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女,漢族。
原告史鴻升,男,漢族。
委托代理人肖輝麗,女,系滴道區(qū)新華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史佩華,男,漢族。
原告張秀英,女,漢族。
委托代理人白艷軍,男,系滴道區(qū)新華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綦某某,男,漢族。
委托代理人劉寶福,男,系滴道區(qū)白云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雞西中心支公司。
負責人董華剛。
委托代理人付忠濤,男,漢族。
委托代理人齊鳴,女,漢族。
原告劉某某、史鴻升、史佩華、張秀英訴被告綦某某、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雞西中心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肖輝麗、史鴻升的委托代理人肖輝麗,原告史佩華、張秀英的委托代理人白艷軍,被告綦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劉寶福、被告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雞西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人壽財險)的委托代理人付忠濤、齊鳴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由有過錯一方承擔賠償責任。經滴道區(qū)公安交警大隊認定,史成林屬主要過錯,負事故主要責任;姜洪彬屬次要過錯、負事故次要責任,姜洪彬駕駛黑G58410號輕型普通貨車的車主是被告綦某某,該車輛在人壽財險參加了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被告綦某某辯解其與史成林的妻子于2015年6月15日達成和解協議,史成林的妻子劉某某和大舅哥劉某某保證史成林今后出現傷病或死亡一切后果與司機和車主無關,由其二人全部負責,其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因該和解協議是由史成林妻子即原告劉某某代簽,不是史成林本人簽署,不能確定是史成林的真實意思表示,故對該協議本院不予確認。被告綦某某的前述辯解理由,本院不予采納。被告綦某某辯解其與姜洪彬不是雇傭關系,其是將車借給姜洪彬,因其未提交充分證據證明該事實,故對其該辯解理由,本院不予采納。被告綦某某雇用姜洪彬開車,作為雇主綦某某應當對雇員姜洪彬造成史成林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原告劉某某、史鴻升、史佩華、張秀英四人系史成林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原告四人應獲得賠償項目及合理數額確定如下:1醫(yī)療費116,478.97元(被告綦某某已墊付5,000.00元)、2住院伙食補助費1,750.00元(每天50.00元×35天)、3誤工費15,865.50元(史成林2015年1月至5月月平均工資13,599.00元÷30天×35天)、4死亡賠償金452,180.00元(2015年黑龍江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09.00元×20年)、5喪葬費22,018.00元(2015年黑龍江省職工月平均工資3,669.67元×6個月),總計608,292.47元。被告人壽財險應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賠償四原告醫(yī)療費10,000.00元,其他損失110,000.00元;剩余部分488,292.47元。按照責任劃分,由死者史成林承擔70%責任即341,804.729元,由被告綦某某按30%的責任承擔即146,487.74元,因被告綦某某已給史成林墊付醫(yī)療費5,000.00元,故被告綦某某應給付四原告醫(yī)療費等各項損失141,487.74元(146,487.74元-5,000.00元)。四原告要求二被告賠償護理費5,600.00元,因未提交證據證明該事實,本院不予支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三十五條、《中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雞西中心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范圍內賠償原告劉某某、史鴻升、史佩華、張秀英各項損失120,000.00元。
被告綦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劉某某、史鴻升、史佩華、張秀英各項損失141,487.74元。
三、駁回原告劉某某、史鴻升、史佩華、張秀英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323.00元,由被告綦某某承擔5,000.00元,由原告劉某某、史鴻升、史佩華、張秀英承擔323.00元,訴訟財產保全費1,220.00由被告綦某某承擔1,000.00元,由原告劉某某、史鴻升、史佩華、張秀英承擔220.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雞西市中級人民法院。
如當事人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未提出上訴,本判決書即發(fā)生法律效力。權利人可以向本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逾期申請執(zhí)行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審 判 長 吳 明 人民陪審員 孟凡榮 人民陪審員 偉麗娟
書記員:周曉雨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