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分行,住所地宜昌市福綏路47號。負責人:汪飛,該分行行長。委托代理人:李鴻,該分行員工。一般授權代理。委托代理人:李靖,湖北前鋒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授權代理。被告:林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宜昌市。被告:宜昌梅某埡市場建設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宜昌市夷陵區(qū)小溪塔梅某埡村4組。法定代表人:賈飛,該公司董事長。委托代理人:楊幸,該公司員工。一般授權代理。
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分行訴稱,2012年12月12日,原告(貸款人)同被告(借款人)林某某簽訂《個人購房借款及擔保合同》。根據(jù)合同約定,貸款人向借款人發(fā)放購置房屋貸款50萬元,用于借款人購買位于恒大綠洲25號樓10層25-1003號房屋。該筆貸款期限為240個月,自2012年12月12日至2032年12月12日,貸款利率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人民幣基準利率下浮10%,還款方式為按月等額本息還款法。2012年12月12日,原告向借款人林某某發(fā)放貸款50萬元。借款人取得貸款后,償還前65期還款,截止2018年6月22日,累計償還貸款本金91668.18元,尚欠本金408331.82元,利息、罰息合計1892.39元。原告認為,借款人不按期還款的行為已構成違約。根據(jù)《個人購房借款及擔保合同》第十條第(二)款,借款人連續(xù)三個月或累計6個月未按時足額償還貸款本息,貸款人有權解除合同,宣布已經(jīng)發(fā)放的貸款提前到期,要求借款人提前清償全部貸款,以及所發(fā)生的利息、罰息及其他費用等。同時根據(jù)合同第九條,借款人未按合同約定日期(包括被宣布提前到期)、金額償還貸款,貸款人有權按罰息利率按日計收利息,罰息利率按在約定利率基礎上加收30%確定。所以原告要求借款人提前償還借款的同時,借款人還應承擔相應的利息、罰息。被告宜昌梅某埡市場建設開發(fā)有限公司作為擔保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應承擔相應的保證責任。故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決:一、解除原告同被告林某某于2012年12月12日簽訂《個人購房借款及擔保合同》;二、判決被告林某某立即償還借款本金408331.82元,支付截止2018年6月22日的利息及罰息1892.39元,并從2018年6月23日開始,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檔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0.90×1.3計算利息及罰息,至貸款清償之日止;三、被告宜昌梅某埡市場建設開發(fā)有限公司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給付責任;四、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被告林某某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應訴,亦未提交書面答辯意見。被告宜昌梅某埡市場建設開發(fā)有限公司辯稱,一、被答辯人要求答辯人對被告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依據(jù)不足,被告購買的房屋已抵押給被答辯人。二、根據(jù)最高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2條的規(guī)定,如本案答辯人被判決承擔保證責任,人民法院應當在判決書中明確答辯人享有擔保法第31條的追償權。三、訴訟費應由被告一承擔。經(jīng)審理查明,2012年12月12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分行(貸款人)與林某某(借款人)簽訂《個人購房借款及擔保合同》,經(jīng)借款人申請,貸款人同意向其發(fā)放用于購買位于宜昌恒大綠洲25號樓10層25-1003號房屋的貸款50萬元,貸款期限240個月,自2012年12月12日至2032年12月12日,貸款利率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人民幣基準利率下浮15%,還款方式為按月等額本息還款法。該合同第九條第一款約定“借款人未按合同約定日期(包括被宣布提前到期)、金額償還的貸款,貸款人有權按罰息利率按日計收利息;對不能按時支付的利息,按罰息利率計收復利。罰息利率按在第四條約定的利率基礎上加收30%確定”;第十條第二款約定“借款人連續(xù)三個月或累計六次未按時足額償還貸款本息,或發(fā)生其他違約情形的,貸款人有權……宣布已經(jīng)發(fā)放的貸款提前到期,要求借款人提前清償全部或部分貸款,以及所產(chǎn)生的利息、罰息、復利、違約金、損害賠償金、補償金及其他費用……解除合同”;第二十一條約定“保證人宜昌梅某埡市場建設開發(fā)有限公司承擔階段性連帶責任保證:保證人對本合同項下全部貸款本金、利息、罰息、復利、違約金、損害賠償金、補償金、貸款人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和借款人所有其他應付費用承擔連帶保證責任”;第二十二條約定“保證期間為本合同項下貸款到期之日起兩年;貸款人依據(jù)合同約定宣布貸款提前到期的,保證期間為貸款提前到期之日起兩年”。2013年12月4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分行向林某某發(fā)放貸款50萬元,并明確貸款年利率為5.5675%。林某某取得貸款后,償還前65期后出現(xiàn)逾期,截止2018年6月22日,累計償還貸款本金91668.18元,尚欠本金408331.82元,利息及罰息1892.39元,合計410224.21元未還。上述事實,有《個人購房借款及擔保合同》、《貸款放款單》、《貸款借據(jù)》、《還款計劃表》、《還款流水詳情打印單》、當事人當庭陳述等證據(jù)在卷佐證,事實清楚,足以認定。
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分行與被告林某某、宜昌梅某埡市場建設開發(fā)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8月22日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由審判員丁戎、楊柳、陳娟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12月2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分行之委托代理人李鴻、李靖,被告宜昌梅某埡市場建設開發(fā)有限公司之委托代理人楊幸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林某某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應訴,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個人購房借款及擔保合同》系各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系有效協(xié)議,協(xié)議各方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貸款人依約履行放款義務,借款人應按照約定按時足額償還借款本息。現(xiàn)借款人屢次逾期,根據(jù)合同約定,貸款人有權解除合同并宣布已經(jīng)發(fā)放的貸款提前到期,要求借款人提前清償全部貸款,以及所發(fā)生的利息、罰息及其他費用等。依照合同約定,宜昌梅某埡市場建設開發(fā)有限公司作為保證人,在保證期間內(nèi)仍需對全部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被告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后,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視為自動放棄舉證與辯解權利。綜上所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九十三條、第九十七條、第二百零四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二十六條、第三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分行與被告林某某于2012年12月12日簽訂的《個人購房借款及擔保合同》;二、被告林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還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分行借款本金408331.82元,支付截至2018年6月22的利息及罰息1892.39元,合計410224.21元;并自2018年6月23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以本金408331.82元為基數(shù),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人民幣基準利率×85%×130%的標準計付利息及罰息;三、被告宜昌梅某埡市場建設開發(fā)有限公司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其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被告林某某追償;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本案訴訟費7453元、公告費600元,合計8053元,由被告林某某承擔,應于履行上述給付義務時一并轉付原告。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