后,將其使用的信用卡所登記的原居民身份證號碼由公安機關簽發(fā)給原告。被告彭某某在明知其使用的信用卡登記信息已變更為原告身份證信息的情況下,仍然繼續(xù)使用并發(fā)生透支,導致原告被列入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tǒng)的不良信用記錄,其在身份證號碼變更后使用信用卡的行為即屬于盜用、假冒他人姓名、侵犯他人姓名權的民事侵權行為,存在一定過錯,應承擔相應責任。被告建行襄陽分行接受被告彭某某的申請,根據(jù)被告彭某某所持公安機關簽發(fā)的有效的居民身份證辦理信用卡業(yè)務,被告建行襄陽分行經(jīng)審核后批準并發(fā)放戶名為彭某某的信用卡,已盡到審核及合理注意義務,故被告建行襄陽分行在為本案被告彭某某辦理信用卡的過程中并無過錯,不應承擔責任。本案中,原告訴請被告彭某某向其賠禮道歉并對被告彭某某身份證號碼變更前辦理的信用卡進行銷戶,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另訴請賠償經(jīng)濟損失10000元(交通費、誤工費),無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第一百二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彭某某與被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襄陽分行(以下簡稱建行襄陽分行)、彭某某侵權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2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qū)徖恚蓪徟袉T陳明軍獨任審判,于2018年8月2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彭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江平,被告建行襄陽分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姚昱、許發(fā),被告彭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一、被告彭某某當面口頭向原告彭某某賠禮道歉;二、被告彭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15日內(nèi),對在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襄陽分行辦理的戶名為彭某某、身份證號碼為42062519891020565X的萬事達信用卡予以注銷;三、駁回原告彭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依法收取370元,由原告彭某某負擔70元,被告彭某某負擔300元。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