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蘄春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宇明,湖北太圣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韓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蘄春縣。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劉青,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蘄春縣。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鄭新國,曾用名熊信國,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蘄春縣。
上訴人劉某某、韓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劉青、鄭新國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蘄春縣人民法院(2016)鄂1126民初87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01月17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劉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宇明,上訴人韓某某到庭參加訴訟。被上訴人劉青、鄭新國經(jīng)本院依法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劉某某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事實和理由:1、原審認定2014年6月2日為逾期還款之日是錯誤的,應從借款約定還款的二個月期滿之日起即2009年9月1日起計算逾期還款利息。2、上訴人自2009年來以來缺少資金向蘄春農(nóng)商行和民間自然人借款,借款利率一直是在月利率9.42%至月息二分之間,原審判決逾期還款按年利率6%承擔資金占用期間利息損失明顯有失公平,遠遠低于因逾期還款導致上訴人的實際支出的利息損失。
韓某某上訴請求:撤銷原判,改判上訴人減少支付4000元并不承擔1727元利息。事實和理由:1、原審認定事實及法律關系錯誤。上訴人與劉某某之間并非民間借貸關系,而是買賣合同關系。劉某某認為是借款,則應提供時間、地點及借錢的證據(jù),而不僅僅是一張借條。而上訴人與劉某某之間的經(jīng)濟往來是購車款,屬于買賣合同關系,劉某某未能如約交付合格產(chǎn)品,基于同時履行抗辯權,上訴人有權要求扣減未能如約履行部分價款4000元。原審認定以2014年6月2日作為主張還款的起算點沒有事實依據(jù),因為當時補充承諾是單方意思的表示,并不能作為對方主張借款的起算時間。2、原審關于保證期間的認定錯誤。原審認定超過保證期間屬于認定事實錯誤,原欠款約定了還款時間,但在后續(xù)溝通過程中,雙方并未約定后續(xù)還款時間,此時保證人方才簽字承擔保證責任?;诜梢?guī)定,其保證期間自還款期限屆滿之日開始起算,既然沒有約定還款期限,何以認定保證期限屆滿。同時,涉及訴訟時效問題,人民法院不應主動審查,保證人一審并未到庭,即保證人并未對保證期間、時效作出說明、抗辯,一審不能主動審查并認定超期。
劉某某辯稱,本案雙方當事人屬借貸關系,并非買賣合同關系。
韓某某辯稱,本案欠款是沒有利息的,答辯人在劉某某處修車花費的4000元,不到一個月車就壞了,該4000元應予扣減。
劉青、鄭新國未予答辯。
劉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韓某某償還借款本金15700元,利息25810.80元(按月利率2%自2009年6月30日起計算至2016年4月1日止),后期利息按月利率2%順延至借款還清之日止,被告劉青、鄭新國承擔保證責任。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09年6月30日,韓某某因購買汽車缺乏資金向劉某某借款17000元,約定兩個月內(nèi)償還借款,借款到期后,韓某某未按期還款。因2013年韓某某的保險賠款1300元直接劃入劉某某賬戶,劉某某與韓某某于2014年1月27日重新結算,約定2014年端午節(jié)(公歷2014年6月2日)前一次性還清剩余借款15700元,劉青、鄭新國作為保證人在借條中簽名。借款到期后,韓某某未按約定償還借款,劉青、鄭新國亦未承擔保證責任,劉某某遂提起訴訟。
一審法院認為,公民之間的合法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本案雙方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有借條為證,約定了還款期限,韓某某應按約定償還借款本金15700元;劉某某主張應當自2009年8月30日開始按照月利率2%計算逾期利息,因借條并未書面約定利息,劉某某亦未舉證證實,故對其主張,不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既未約定借期內(nèi)的利率,也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資金占用期間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據(jù)此,確定逾期利息為1727元[15700元/年×6%÷12個月×22個月(自2014年6月2日計算至2016年4月1日止)]。韓某某應當償還劉某某本息合計17427元,后期利息按照年利率6%計算至本息還清之日止。劉青、鄭新國作為保證人,為韓某某的借款提供保證,未約定保證期間,保證期間應當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因劉某某在保證期間未對韓某某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主張保證責任,依照法律規(guī)定,劉青、鄭新國免除保證責任。韓某某主張其購買的車輛發(fā)電機有故障,要求扣除4000元發(fā)電機價款,其主張與本案不屬同一法律關系,且劉某某不認可,對其主張,不予支持,韓某某可以另行主張權利。綜上,遂判決:一、限韓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還劉某某借款本金15700元,利息1727元共計17427元。后期利息按照年利率6%計算至本息還清之日止;二、駁回劉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二審中,劉某某為支持其上訴請求,提交其向信用社借款的合同及還款憑證,擬證明因韓某某的延遲還款,造成劉某某的損失。
二審中韓某某、劉青、鄭新國未提交新的證據(jù)。
經(jīng)庭審質證,韓某某認為該份證據(jù)與本案無關。對于上述有異議的證據(jù),本院認為,劉某某向信用社的借款與本案的借款沒有關聯(lián)性,也不能因此認定劉某某的損失,故對該份證據(jù)不予采信。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原審查明的事實屬實。
綜上所述,劉某某、韓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16元,由劉某某負擔266元,由韓某某負擔5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楊 華 審判員 涂建鋒 審判員 張 敏
書記員:熊方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