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江場三路278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000566528939E。
法定代表人:榮樹森,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辛鋒,該公司法律顧問。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金云,該公司項目總工。
被告:福建省景觀園林建筑發(fā)展有限公司,住所地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qū)建新鎮(zhèn)新頤村。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3500002605775279。
法定代表人:鄭文其,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式建,福建航嘉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潘向陽,福建航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宜昌市城市園林綠化管護中心(原宜昌市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局),住所地宜昌市夷陵大道95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124205000754952632.
法定代表人:劉新平,該中心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龍江,湖北百思特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顧雄,湖北百思特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宜昌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宜昌市沿江大道189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5007446320786.
法定代表人:胡杰,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明強,湖北西陵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上海局)與被告福建省景觀園林建筑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建景觀園林公司)、宜昌市城市園林綠化管護中心(以下簡稱宜昌市綠化中心)、宜昌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fā)有限公司(宜昌市城投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3月6日立案受理,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審理過程中原告中鐵上海公司申請對工程造價進行鑒定。原告中鐵上海局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辛鋒、劉金云,被告福建景觀園林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式建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宜昌市綠化中心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龍江、被告宜昌市城投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明強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中鐵上海局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福建景觀園林公司向原告支付欠付的工程款986507.42元,后變更1145302.42元,最后變更訴訟請求為708954.48元,并按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從2016年2月6日起至付清之日止向原告支付利息;2.判令被告宜昌市綠化中心、宜昌市城投公司在欠付工程款的范圍內(nèi)對原告承擔清償責任。3.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事實與理由:2013年9月,被告宜昌市綠化中心、宜昌市城投公司將宜昌磨基山公園建設項目發(fā)包給被告福建景觀園林公司總承包。2013年11月6日,經(jīng)宜昌市綠化中心、宜昌市城投公司同意,原告與被告福建景觀園林公司協(xié)商,磨基山公園排水箱函及人性通道工程由原告施工。之后原告組織人員進場施工,工程于2014年5月完工。2015年6月,被告福建景觀園林公司因資金鏈斷裂退出施工項目,公司項目負責人也離開項目現(xiàn)場。根據(jù)福建景觀園林公司、工程監(jiān)理單位、業(yè)主單位出具的《隱蔽工程原始記錄表》及《現(xiàn)場鑒證單》計算,原告實際完成的工程價值共計3886507.42元,被告至今僅支付290萬元,故訴至法院。
被告福建景觀園林公司辯稱,我公司對原告施工磨基山工程的事實無異議,對工程款有異議,我公司未與原告簽訂施工合同,原告單方采用計價標準沒有法律依據(jù),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宜昌市綠化中心辯稱,2013年9月,宜昌市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局(宜昌市綠化中心前身,以下簡稱宜昌市園林局)和宜昌市城投公司與福建景觀園林公司簽訂磨基山公園建設項目總承包合同。合同簽訂后,福建景觀園林公司進場施工。宜昌市園林局和宜昌市城投公司發(fā)現(xiàn),福建景觀園林公司不僅管理混亂,工程進展慢,且存在違法分包、人員不到位以及拖欠分包單位和農(nóng)民工工資等違約行為。2015年3月25日,宜昌市園林局和宜昌市城投公司向福建景觀園林公司郵寄送達了《關于解除宜昌市磨基山公園建設合同暨工程移交的通知》。2015年3月28日,福建景觀園林公司收到該通知。福建景觀園林公司在收到該通知前已經(jīng)撤離了全部人員,收到通知后沒有與宜昌市園林局和宜昌市城投公司進行工程結(jié)算,處理工程遺留問題。2016年起,福建景觀園林公司的分包單位紛紛起訴。2017年3月28日,宜昌市園林局和宜昌市城投公司依照合同約定向武漢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中鐵上海局是福建景觀園林公司的分包單位,宜昌市園林局向福建景觀園林公司付款中直接支付給中鐵上海局260萬元。對中鐵上海局提出的工程價款,請法院依法認定。發(fā)包人只在欠付工程款的范圍內(nèi)對實際施工人承擔責任。
被告宜昌市城投公司辯稱,一、我公司與原告不存在合同關系。二、我公司和宜昌市園林局將宜昌市磨基山公園建設項目發(fā)包給福建景觀園林公司完全合法。三、沒有證據(jù)證明我公司欠付福建景觀園林公司工程款。綜上,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同時認定如下事實:2013年9月,宜昌市園林局和宜昌市城投公司與福建景觀園林公司簽訂磨基山公園建設項目總承包合同。2013年11月6日,原告與被告福建景觀園林公司協(xié)商,磨基山公園排水箱函及人性通道工程由原告施工。之后原告組織人員進場施工,工程于2014年5月完工。由于福建景觀園林公司不僅管理混亂,工程進展慢,且存在違法分包、人員不到位以及拖欠分包單位和農(nóng)民工工資等違約行為,2015年3月25日,宜昌市園林局和宜昌市城投公司向福建景觀園林公司郵寄送達了《關于解除宜昌市磨基山公園建設合同暨工程移交的通知》。2015年3月28日,福建景觀園林公司收到該通知,收到通知后福建景觀園林公司沒有與宜昌市園林局和宜昌市城投公司進行工程結(jié)算,處理工程遺留問題。2016年起,福建景觀園林公司的分包單位紛紛起訴。2017年3月28日,宜昌市園林局和宜昌市城投公司依照合同約定向武漢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目前尚無仲裁結(jié)果。
同時查明,被告福建景觀園林公司向原告支付了30萬元工程款,被告宜昌市園林局向原告支付了260萬元工程款。在庭審過程中經(jīng)原告申請對原告施工工程進行工程造價鑒定。經(jīng)湖北恒基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鑒定,原告施工工程造價為3608945.89元。
本院認為,被告福建景觀園林公司將其承包的工程違法分包給原告施工,其存在事實上的合同關系,該事實合同關系也因違法而無效。原告與福建景觀園林公司一直未對原告施工的項目辦理決算,經(jīng)鑒定原告施工工程造價為3608945.89元,尚欠708954.48元未付,福建景觀園林公司應當給付。關于原告要求被告給付利息的訴訟請求,因當事人沒有簽訂合同,本院從原告起訴之日至全部清償完畢時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予以支持。宜昌市園林局和宜昌市城投公司依法應在上述欠付工程款范圍內(nèi)承擔責任。宜昌市城投公司辯稱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意見,本院不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一款第(五)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二十六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福建省景觀園林建筑發(fā)展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工程款708954.48元,并從原告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起訴之日2017年3月6日起至全部清償完畢時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利息;
二、被告宜昌市城市園林綠化管護中心、被告宜昌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fā)有限公司在欠付被告福建省景觀園林建筑發(fā)展有限公司工程款的范圍內(nèi)對原告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承擔責任;
三、駁回原告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6008元、鑒定費49744元,合計65752元,由原告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負擔665元,被告福建省景觀園林建筑發(fā)展有限公司負擔65087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楊忠山
審判員 楊茹
審判員 殷紅霞
書記員: 宋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