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冉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張帆、李敏,湖北多能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被告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負責人陳劍斌,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閔力勝,湖北諾亞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委托代理人代莎莎,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該公司職員。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原告冉某某(下稱原告)與被告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下稱被告)勞動爭議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陳艷玲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張帆、李敏,被告的委托代理人閔力勝、代莎莎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原告2005年10月入職京信通信系統(廣州)有限公司武漢辦事處,京信通信系統(廣州)有限公司武漢辦事處于2010年5月7日變更為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即本案被告。原告與京信通信系統(廣州)有限公司武漢辦事處于2008年1月16日簽訂《勞動合同書》一份,約定:合同類型為固定期限,自2008年1月18日起至2009年1月17日止,試用期自2005年10月18日起至2006年1月17日止,共3個月,試用期工資每月800元。被告聘用原告從事物控工作,每月工資2000元,被告每月8至15日支付上月1號到30號或31號的工資。2009年1月19日原告與京信通信系統(廣州)有限公司武漢辦事處又簽訂《勞動合同書》一份,約定合同類型為固定期限,自2009年1月18日起至2010年1月17日止,其他內容同上一年勞動合同一致。《京信通信員工獎懲管理辦法》作為合同附件一附于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書》之后。2010年1月26原告與京信通信系統(廣州)有限公司武漢辦事處簽訂《勞動合同續(xù)訂書》,約定勞動合同期限類型為無固定期限合同,自2010年1月18日起。2012年10月16日原告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書》,將原告崗位由運營中心計劃員變更為運營中心成本會計。解除勞動關系前原告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為3682.01元。
原告2013年6月5日以電子郵件形式向集團公司18名領導群發(fā)一封《分公司基層員工受到不平對待,請總部給予幫助》的信件,該信件部分內容:“……原技術主管(工作十年)……為人正直的老員工忍受不了領導的工作作風及手段,看透公司的黑暗面,主動提出辭職,最終領導贈送數萬元補償封口?!F在,領導兒女生日設宴,領導升遷設宴,年會豪擲數萬元現金抽獎(單個最高抽獎金額高達萬元),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2013年6月9日,被告向原告出具《離職通知》,該離職通知寫明:……2013年1月你劃賬不及時造成公司數臺設備至今無法追回,你的行為已嚴重違反公司規(guī)章制度。……甚至還在集團公司內部郵箱通過群發(fā)郵件散布不實言論影響湖北分公司及湖北分公司同事之形象。公司根據勞動合同所附《京信通信員工獎懲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第32款、19款之規(guī)定,對你做出處理如下:給予冉某某女士違紀辭退處分,自2013年6月9日起解除勞動合同?!毒┬磐ㄐ艈T工獎懲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的規(guī)定如下:有下列行為/情形之一者,屬于嚴重違反公司規(guī)章制度,適用于違紀辭退,該條第32款的規(guī)定,工作期間擅離職守或工作不負責而造成公司損失1000元以上者;該條第19款的規(guī)定,以舉報或投訴為名制造傳播虛假、不切實際含有惡意之謠言,損及公司及員工名譽,造成惡劣影響者。
原告于2013年6月18日向武漢市江漢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仲裁申請,請求:1、確認被申請人(本案被告,下同)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違法;2、裁決被申請人向申請人(本案原告,下同)支付經濟賠償金92233元、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欠發(fā)獎金29184元、欠繳公積金12001元;3、裁決被申請人向申請人出具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申請人辦理檔案轉移手續(xù)。該委于2013年8月14日作出江勞人仲裁字(2013)第0364號仲裁裁決書,裁決如下:一、被申請人應在本裁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申請人出具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申請人辦理檔案轉移手續(xù)。二、駁回申請人的其他仲裁請求。該裁決書送達后原告不服向本院起訴,提出前述訴訟請求。
審理中,原、被告各持己見,調解未成。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陳述,原告提供的江勞人仲裁字(2013)第0364號仲裁裁決書、《勞動合同書》二份《勞動合同續(xù)訂書》、《勞動合同變更書》、《離職通知》、領款單,被告提供的《勞動合同書》、《勞動合同續(xù)訂書》、《勞動合同變更書》、會議紀要電子郵件、原告與部門主管的電子郵件來往記錄、操作記錄、《分公司基層員工受到不平對待,請總部給予幫助》的電子郵件、勞動合同附件一《京信通信員工獎懲管理辦法》、會議紀要、違紀處理記錄、離職協議等證據經庭審質證后證實。
本院認為,根據被告出具的《離職通知》,被告解除與原告的勞動合同關系理由有兩點,一是原告作為成本會計過賬不及時,導致被告五臺設備的損失。本院認為被告沒有證據證明原告作為成本會計依據公司規(guī)章制度或者雙方勞動合同約定,應當什么時間過賬,故被告稱原告過賬不及時沒有依據。另依據被告公司提供的ERP管理平臺介紹,物料領用流程,施工隊去倉庫領料,倉庫管理員嚴格按照領料單上物料編碼及數量發(fā)料,并填寫實發(fā)數量,發(fā)料后雙方簽字,單據交成本會計、倉庫、督導、施工隊各一份??梢姵杀緯嬍潜姸喹h(huán)節(jié)中的一節(jié),成本會計過賬不及時并不必然導致領料中的設備丟失,另被告提供的證據也不足以證明有五臺設備丟失。綜上,本院認為被告解除與原告勞動關系的第一個理由沒有事實依據。被告解除與原告勞動合同關系第二個理由即原告以投訴為名,向集團公司高層群發(fā)郵件,傳播虛假、不切實際的言論,損害了湖北分公司及湖北同事的名譽。根據本院查明的事實,原告2013年6月5日以電子郵件形式向集團公司公司18名領導群發(fā)一封《分公司基層員工受到不平對待,請總部給予幫助》的信件,該信件內容是否屬實被告單位沒有核實,且單位規(guī)章制度并沒有明確什么樣的影響為惡劣影響,故本院認為被告解除勞動合同的第二個理由亦沒有事實依據。綜上,被告解除與原告的勞動合同關系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guī)定,屬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故原告請求判令被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違法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之規(guī)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原告在被告處工作時間為2005年10月至2013年6月,被告應按原告8個月平均工資的標準向原告支付賠償金,計算為3682.01元×8月×2倍=58912.16元。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92233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部分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支付2012年年終獎及2013年1月至5月的年終獎29184元的訴訟請求,原告提供的領款單能夠證明原告2012年的年終獎為17600元,但原告沒有證據證明2013年的1月至5月能夠領取年終獎金的依據,故被告應支付原告年終獎金為17600元,對原告上述請求本院予以部分支持。原告要求被告出具終止勞動合同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申請人辦理檔案轉移手續(xù)的訴訟請求,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之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申請人辦理檔案轉移手續(xù),故對原告上述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合同法》第五十條、第八十七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解除與原告冉某某的勞動合同關系違法。
二、被告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一次性支付原告冉某某賠償金58912.16元。
三、被告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一次性支付原告冉某某2012年年終獎金17600元。
四、被告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為原告冉某某出具終止勞動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申請人辦理檔案轉移手續(xù)。
五、駁回原告冉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減半后案件受理費5元(已免交)、郵寄送達費46元,共計46元由被告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負擔(該款原告冉某某已墊付,被告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隨上述款項一并支付給原告冉某某)。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
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陳艷玲
書記員:白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